【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路面控温
,涉及一种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
技术介绍
气温和日照辐射变化会使路面结构表面温度迅速变化,而因路面结构的热传导性能差,路面结构内部的温度变化很小,导致路面结构各部分处于不同温度状态下,进而产生温度变形,当温度变形被路面结构内外约束阻碍时,会产生很大的温度应力导致路面结构变形、开裂甚至破坏,目前保持路面恒温的方法主要是夏季洒水降温、冬季撒盐化雪,该方法的适应性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温度变化对路面结构的影响,但该方法的投入成本较高,工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目前也有用陶瓷废料做沥青路面的隔热层,以减弱热能在路面结构中的累计,但该方法只能解决夏季高温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无法缓解冬季低温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使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路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在温度变化较大时通过温度控制器及时控制加热层或重力热管进行升温、降温操作,使路面结构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路面结构不会产生温度变形、开裂、破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道(1),所述车道(1)两侧均设有路肩(2),所述车道(1)和路肩(2)下方依次铺设有上面层(3)、中面层(10)和下面层(11),所述中面层(10)内铺设有两个压电层(8),两个所述压电层(8)分别位于两个路肩(2)的正下方,所述压电层(8)内设有压电振动换能器,所述压电振动换能器的输出端与二倍压整流电路一端连接,二倍压整流电路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18)连接;/n所述压电层(8)下方的中面层(10)内设有加热层(9),所述加热层(9)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压电层(8)底面部分搭接,所述压电层(8)上方的中面层(10)内铺设有两 ...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道(1),所述车道(1)两侧均设有路肩(2),所述车道(1)和路肩(2)下方依次铺设有上面层(3)、中面层(10)和下面层(11),所述中面层(10)内铺设有两个压电层(8),两个所述压电层(8)分别位于两个路肩(2)的正下方,所述压电层(8)内设有压电振动换能器,所述压电振动换能器的输出端与二倍压整流电路一端连接,二倍压整流电路的另一端与储能电池(18)连接;
所述压电层(8)下方的中面层(10)内设有加热层(9),所述加热层(9)顶面两侧分别与两个压电层(8)底面部分搭接,所述压电层(8)上方的中面层(10)内铺设有两列重力热管,两列重力热管的重力热管蒸发段(5)相互靠近,位于车道(1)下方,两列重力热管的重力热管绝热段(6)分别与一水箱(7)连接,两个水箱(7)分别位于两个路肩(2)两侧,重力热管绝热段(6)外侧包覆有保温材料,重力热管绝热段(6)上设有电子阀门;
所述中面层(10)内均匀设有数个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与温度控制器(17)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17)分别与加热层(9)、电子阀门电连接,所述储能电池(18)分别与电子阀门、加热层(9)的电源端、温度传感器(4)、温度控制器(17)连接为其供电,所述温度控制器(17)、储能电池(18)均置于基站(14)内,所述基站(14)设置在车道(1)旁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器(17)与电子显示面板(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能电池(18)与电子显示面板(16)连接为其供电,所述电子显示面板(16)设置在基站(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压电俘能的路面控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慧,武祎,谭鑫,王钧剑,肖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