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147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动装置。抑制输出轴要使旋转杆旋转的转矩的变动。制动装置(50)具备圆筒形状的第1缸(51)。在第1缸的内部配置有沿着该第1缸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的第1活塞(52)。在第1活塞固定有沿着第1缸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的输出轴(53)。在输出轴连结有旋转杆(55),该旋转杆通过输出轴直线运动而将该输出轴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而旋转。旋转杆的辊(58)插入于输出轴的插入孔(53A),与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在旋转杆连结有旋转臂(60A)。在旋转臂安装有供制动块(86)固定的安装部(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动装置
本公开涉及一种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铁道车辆所使用的盘式制动器式的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具备筒形状的缸。在缸的内部收容有在该缸的内部移动的活塞。在活塞固定有输出轴。这些活塞和输出轴能够相对于缸的中心轴线倾斜。在输出轴的顶端部连结有被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旋转杆的一端部。另外,制动装置具备夹着被固定于车轴的盘的一对旋转臂。在该一对旋转臂中的一个旋转臂连结有旋转杆的另一端部。而且,在该旋转臂安装有制动块。对于专利文献1的制动装置,在缸的内压变大时,活塞移动而输出轴突出。于是,与输出轴连结着的旋转杆旋转,与此相伴,旋转臂也旋转。另外,由于旋转臂旋转,制动块以靠近盘的方式移动。并且,制动块与盘接触而向该盘按压,从而制动力作用于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123316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专利文献1的制动装置,输出轴按压旋转杆的力中的、作用在旋转杆的切线方向的力作为要使旋转杆旋转的力、即转矩发挥作用。不过,对于专利文献1的制动装置,随着旋转杆旋转而该旋转杆的旋转位置变化,输出轴倾斜。因此,输出轴按压旋转杆的方向不确定,旋转杆的转矩根据旋转杆的旋转位置变化。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输出轴使旋转杆旋转的转矩的变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制动装置具备:输出轴,其与活塞一起沿着缸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和旋转杆,其受到所述输出轴的力而驱动旋转臂,该旋转臂使摩擦件与被制动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所述旋转杆具备杆接触部,该杆接触部在所述输出轴直线运动时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根据上述结构,由于根据旋转杆的旋转位置,旋转杆的杆接触部与输出轴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因此,输出轴的动作方向始终是同一方向。并且,在上述结构中,输出轴相对于旋转杆的切线方向的倾斜变大而使从输出轴作用在旋转杆的切线方向的力越减少,从旋转杆的旋转中心到旋转杆与输出轴的接触位置的距离越大。因此,能够抑制输出轴使旋转杆旋转的转矩的变动。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输出轴的接触部分与所述杆接触部的接触部分为线接触或点接触,所述输出轴的接触部分和所述杆接触部的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具备曲面形状的曲面部。在上述结构中,相较于例如旋转杆的杆接触部与输出轴面接触的结构,能够减少输出轴与旋转杆的杆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之际的阻力。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是,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杆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旋转的旋转体。根据上述结构,旋转体在输出轴与旋转杆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之际旋转。因此,能够减少输出轴与旋转杆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之际的阻力。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旋转杆构成为绕旋转中心旋转,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输出轴从所述缸突出的方向设为突出方向,将该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突出方向,此时,所述旋转杆配置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杆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位置在从比所述旋转杆的旋转中心靠所述反突出方向侧的位置到比所述旋转杆的旋转中心靠所述突出方向侧的位置的范围内改变。根据上述结构,只要输出轴与旋转杆之间的接触范围同样,相较于输出轴与旋转杆之间的接触位置仅在比旋转杆的旋转中心靠突出方向侧的位置改变的结构,能够增大旋转杆的旋转范围。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活塞具备:分隔板,其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分隔所述缸的内部空间;和引导部,其从所述分隔板的外缘沿所述缸的轴线方向延伸。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活塞在直线运动之际相对于缸的轴线方向晃动。由此,使输出轴易于以沿着缸的轴线方向的方式直线运动。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输出轴从所述缸突出的方向设为突出方向,将该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突出方向,此时,在所述输出轴向所述突出方向直线运动时,所述旋转杆向一方侧旋转,在所述输出轴向所述反突出方向直线运动时,所述旋转杆向另一方侧旋转。在上述结构中,能够利用输出轴的直线运动实现旋转杆的两方向的旋转。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输出轴具备:第1接触部,其从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缸侧与所述旋转杆接触;和第2接触部,其从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的与所述缸侧相反的一侧与所述旋转杆接触。根据上述结构,在输出轴突出时,该输出轴的第1接触部与旋转杆接触而使旋转杆旋转。并且,在输出轴缩进时,该输出轴的第2接触部与旋转杆接触,旋转杆向与刚才相反的方向旋转。如此仅凭与输出轴接触,就能够实现旋转杆的两方向的旋转,因此,能够抑制输出轴、旋转杆的周围的结构变得烦杂。在上述制动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输出轴利用所述缸的内部的流体的供排而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直线运动,该制动装置具备:驱动轴,其在所述输出轴的与所述旋转杆相反的一侧与所述输出轴同轴地配置;和弹性构件,其将所述驱动轴向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输出轴侧按压,在所述驱动轴利用所述弹性构件的按压力而使所述输出轴或所述活塞向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旋转杆侧移动了时,不管所述缸的内部的流体压力如何,所述输出轴都能够向所述旋转杆侧直线运动。在上述结构中,不管缸的内部的流体压力如何,都利用驱动轴使输出轴直线运动。因而,在上述结构中,即使是在例如未向缸的内部供给流体、由流体压力产生的来自输出轴的驱动力未向旋转杆传递时,来自驱动轴的驱动力也借助输出轴向旋转杆传递,也能够抑制利用驱动轴的驱动力使旋转杆旋转之际的转矩的变动。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输出轴使旋转杆旋转的转矩的变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车辆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图。图2是制动装置的非制动时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制动装置的制动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输出轴和旋转杆的说明图。附图标记说明θ、倾斜角度;F1、力;F2、力;L1、距离;P1、旋转中心;P2、连结中心;X1、距离;X2、距离;Y1、接触点;10、车辆;20、车身;30、空气弹簧;41、转向架;42、车轴;43、车轮;44、盘;46、空气供给源;47、控制阀;48、供给通路;50、制动装置;51、第1缸;51A、贯通孔;51B、贯通孔;52、第1活塞;52A、分隔板;52B、引导部;53、输出轴;53A、插入孔;54、第1弹簧;55、旋转杆;56、圆状部;57、杆主体;58、辊;60、旋转臂;65、安装部;70、支架;75、间隙调整机构;76、连结销;81、第2缸;81A、贯通孔;82、第2活塞;83、驱动轴;84、第2弹簧;86、制动块;90、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按照图1~图4说明制动装置的一实施方式。首先,对铁道车辆的多个车辆中的1个车辆的概略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分开配置的两个转向架41。在各转向架41,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有在车宽方向(图1中的纸面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车轴42。车轴42在每个转向架41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开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装置,其中,/n该制动装置具备:/n输出轴,其与活塞一起沿着缸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以及/n旋转杆,其受到所述输出轴的力而驱动旋转臂,该旋转臂使摩擦件与被制动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n所述旋转杆具备杆接触部,该杆接触部在所述输出轴直线运动时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2 JP 2019-2045491.一种制动装置,其中,
该制动装置具备:
输出轴,其与活塞一起沿着缸的轴线方向直线运动;以及
旋转杆,其受到所述输出轴的力而驱动旋转臂,该旋转臂使摩擦件与被制动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
所述旋转杆具备杆接触部,该杆接触部在所述输出轴直线运动时与所述输出轴之间的接触位置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出轴的接触部分与所述杆接触部的接触部分为线接触或点接触,
所述输出轴的所述接触部分和所述杆接触部的所述接触部分中的至少一者具备曲面形状的曲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输出轴和所述杆接触部中的至少一者具备旋转的旋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所述旋转杆构成为绕旋转中心旋转,
在所述缸的轴线方向上,将所述输出轴从所述缸突出的方向设为突出方向,将该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设为反突出方向,此时,
所述旋转杆配置为,所述输出轴与所述杆接触部之间的接触位置在从比所述旋转杆的所述旋转中心靠所述反突出方向侧的位置到比所述旋转杆的所述旋转中心靠所述突出方向侧的位置的范围内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装置,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野智也内海崇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