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134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07
本申请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料斗和混凝土输送泵,所述料斗通过进料管与混凝土输送泵输入口连接,所述混凝土输送泵的输出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料斗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驱动料斗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穿设在进料管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绞龙叶片,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与转轴同轴连接的电机。本申请具有料斗出料口不易堵塞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电杆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混凝土电杆的生产工艺大致相同,均需要经过制作钢筋骨架、灌浆、预应力张拉、离心分离、蒸养等工艺过程,在灌浆的过程中需要混凝土泵送系统将混凝土从混凝土搅拌装置输送到电杆灌浆装置内。授权公告号为CN2078634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泥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包括主体,主体表面设置有混泥土泵,混泥土泵右端设有料斗,且所述料斗与混泥土泵紧密焊接,混泥土泵表面活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上端设置有臂架,臂架内设置有运输管,主体底部四周设有轮子,主体底部的轮子有利于设备的运输和移动,增加了设备的机动性,转盘能够在混泥土泵上转动进而带动臂架转动,增加了设备的工作范围。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输送泵输入端是与料斗直接连接的,如果出料口发生堵塞或者出料较慢,会导致物料进入输送泵的速度小于输送泵的出料速度,导致输出泵空转,较为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具有料斗出料口不易堵塞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料斗和混凝土输送泵,所述料斗通过进料管与混凝土输送泵输入口连接,所述混凝土输送泵的输出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料斗转动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驱动料斗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螺旋输送机构包括穿设在进料管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绞龙叶片,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与转轴同轴连接的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料斗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出料管内,电机接通电源驱动转轴旋转,进而驱使绞龙叶片旋转,绞龙叶片将进料管内的混凝土推送到混凝土输送泵内,对进料管内的物料进行主动传输,同时驱动机构驱使料斗旋转,能够避免料斗的出料口出现堵塞的情况,使料斗内的物料能够顺利进入混凝土输送泵内,避免混凝土输送泵空转,节省能源。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料斗底端外壁上的锥齿圈,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锥齿圈啮合的锥齿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在驱动转轴旋转的同时能够带动锥齿轮旋转,进而通过锥齿轮与锥齿圈的配合带动料斗旋转,只需一个电机即可驱使料斗和蛟龙叶片同步旋转,较为节能源。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套设在料斗上的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料斗外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斗在旋转的过程中,导向轮抵接在料斗外壁并随之旋转,能够对料斗起到支撑作用,使料斗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定,避免料斗发生侧倾。优选的,所述料斗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顶部与支撑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料斗旋转的过程中,搅拌杆处于静止状态,搅拌杆能够对料斗内的物料持续进行搅拌,避免料斗内的混凝土结块,使混凝土能够顺利从料斗的出料口流出。优选的,所述搅拌杆上设置有螺旋形搅拌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料斗旋转的过程中,料斗内的混凝土随料斗一起转动,螺旋形的搅拌叶片能够对混凝土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混凝土能够更好地从料斗的出料口流出。优选的,所述出料管远离混凝土输送泵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头,所述出料头与出料管转动连接,所述出料头远离出料管的一端为扁平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平状的出料头能够使混凝土从出料管排出时较为集中,通过转动出料头能够使混凝土沿不同方向排出。优选的,所述进料管靠近混凝土输送泵的一端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上设置有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完成后进行维护时,将盖板打开,然后启动螺旋输送机构能够使进料管内残留的混凝土从排料口排出。优选的,所述排料口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盖板一侧转动连接在安装座上,所述盖板另一端开设有销孔,所述安装座上穿设有与销孔配合的保护销,所述保护销为脆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当混凝土输送泵发生故障,螺旋输送机构仍然在继续工作时,进料管内产生较大的压力,当压力足够大时,保护销会发生断裂,盖板在混凝土挤压下打开,使混凝土能够排出,避免进料管和螺旋输送机构发生损坏。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绞龙叶片将进料管内的混凝土推送到混凝土输送泵内,对进料管内的物料进行主动传输,同时驱动机构驱使料斗旋转,能够避免料斗的出料口出现堵塞的情况;只需一个电机即可驱使料斗和蛟龙叶片同步旋转,较为节能源;在进料管内压力过大时,保护销会发生断裂,盖板在混凝土挤压下打开,使混凝土能够排出,避免进料管和螺旋输送机构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撑架;3、料斗;4、进料管;5、混凝土输送泵;6、出料管;7、螺旋输送机构;71、转轴;72、绞龙叶片;8、驱动机构;81、锥齿圈;82、锥齿轮;9、导向架;10、电机;11、横梁;12、搅拌杆;13、螺旋形搅拌叶片;14、排料口;15、安装座;16、盖板;17、保护销;18、出料头;19、导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4系统,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上转动连接有料斗3,料斗3底端连接有进料管4,进料管4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5,混凝土输送泵5的输出口连接有出料管6,进料管4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7,料斗3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驱动料斗3旋转的驱动机构8。参照图2和图3,料斗3为锥形筒状,顶部为进料端,底部为出料端,料斗3底端与进料管4转动连接,支撑架2上设置有套设在料斗3上的导向架9,导向架9上转动连接有四组导向轮19,导向轮19与料斗3外壁抵接,在料斗3旋转过程中,导向轮19始终抵接在料斗3外壁上,并随料斗3转动,对料斗3进行支撑。螺旋输送机构7包括穿设在进料管4内的转轴71,转轴71与进料管4同轴设置,转轴71上固定有绞龙叶片72,进料管4远离混凝土输送泵5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与转轴71同轴连接,电机10通过电源线与外部电源连通,电机10接通电源时驱使转轴71旋转,进而带动绞龙叶片72同步旋转,将进料管4的混凝土向混凝土输送泵5传送。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料斗3底端外壁上的锥齿圈81,电机10输出轴上同轴固定锥齿轮82,锥齿轮82与锥齿圈81相互啮合,当电机10运转时,电机10带动锥齿轮82旋转,进而的通过锥齿轮82和锥齿圈81的配合带动料斗3旋转。支撑架2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横梁11,横梁11上垂直固定有搅拌杆12,搅拌杆12伸入料斗3内,且搅拌杆12位于料斗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形搅拌叶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4)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料斗(3)和混凝土输送泵(5),所述料斗(3)通过进料管(4)与混凝土输送泵(5)输入口连接,所述混凝土输送泵(5)的输出口连接有出料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4)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7),料斗(3)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驱动料斗(3)旋转的驱动机构(8),所述螺旋输送机构(7)包括穿设在进料管(4)内的转轴(71),所述转轴(71)上固定有绞龙叶片(72),所述进料管(4)上设置有与转轴(71)同轴连接的电机(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4)系统,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料斗(3)和混凝土输送泵(5),所述料斗(3)通过进料管(4)与混凝土输送泵(5)输入口连接,所述混凝土输送泵(5)的输出口连接有出料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4)内设置有螺旋输送机构(7),料斗(3)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驱动料斗(3)旋转的驱动机构(8),所述螺旋输送机构(7)包括穿设在进料管(4)内的转轴(71),所述转轴(71)上固定有绞龙叶片(72),所述进料管(4)上设置有与转轴(71)同轴连接的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4)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设置在料斗(3)底端外壁上的锥齿圈(81),所述电机(10)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与锥齿圈(81)啮合的锥齿轮(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电杆泵送进料管(4)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套设在料斗(3)上的导向架(9),所述导向架(9)上设置有导向轮(19),所述导向轮(19)与料斗(3)外壁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雄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