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侧围、汽车车身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侧围、汽车车身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的侧围结构上设置有密封面,在密封面上设有密封条,车门在关闭时能够与靠近密封面而对密封条产生挤压,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对于常规车型来说,其后车门通常具有滑移式或者对开式两种配置,两种不同形式的后车门所对应的后侧围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一种后侧围结构的密封面通常只能与一种配置的后车门相匹配。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同时降本增效,亟待提供一种汽车侧围、汽车车身及汽车解决上述问题,使汽车侧围能够与滑移式后车门和对开式后车门两种配置均相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对开式后车门及滑移式后车门均能与其后侧围密封面密封配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可配置滑移式及对开式两种后车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可满足不同客户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侧围,包括:前侧围,前侧围具有前侧围密封面;后侧围,后侧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侧围(1),所述前侧围(1)具有前侧围密封面(100);/n后侧围(2),所述后侧围(2)具有后侧围密封面(200);/n其中,所述前侧围密封面(100)与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位于平行于汽车X向的同一轴线上;以及/n其中,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以供滑移式后车门(50)或对开式后车门(60)密封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侧围(1),所述前侧围(1)具有前侧围密封面(100);
后侧围(2),所述后侧围(2)具有后侧围密封面(200);
其中,所述前侧围密封面(100)与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位于平行于汽车X向的同一轴线上;以及
其中,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以供滑移式后车门(50)或对开式后车门(60)密封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围(1)的底部设有前侧围门槛(11),所述后侧围(2)的底部设有后侧围门槛(21),所述前侧围门槛(11)上设有所述前侧围密封面(100),所述后侧围门槛(21)上设有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门槛(21)上设置下导轨(3),所述滑移式后车门(50)与所述下导轨(3)滑动配合;所述下导轨(3)与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位于汽车Z向的不同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位于所述后侧围门槛(21)的顶部,所述下导轨(3)设于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围门槛(21)包括门槛外板(212)和门槛内板(211),所述门槛外板(212)和所述门槛内板(211)围设形成门槛内腔(214),所述下导轨(3)设于所述门槛内腔(21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211)包括内板主体(2111)、分别设于所述内板主体(2111)上下两端的第一搭接部(2112)和第二搭接部(2113);所述门槛外板(212)沿汽车Y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门槛外板(212)包括外板主体(2121)、分别设于所述外板主体(2121)两端的第三搭接部(2122)和第四搭接部(2123),所述门槛内板(211)的第一搭接部(2112)和第二搭接部(2113)分别与两个所述门槛外板(212)的第三搭接部(2122)连接,两个所述门槛外板(212)的第四搭接部(2123)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主体(2111)为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汽车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门槛外板(212)分别为上部的第一门槛外板和下部的第二门槛外板;所述第一门槛外板的第三搭接部(2122)的一侧与所述门槛内板(211)的第一搭接部(2111)连接,另一侧为所述后侧围密封面(2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侧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轨(3)包括下导轨本体(31)、第一下导轨加强板(32)、以及设于所述第一下导轨加强板(32)下方的第二下导轨加强板(33),所述第一下导轨加强板(32)与所述第一门槛外板连接,所述第二下导轨加强板(33)与所述第二门槛外板连接,所述下导轨本体(31)设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汽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