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止血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9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止血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铰接轴相铰接;第一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连接臂;第二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配合组成用于夹持脐带的夹持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将脐带结扎圈套接于止血钳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在脐带夹紧后,沿着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至婴儿脐带根部,用于将新生儿脐带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止血钳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止血钳。
技术介绍
脐带夹是用于将新生儿脐带夹紧,将血液阻断然后再将新生儿与母体胎盘连接处的脐带剪断留在新生儿身上的一段脐带,要等脐带无血液流动环死而自然脱离。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脐带结扎圈,该脐带结扎圈为一环形圈体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剪刀将脐带剪断,位于婴儿一端的脐带端部通过止血钳定位夹住,然后,用于扩张钳将脐带结扎圈撑开,套接在婴儿脐带根部,由于止血钳通常带有手柄,手柄会遮挡视野,同时,手柄的体积很大,需要将脐带结扎圈撑开至手柄外径这么大是很困难的,给手术造成困扰。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能将新生儿脐带夹紧,并且方便脐带结扎圈套接的新型止血钳。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止血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通过铰接轴相铰接;第一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一连接臂;第二钳体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配合组成用于夹持脐带的夹持部;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后端内侧布设有使所述夹持部保持夹持状态的锁紧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布设。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径为第一夹持部宽度的1/3,第二凹槽的内径为第二夹持部宽度的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与第一夹持部呈圆弧过渡结构,第二凹槽的两端与第二夹持部呈圆弧过渡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凹槽的两端形成有第一上圆弧过渡段和第一下圆弧过渡段,且第一上圆弧过渡段的弧度大于第一下圆弧过渡段的弧度;第二凹槽的两端形成有第二上圆弧过渡段和第二下圆弧过渡段,且第二上圆弧过渡段的弧度大于第二下圆弧过渡段的弧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前端内侧表面分别设有第一钳齿槽和第二钳齿槽,第一钳齿槽和第二钳齿槽之间相互咬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顶端为圆弧过渡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锁紧器由与所述第一连接臂一体连接的上卡齿和与所述第二连接臂一体连接的下卡齿构成;所述上卡齿与下卡齿通过相互咬合的楔形齿固定卡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端部布设于用于方便握持的第一钳柄,第一钳柄与第一连接臂一体成型;第二连接臂的端部布设于用于方便握持的第二钳柄,第二钳柄与第二连接臂一体成型;其中,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均为圆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内圈上均包覆有一层橡胶层,该橡胶层上成型有防滑花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将脐带结扎圈套接于止血钳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这样在脐带夹紧后,沿着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至婴儿脐带根部,用于将新生儿脐带夹紧;2.本技术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位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中部,一是方便了脐带结扎圈套接在止血钳上,同时,也使得止血钳在夹持脐带后,脐带结扎圈能顺利从止血钳上套接至新生儿脐带上,提高了便捷性和安全性;3.本技术的第一凹槽的内径为第一夹持部宽度的1/3,第二凹槽的内径为第二夹持部宽度的1/3;一是提高了脐带结扎圈套接在止血钳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保证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保证了使用安全性;4.本技术的第一凹槽的两端与第一夹持部呈圆弧过渡结构,第二凹槽的两端与第二夹持部呈圆弧过渡结构;方便了脐带结扎圈在止血钳上的装配和取下更加便捷;5.本技术第一上圆弧过渡段的弧度大于第一下圆弧过渡段的弧度;第二上圆弧过渡段的弧度大于第二下圆弧过渡段的弧度;使得在初始状态,脐带结扎圈能方便套接在止血钳上,在止血钳夹取脐带后,脐带结扎圈能较为顺利从止血钳上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顺利滑出;6.通过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内侧设置相互咬合的第一钳齿槽和第二钳齿槽,在夹持脐带时更容易定位,同时,夹持后脐带也不易脱落;7.通过设置上卡齿与下卡齿锁紧定位,在止血钳脐带夹紧后,方便脐带结扎圈从止血钳上滑出,可以保证止血钳夹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后续脐带结扎圈的套接,提供了方便;8.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的内圈上均包覆有一层橡胶层,该橡胶层上成型有防滑花纹,能够有效减轻手指的酸麻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向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B向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C向局部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锁紧器1,第一钳齿槽2,第二钳齿槽3,上卡齿4,下卡齿5,第一钳柄6,第二钳柄7,铰接轴8,第一钳体10,第一夹持部11,第一连接臂12,第一凹槽13,第一上圆弧过渡段13-1,第一下圆弧过渡段13-2,第二钳体20,第二夹持部21,第二连接臂22,第二凹槽23,第二上圆弧过渡段23-1,第二下圆弧过渡段23-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止血钳,包括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通过铰接轴8相铰接;第一钳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臂12;第二钳体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二夹持部2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相配合组成用于夹持脐带的夹持部;第一连接臂12和第二连接臂22后端内侧布设有使所述夹持部保持夹持状态的锁紧器1;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相对布设;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可以将脐带结扎圈套接于止血钳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处,这样在脐带夹紧后,沿着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至婴儿脐带根部,用于将新生儿脐带夹紧。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的中部;一是方便了脐带结扎圈套接在止血钳上,同时,也使得止血钳在夹持脐带后,脐带结扎圈能顺利从止血钳上套接至新生儿脐带上,提高了便捷性和安全性。具体的,本技术在使用时,在止血钳初始状态,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处于夹持闭合状态,将需要脐带结扎圈沿着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套接至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通过铰接轴(8)相铰接;第一钳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臂(12);第二钳体(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二夹持部(2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相配合组成用于夹持脐带的夹持部;第一连接臂(12)和第二连接臂(22)后端内侧布设有使所述夹持部保持夹持状态的锁紧器(1);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相对布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体(10)和第二钳体(20);第一钳体(10)与第二钳体(20)通过铰接轴(8)相铰接;第一钳体(1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夹持部(11)和第一连接臂(12);第二钳体(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夹持部(21)和第二连接臂(22),所述第二夹持部(2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相配合组成用于夹持脐带的夹持部;第一连接臂(12)和第二连接臂(22)后端内侧布设有使所述夹持部保持夹持状态的锁紧器(1);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的外侧分别形成有用于定位脐带结扎圈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相对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23)分别位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内径为第一夹持部(11)宽度的1/3,第二凹槽(23)的内径为第二夹持部(21)宽度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两端与第一夹持部(11)呈圆弧过渡结构,第二凹槽(23)的两端与第二夹持部(21)呈圆弧过渡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止血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3)的两端形成有第一上圆弧过渡段(13-1)和第一下圆弧过渡段(13-2),且第一上圆弧过渡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晶田军宋玮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山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