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海平专利>正文

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9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该可吸收左心耳夹由聚对二氧环己酮制成;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在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可相互接合的锁定机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呈相对应的狭长弧面,并且可以设置防滑纹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不仅能够有效钳夹左心耳根部,而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体逐步吸收,不在体内残留任何外来物品,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械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治疗心房纤颤并发症中的一次性装置。
技术介绍
心房纤颤是一种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心房纤颤患者特别容易患脑栓塞或其他器官栓塞疾病。原因在于心房失去了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取而代之的是心房壁的无规则颤动,导致血液在心房中流动减弱。而此时由于左心房中左心耳的特殊盲端样解剖结构,导致血液更容易滞留在左心耳中形成血栓。当松软的血栓脱落时,就会随血流进入到人体器官中,导致重要器官供血障碍,出现脑梗塞或者其他器官缺血坏死等临床严重并发症。因此,左心耳被认为是房颤患者形成血栓栓塞事件的罪魁祸首。目前,临床上已有两种方法来对左心耳处理:一种处理方式是经导管在左心耳内放置一个封堵伞,该方法虽然创伤小,但实践证明仍有一部分病人依然会产生血栓栓塞事件,而且封堵伞撑破左心耳事件时有发生;另一种处理方式是采用金属夹子(如镍钛记忆合金)夹住左心耳,目前刚刚进入临床阶段,其缺点是该夹子属于直形硬物,容易刺激心脏,引起心律失常;其次不可吸收,而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通过合理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不仅能够有效钳夹左心耳根部,而且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人体逐步吸收,不在体内残留任何外来物品,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该可吸收左心耳夹由聚对二氧环己酮制成;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在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可相互接合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呈相对应的狭长弧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设置有防滑纹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长度均为3-4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宽度为5-6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厚度为4-5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连接的一端为铰接。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所述第一夹持部端部所设置的卡扣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端部所设置的卡头,所述卡扣内嵌入所述卡头可将所述卡头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可吸收左心耳夹,基于左心耳的自身形态合理设计结构,在心脏手术时以其狭长弧面的对合面夹闭左心耳根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贴合左心耳根部的目的,不仅夹闭稳定有效,而且操作方便快捷,较大程度的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采用人体可吸收的聚对氧环己酮为基础材料,既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又具有合适的降解时间,植入体内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完全降解吸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吸收左心耳夹打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吸收左心耳夹闭合状态示意图。上述图中:1:第一夹持部;2:第二夹持部;3:卡扣;4:卡头;5:防滑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效果,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包括可对合的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一端相互连接,可以为一体连接也可以为铰接,该连接可使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由连接处为节点张开。第一夹持部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部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可使第一夹持部1的另一端和第二夹持部2的另一端相互接合。较为优选地,锁定机构可以采用卡扣3和卡头4;第一夹持部1端部设置有卡扣3,第二夹持部2端部所设置有卡头4,将卡头4嵌入卡扣3后可以将卡扣3与卡头4相固定,实现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接合;将卡头4脱出卡扣3后可以将卡扣3与卡头4分离,实现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打开。这样,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在操作中便于脱开和闭合,在心脏手术时可以快速夹闭左心耳根部,消灭血栓形成的解剖学基础,从而降低血栓形成概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对合面呈相对应的狭长弧面,该狭长弧面更适用于左心耳的自身形态。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对合面即为夹持表面,将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均设计为弧形结构,可使两者的夹持表面均为相对应的狭长弧面,从而保证两个夹持表面最大限度的与左心耳根部贴合,进一步保证夹持效果和夹持稳定。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对合面还可以分别设置有防滑纹路5,用于增加摩擦力,避免夹闭后发生移位,确保夹闭左心耳后的稳定。防滑纹路5具体为在对合面加工有凸起或凹陷,可以是网格状纹路或斜行条纹状纹路。一般地,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1的长度均为3-5cm,宽度均为5-6mm,厚度均为4-5mm。根据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1的长度还可以将可吸收左心耳夹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型号,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或者不同形态左心耳根部的使用。本技术的可吸收左心耳夹采用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为其制作材料,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既能够保证一定的强度,又具有合适的降解时间,使得该可吸收左心耳夹植入体内后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完全降解吸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符合临床要求。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的具体变换,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其特征在于,该可吸收左心耳夹由聚对二氧环己酮制成;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在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可相互接合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呈相对应的狭长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其特征在于,该可吸收左心耳夹由聚对二氧环己酮制成;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一端相互连接、另一端在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可相互接合的锁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呈相对应的狭长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或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对合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收左心耳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长度均为3-4cm。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平郭琦
申请(专利权)人:郭海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