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4693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具体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医用贴片,所述医用贴片靠近底端处设置有离型贴片,且离型贴片的内侧粘接有动脉穿刺针,所述医用贴片的内侧靠近动脉穿刺针处固定设有动脉导管,所述医用贴片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基壳,且基壳的内部装有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一端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医用贴片的外表面靠近充气气囊处开设有贯穿槽。利用注射器往连接管内注气,使得基壳内部的充气气囊充气后鼓起,实现在穿刺动脉近心端辅助加压,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可解决因穿刺失败或动脉导管拔除后局部形成血肿的问题,无需人工按压,不影响麻醉医生进行其他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
技术介绍
手术中使用的有创血压监测通常是指经体表插入动脉导管到动脉血管内(通常是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直接测定血压的方法,和临床常见的无创血压测量相比,有创血压可以提供连续,可靠,准确的监测数据,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分析心肌收缩功能,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可及早发现血压的突然变化,适用于各种危重病人及复杂手术。在实施穿刺时,由于动脉压力较高,在拔除动脉动脉导管时,容易形成血肿,导致患者强烈疼痛,而目前防止血肿形成的方法是人工按压5-10分钟,但是会影响麻醉医生进行其他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旨在解决在实施穿刺时,由于动脉压力较高,在拔除动脉动脉导管时,容易形成血肿,导致患者强烈疼痛,而目前防止血肿形成的方法是人工按压5-10分钟,但是会影响麻醉医生进行其他工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包括医用贴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片(1)靠近底端处设置有离型贴片(7),且离型贴片(7)的内侧粘接有动脉穿刺针(9),所述医用贴片(1)的内侧靠近动脉穿刺针(9)处固定设有动脉导管(10),所述医用贴片(1)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基壳(2),且基壳(2)的内部装有充气气囊(3),所述充气气囊(3)的一端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医用贴片(1)的外表面靠近充气气囊(3)处开设有贯穿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包括医用贴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贴片(1)靠近底端处设置有离型贴片(7),且离型贴片(7)的内侧粘接有动脉穿刺针(9),所述医用贴片(1)的内侧靠近动脉穿刺针(9)处固定设有动脉导管(10),所述医用贴片(1)的上表面靠近顶端处固定连接有基壳(2),且基壳(2)的内部装有充气气囊(3),所述充气气囊(3)的一端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医用贴片(1)的外表面靠近充气气囊(3)处开设有贯穿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包括设置在充气气囊(3)一端与基壳(2)外表面相卡接的充气口(4),且充气口(4)的外部套接有连接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压止血的外周动脉可固定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顶端处套接有密封塞(6),且密封塞(6)的外表面与连接管(5)的内管壁过盈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曦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