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469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包括前副车架主体下板、前副车架主体上板、以及装配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两侧的衬套结构;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通过所述衬套结构与车身装配;所述衬套结构分为前侧衬套结构和后侧衬套结构;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前端的两侧通过连接板集成有所述前侧衬套结构;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后端的两侧集成有所述后侧衬套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前副车架总成提供了前下摆臂、前稳定杆、转向器、前轴后悬置、电机下护板各自的安装位置,与车身装配时可以实现模块化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另外,与车身装配部位压装衬套,相比无衬套的“元宝”型付钱车架具有更好的隔振、滤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悬架结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副车架是轿车及SUV底盘中非常重要的安全及承载部件,副车架支撑着轴荷及簧载质量,隔离驱动单元的振动,承受和传递汽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副车架作为车身与悬架连接的中间缓冲体,通过调教副车架衬套刚度大小,可起到调控车辆舒适性与操纵性的作用。目前市场上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的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元宝”型副车架、以及“井”字型框式副车架等。首先,“元宝”型副车架一般用于低端车型,成本低,整体刚度、模态高,与车身连接一般无衬套,隔振效果较差;其次,“井”字型框式副车架一般用于中高端车型,成本高,整体刚度、模态相对“元宝”型副车架偏低。而该种副车架与车身的连接形式分为有衬套连接结构和无衬套连接结构。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车身采用衬套连接形式连接、并且实现模块化装配、具有良好的NVH性能、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副车架总成包括:/n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以及/n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扣合、并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上方的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以及/n装配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两侧的衬套结构;/n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通过所述衬套结构与车身装配;/n所述衬套结构分为前侧衬套结构和后侧衬套结构;/n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前端的两侧通过连接板集成有所述前侧衬套结构;/n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后端的两侧集成有所述后侧衬套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前副车架总成包括:
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以及
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扣合、并位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上方的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以及
装配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两侧的衬套结构;
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通过所述衬套结构与车身装配;
所述衬套结构分为前侧衬套结构和后侧衬套结构;
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前端的两侧通过连接板集成有所述前侧衬套结构;
所述前副车架总成靠近后端的两侧集成有所述后侧衬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的前侧采用二保焊焊接固定,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的后侧采用点焊焊接固定;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的两侧具有朝向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的下沉凹槽(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的两侧开设有四个φ11mm的稳定杆安装孔(103),且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与所述稳定杆安装孔(103)配合的位置焊接固定有M10凸焊螺母(105);
所述稳定杆安装孔(103)用以装配车辆的前稳定杆;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布置有三个φ14.5mm的转向器安装孔,且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下板(102)与所述转向器安装孔配合的位置开设有φ29mm的转向器支撑管安装孔,所述转向器支撑管安装孔内焊接有转向器支撑管(8);
所述转向器支撑管(8)用以支撑车辆的转向器安装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前副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相互配合的右侧上连接板(301)和右侧下连接板(302)、以及左侧上连接板(303)和左侧下连接板(304);
所述右侧上连接板(301)和所述右侧下连接板(302)组成右侧连接板;
所述左侧上连接板(303)和所述左侧下连接板(304)组成左侧连接板;
所述右侧连接板靠近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一端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焊接固定,所述右侧连接板延伸至外部一端的端部集成有所述前侧衬套结构;
所述左侧连接板靠近所述前副车架总成一端与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焊接固定,所述左侧连接板延伸至外部一端的端部集成有所述前侧衬套结构;
所述前侧衬套结构包括衬套套管(203)、以及嵌入所述衬套套管(203)内的前侧衬套(201),所述前侧衬套(201)与所述衬套套管(203)过盈配合;
所述前副车架主体上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景瑞张文军于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