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5371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1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包括缸筒、活塞本体、活塞杆、接触阀一和接触阀二,所述活塞本体在缸筒中移动,所述活塞杆与活塞本体中心连接,所述接触阀一与活塞本体连接,所述接触阀二与活塞本体连接,通过接触阀一和接触阀二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
本技术属于液压装置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传统的双作用液压缸,当活塞被液压油驱动移动到最左端或者最右端时,为了维持活塞位置稳定,液压泵依然保持着高负荷运转,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大,能耗非常大,直到达到液压泵出油口上连接的溢流阀的溢流压力。另外,液压缸的进油腔压力非常大,出油腔压力非常小,操作换向时,进油腔和出油腔之间巨大的压力差,使得活塞产生不正常的串动,且有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包括缸筒、活塞本体、活塞杆、接触阀一和接触阀二,所述活塞本体在缸筒中移动,所述活塞杆与活塞本体中心连接,所述接触阀一与活塞本体连接,所述接触阀二与活塞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活塞本体上设有阀座孔一和阶梯孔一,且阀座孔一和阶梯孔一相贯通。优选的,所述活塞本体上设有阀座孔二和阶梯孔二,且阀座孔二和阶梯孔二相贯通。优选的,所述接触阀一由阀座一、阀芯一、压簧一、底座一和钢珠一组成,阀座一中设有阶梯孔三,底座一中设有锥腔一,所述阀座一与阀座孔一连接,所述阀芯一插入阶梯孔三中,且与阶梯孔三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一与阶梯孔一滑动连接,所述压簧一一端与阀芯一接触,压簧一另外一端与底座一接触,所述钢珠一与锥腔一接触。优选的,所述接触阀二由阀座二、阀芯二、压簧二、底座二和钢珠二组成,阀座二中设有阶梯孔四,底座二中设有锥腔二,所述阀座二与阀座孔二连接,所述阀芯二插入阶梯孔四中,且与阶梯孔四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二与阶梯孔二滑动连接,所述压簧二一端与阀芯二接触,压簧二另外一端与底座二接触,所述钢珠二与锥腔二接触。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该触发式卸荷液压缸,液压油从无杆腔进油,将活塞本体和活塞杆往左推,直到活塞本体上的接触阀一的阀芯一与缸筒端部接触,此时阀芯一在阶梯孔三中往右移动进一步压缩压簧一,使得有杆腔与阶梯孔三、阶梯孔一相通,随着无杆腔的油压升高,液压油通过钢珠一和底座一进一步压缩压簧一,使得有杆腔与阶梯孔三、阶梯孔一和无杆腔相通,此时无杆腔的液压油经过阶梯孔一、阶梯孔三到达有杆腔,实现相通,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2、该触发式卸荷液压缸,液压油从有杆腔进油,将活塞本体和活塞杆往右推,直到活塞本体上的接触阀二的阀芯二与缸筒端部接触,此时阀芯二在阶梯孔四中往左移动进一步压缩压簧二,使得无杆腔与阶梯孔四、阶梯孔二相通,随着有杆腔的油压升高,液压油通过钢珠二和底座二进一步压缩压簧二,使得无杆腔与阶梯孔四、阶梯孔二和有杆腔相通,此时有杆腔的液压油经过阶梯孔二、阶梯孔四到达无杆腔,实现相通,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3、由于接触阀一和接触阀二的设置,使得液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之间压力差小,操作换向时,使得活塞不会产生不正常的串动,且噪音小。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双作用液压缸的卸荷液压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触发式卸荷液压缸侧视图;图3是图2中B-B剖视图;图4是活塞本体剖视图;图5是接触阀一爆炸图;图6是接触阀二爆炸图;其中:1、缸筒;2、活塞本体;3、活塞杆;4、接触阀一;5、接触阀二;20、阀座孔一;21、阶梯孔一;22、阀座孔二;23、阶梯孔二;40、阀座一;40-1、阶梯孔三;41、阀芯一;42、压簧一;43、底座一;43-1、锥腔一;44、钢珠一;50、阀座二;50-1、阶梯孔四;51、阀芯二;52、压簧二;53、底座二;53-1、锥腔二;54、钢珠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如图2至图6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通过接触阀一和接触阀二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具体的说,如图2至图6所示,包括缸筒1、活塞本体2、活塞杆3、接触阀一4和接触阀二5,所述活塞本体2在缸筒1中移动,所述活塞杆3与活塞本体2中心连接,所述接触阀一4与活塞本体2连接,所述接触阀二5与活塞本体2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活塞本体2上设有阀座孔一20和阶梯孔一21,且阀座孔一20和阶梯孔一21相贯通。如图4所示,所述活塞本体2上设有阀座孔二22和阶梯孔二23,且阀座孔二22和阶梯孔二23相贯通。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接触阀一4由阀座一40、阀芯一41、压簧一42、底座一43和钢珠一44组成,阀座一40中设有阶梯孔三40-1,底座一43中设有锥腔一43-1,所述阀座一40与阀座孔一20连接,所述阀芯一41插入阶梯孔三40-1中,且与阶梯孔三40-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一43与阶梯孔一21滑动连接,所述压簧一42一端与阀芯一41接触,压簧一42另外一端与底座一43接触,所述钢珠一44与锥腔一43-1接触。如图3、图4、图6所示,所述接触阀二5由阀座二50、阀芯二51、压簧二52、底座二53和钢珠二54组成,阀座二50中设有阶梯孔四50-1,底座二53中设有锥腔二53-1,所述阀座二50与阀座孔二22连接,所述阀芯二51插入阶梯孔四50-1中,且与阶梯孔四50-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二53与阶梯孔二23滑动连接,所述压簧二52一端与阀芯二51接触,压簧二52另外一端与底座二53接触,所述钢珠二54与锥腔二53-1接触。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实施例1:该触发式卸荷液压缸,液压油从无杆腔进油,将活塞本体2和活塞杆3往左推,直到活塞本体2上的接触阀一4的阀芯一41与缸筒1端部接触,此时阀芯一41在阶梯孔三40-1中往右移动进一步压缩压簧一42,使得有杆腔与阶梯孔三40-1、阶梯孔一21相通,随着无杆腔的油压升高,液压油通过钢珠一44和底座一43进一步压缩压簧一42,使得有杆腔与阶梯孔三40-1、阶梯孔一21和无杆腔相通,此时无杆腔的液压油经过阶梯孔一21、阶梯孔三40-1到达有杆腔,实现相通,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该触发式卸荷液压缸,液压油从有杆腔进油,将活塞本体2和活塞杆3往右推,直到活塞本体2上的接触阀二5的阀芯二51与缸筒1端部接触,此时阀芯二51在阶梯孔四50-1中往左移动进一步压缩压簧二52,使得无杆腔与阶梯孔四50-1、阶梯孔二23相通,随着有杆腔的油压升高,液压油通过钢珠二54和底座二53进一步压缩压簧二52,使得无杆腔与阶梯孔四50-1、阶梯孔二23和有杆腔相通,此时有杆腔的液压油经过阶梯孔二23、阶梯孔四50-1到达无杆腔,实现相通,实现卸荷,此时液压泵的电机电流逐渐变小,能耗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活塞本体(2)、活塞杆(3)、接触阀一(4)和接触阀二(5),所述活塞本体(2)在缸筒(1)中移动,所述活塞杆(3)与活塞本体(2)中心连接,所述接触阀一(4)与活塞本体(2)连接,所述接触阀二(5)与活塞本体(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活塞本体(2)、活塞杆(3)、接触阀一(4)和接触阀二(5),所述活塞本体(2)在缸筒(1)中移动,所述活塞杆(3)与活塞本体(2)中心连接,所述接触阀一(4)与活塞本体(2)连接,所述接触阀二(5)与活塞本体(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2)上设有阀座孔一(20)和阶梯孔一(21),且阀座孔一(20)和阶梯孔一(21)相贯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本体(2)上设有阀座孔二(22)和阶梯孔二(23),且阀座孔二(22)和阶梯孔二(23)相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发式卸荷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阀一(4)由阀座一(40)、阀芯一(41)、压簧一(42)、底座一(43)和钢珠一(44)组成,阀座一(40)中设有阶梯孔三(40-1),底座一(43)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社胡骁葛剑威郑文明周旗建
申请(专利权)人: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