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815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9
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另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从近出油口端朝远离出油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工作油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换向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梭阀,所述换向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斜盘相连的伺服活塞,与所述伺服活塞无杆腔通过油路连接的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与所述梭阀回油补油端通过第六支路相连,所述第六支路上设置一个节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械液压
,尤其涉及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一般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之上,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惯性极大,在机器起步和停止的过程中会给液压系统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而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本身无法进行制动,需要依靠其他的液压附件完成,最简单常见的是通过液压阀将油路锁闭,也就是把马达的进出口油路都切断,切断油口后在马达内部依靠机械以及流动液体的惯性形成一个反向回路。传统的用于制动的液压附件中的换向流量控制系统,通常采用一个与双向变量液压马达相连的伺服活塞,与所述伺服活塞无杆腔通过油路相连的方向控制阀,并且在连接的油路上设置一个单向阀用以控制制动或启动时内部油路的流量变化。但是依旧难以解决由于惯性带来的较大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另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连接的油路为第一油路,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连接的油路为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从近出油口端朝远离出油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工作油路、第三支路、第四支路和第五支路;所述第五支路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之间设置换向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梭阀,所述换向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斜盘相连的伺服活塞,与所述伺服活塞无杆腔通过油路连接的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与所述梭阀回油补油端通过第六支路相连,所述第六支路上设置一个节流阀。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四支路与所述第五支路上分别设置第一溢流阀与第二溢流阀。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与所述第三支路在所述第一油路上的端口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工作油路与所述第三支路在所述第二油路上的端口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油口靠近第一工作油口,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靠近第二工作油口。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工作油路上设置一个三位六通电磁节流阀,所述三位六通电磁节流阀中位与所述第三支路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取消设置在所述伺服活塞与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之间油路上的单向阀,并在所述梭阀与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之间新增油路,并在新增油路上设置一个节流阀,使得在制动或启动瞬间油路内流动液体流向瞬间变化时,伺服活塞无杆腔与有杆腔之间液压差更小,变化更柔和,并通过节流阀控制流量使得流动液体的流向变化过程延长,整体行程提高,惯性带来的冲击力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液压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参照说明书附图图1,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包括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另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B;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的油路为第一油路1A,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连接的油路为第二油路1B,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从近出油口端朝远离出油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路11a、第二支路11b、第一工作油路12a、第三支路11c、第四支路11d和第五支路11e;所述第五支路11e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之间设置换向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支路11a上设置梭阀5,所述换向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斜盘相连的伺服活塞3,与所述伺服活塞3无杆腔通过油路连接的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与所述梭阀5回油补油端通过第六支路45a相连,所述第六支路45a上设置一个节流阀2。与传统的液压系统相比,本技术通过取消设置在所述伺服活塞与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之间油路上的单向阀,并在所述梭阀与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之间新增油路,并在新增油路上设置一个节流阀,使得在制动或启动瞬间油路内流动液体流向瞬间变化时,伺服活塞无杆腔与有杆腔之间液压差更小,变化更柔和,并通过节流阀控制流量使得流动液体的流向变化过程延长,整体行程提高,惯性带来的冲击力更小作为进一步改进的,为减少行走马达变速工程中流动液体液压以及流量的变化,在所述第四支路11d与所述第五支路11e上分别设置第一溢流阀111与第二溢流阀1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2a与所述第三支路11c在所述第一油路1A上的端口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121,第一工作油路12a与所述第三支路11c在所述第二油路1B上的端口之间设置第二单向阀12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单向阀121的进油口靠近第一工作油口A,所述第二单向阀122的进油口靠近第二工作油口B。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工作油路12a上设置一个三位六通电磁节流阀211,所述三位六通电磁节流阀211中位与所述第三支路11c相连。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另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B);/n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的油路为第一油路(1A),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连接的油路为第二油路(1B),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从近出油口端朝远离出油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路(11a)、第二支路(11b)、第一工作油路(12a)、第三支路(11c)、第四支路(11d)和第五支路(11e);/n所述第五支路(11e)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之间设置换向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支路(11a)上设置梭阀(5),所述换向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斜盘相连的伺服活塞(3),与所述伺服活塞(3)无杆腔通过油路连接的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n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与所述梭阀(5)回油补油端通过第六支路(45a)相连,所述第六支路(45a)上设置一个节流阀(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式挖掘机行走马达变速控制的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一工作油口(A),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另一端油口相连的第二工作油口(B);
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A)连接的油路为第一油路(1A),定义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B)连接的油路为第二油路(1B),所述第一油路与第二油路之间从近出油口端朝远离出油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支路(11a)、第二支路(11b)、第一工作油路(12a)、第三支路(11c)、第四支路(11d)和第五支路(11e);
所述第五支路(11e)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之间设置换向流量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支路(11a)上设置梭阀(5),所述换向流量控制系统包括,与所述双向变量液压马达(1)斜盘相连的伺服活塞(3),与所述伺服活塞(3)无杆腔通过油路连接的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
所述二位三通常通方向控制阀(4)与所述梭阀(5)回油补油端通过第六支路(45a)相连,所述第六支路(45a)上设置一个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许盛辉林永忠陈添贵孙赣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福建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