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生物医药材料领域,涉及了一种由近红外光激发的免疫调节纳米复合光敏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肿瘤免疫治疗旨在调控免疫系统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并清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近年来,光动力疗法因其具有消融肿瘤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潜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光动力疗法的整体疗效受到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的限制,往往需要额外的治疗干预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传统光动力疗法中使用的常规光敏剂(如肽菁,卟啉等)具有疏水性的刚性平面结构,在水溶液中易于通过π
‑
π堆积发生聚集,从而大大降低了活性氧(ROS)产生效率,影响疗效。此外,这些光敏剂大多是由可见光激发的,由于组织对可见光的通透性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光动力疗法的实际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光免疫治疗策略,在提高激发光的组织穿透深度的同时产生足够的活性氧,并同时克服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性问题。
[0003]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是将上转换纳米粒子以及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光敏分子(AIEPS)通过共价键包覆上具有pH响应性的聚合物壳层并在壳层中负载药物活性物质制备而成,能够实现光敏内核以及药物活性物质的共同递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递送的药物活性物质选自治疗以下一种或多种疾病的药物:癌症、细菌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或皮肤疾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敏纳米颗粒的构筑单元包括上转换纳米粒子、光敏分子(AIEPS)和聚合物壳层;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化学式为NaYF4:Yb,M,M=Er,Tm,AIEPS的化学式为C
60
H
38
F
12
N4O4,外层聚合物壳层的构筑单体甲基丙烯酸2
‑
(六亚甲基亚氨基)乙酯(C7A
‑
MA)、2
‑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以及N
‑
(3
‑
氨基丙基)
‑
甲基丙烯酸胺盐酸盐(Apm)的化学式分别为:C
12
H
21
NO2、C
11
H
22
NO6P、C7H
14
N2O;AIEPS、C7A
‑
MA、MPC以及Apm的结构式分别如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M=Tm。5.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递送药物活性物质的近红外激发复合光敏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第1步、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的合成,以油酸为稳定剂合成UCNP;将YCl3,YbCl3和TmCl3按摩尔比为747:25:3的比例分散在体积比为v:v=2:5的油酸和十八烯(ODE)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295
‑
300℃加热1
‑
1.5h得到UCNP,通过丙酮以及环己烷洗涤后分散在THF中;第2步、聚集诱导发光光敏分子的合成通过布赫瓦尔德
‑
哈特维希反应(Buchwald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