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838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路换向阀,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多路换向阀通油能力较差的问题。本多路换向阀,包括具有进油口、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的阀体,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分别通过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与进油口相连通,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上分别设有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阀体上还设有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分别位于进油口的两侧,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分别位于进油口的两侧,工作油口一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一通过回油油路一相连通,工作油口二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二通过回油油路二相连通。本多路换向阀降低了回油油路一和回油油路二的长度,减小了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了通油能力。通油能力。通油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换向阀


[0001]本技术属于液压
,涉及一种多路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多路换向阀是由两个及以上换向阀为主体的组合阀。换向阀是借助阀芯与阀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连接在阀体上油道的通断关系的阀类。和其他类型的阀相比,多路换向阀具有结构紧凑压力损失小,滑阀移动阻力不大,有多位功能、寿命长,制造简单等优点。
[0003]现有的多路换向阀,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610813445.0)公开了一种自减压负荷传感器多路换向阀,该多路换向阀包括阀体,阀体上具有先导控制油口一、先导控制油口二、进油口、工作油口一、工作油口二和回油口,进油口通过油路分别与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连通且对应油路上均设置有控制阀,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均通过油路与回油口相连通。当阀处于工作状态时,先导控制油口一通入控制油液,主阀杆换向,油液通过主阀杆截流槽进入高压腔,进油口油液经过工作油口一进入负载,通过工作油口二回到回油口,进入油箱,完成动作。当先导控制油口二通入压力时,原理相同,换向方向相反。上述的多路换向阀的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均通过各自的回油油路接回油口,为了便于设置,回油口设置在阀体的中部位于进油口下方,从而导致回油时油道的长度较长,压力损失较大,通油的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多路换向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多路换向阀通油能力较差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具有进油口、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的阀体,所述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分别通过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与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上分别设有能够控制对应油路通断的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还设有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所述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分别位于进油口的两侧,所述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分别位于进油口的两侧,所述工作油口一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一通过回油油路一相连通,所述工作油口二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二通过回油油路二相连通。
[0006]本多路换向阀通过改进设计,在阀体上设置两个回油口,分别为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且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分别位于进油口的两侧,即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位置与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相同,且工作油口一与同侧的回油口一通过回油油路一相连通,工作油口二与同侧的回油口二通过回油油路二相连通,从而降低了回油油路一和回油油路二的长度。而管路沿程压力损失计算公式为:ΔP=ΣλL/d*(v2/2g),其中L为管路长度,由此可知,减小管路的长度可减小压力损失。因此,本多路换向阀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减小了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了通油能力。
[0007]在上述的多路换向阀中,所述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均设置在阀体的顶部,所
述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均设置在阀体的底部,所述回油口一位于工作油口一的下方,所述回油口二位于工作油口二的下方。通过上述的设计,使得工作油口一与回油口一之间、以及工作油口二与回油口之间基本位于同一竖直方向上,进一步减小了回油油路一和回油油路二的油道长度,减小了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了通油能力。
[0008]在上述的多路换向阀中,所述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沿阀体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在进油口的两侧,所述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阀芯移动方向均沿阀体的前后方向。以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的分布方向为阀体的左右方向,现有的多路换向阀中,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阀芯移动方向均设置为与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的分布方向一致,即为沿左右方向设置。而本申请中,将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阀芯移动方向改进为沿阀体的前后方向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位置的改进,能够增大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开口面积和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的流通面积。而根据流量与压力损失的关系公式可知:式中,A
T
为细长孔流通面积,C为细长孔流量系数,q为流量,ΔP为两端压力差(即压力损失)。由此可知,ΔP与A
T
成反比,面积越大,压力损失越小。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小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通油能力。
[0009]在上述的多路换向阀中,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过渡油腔,所述进油口通过过渡油腔分别与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相连通,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过渡油腔之间设有用于控制两者单向连通的单向阀,所述控制阀一设置在所述过渡油腔与所述进油油路一的连通处,所述控制阀二设置在过渡油腔与进油油路二的连通处。
[0010]在上述的多路换向阀中,所述阀体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连通进油油路一与过渡油腔的过油通道一,过油通道一的内壁上具有台阶一,所述控制阀一包括阀芯一和弹性件一,所述阀芯一滑动设置在过油通道一内,且在弹性件一的作用下,所述阀芯一抵靠在台阶一上将过油通道一封闭,所述阀体上沿前后方向开设有连通进油油路二与过渡油腔的过油通道二,过油通道二的内壁上具有台阶二,所述控制阀二包括阀芯二和弹性件二,所述阀芯二滑动设置在过油通道二内,且在弹性件二的作用下,所述阀芯二抵靠在台阶二上将过油通道一封闭。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均为一种单向阀,过油通道一和过油通道二沿前后方向设置,改变了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安装方向,从而避开了安装空间的限制,能够增大大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开口面积和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的流通面积,从而能够减小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通油能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多路换向阀具有以下优点:
[0012]1、通过在阀体上设置回油口一和回油口二,且在水平方向上分布位置与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相同,从而降低了回油油路一和回油油路二的长度,减小了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了通油能力。
[0013]2、将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阀芯移动方向设置为与工作油口一和工作油口二的分布方向相垂直,能够增大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的开口面积和进油油路一和进油油路二的流通面积能够减小整阀在工作时的压力损失,增加通油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多路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C

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16]图中,1、阀体;1a、进油油路一;1b、进油油路二;1c、回油油路一;1d、回油油路二;1e、过渡油腔;1f、过油通道一;1g、过油通道二;1h、先导控制油口一;1i、先导控制油口二;2、控制阀一;2a、阀芯一;2b、弹性件一;3、控制阀二;3a、阀芯二;3b、弹性件二;4、单向阀;5、主阀杆;A、工作油口一;B、工作油口二;P、进油口;T1、回油口一;T2、回油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如图1和2所示,本多路换向阀,包括具有先导控制油口一1h、先导控制油口二1i、进油口P、工作油口一A、工作油口二B、回油口一T1和回油口二T2的阀体1和穿设在阀体1内的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换向阀,包括具有进油口(P)、工作油口一(A)和工作油口二(B)的阀体(1),所述工作油口一(A)和工作油口二(B)分别通过进油油路一(1a)和进油油路二(1b)与进油口(P)相连通,所述进油油路一(1a)和进油油路二(1b)上分别设有能够控制对应油路通断的控制阀一(2)和控制阀二(3),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还设有回油口一(T1)和回油口二(T2),所述工作油口一(A)和工作油口二(B)分别位于进油口(P)的两侧,所述回油口一(T1)和回油口二(T2)分别位于进油口(P)的两侧,所述工作油口一(A)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一(T1)通过回油油路一(1c)相连通,所述工作油口二(B)与位于同一侧的回油口二(T2)通过回油油路二(1d)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口一(A)和工作油口二(B)均设置在阀体(1)的顶部,所述回油口一(T1)和回油口二(T2)均设置在阀体(1)的底部,所述回油口一(T1)位于工作油口一(A)的下方,所述回油口二(T2)位于工作油口二(B)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路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油口一(A)和工作油口二(B)沿阀体(1)的左右方向分别设置在进油口(P)的两侧,所述控制阀一(2)和控制阀二(3)的阀芯移动方向均沿阀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济铭张辉高扬许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