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微流控芯片
,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自从1990年瑞士Ciba-Geigy公司的Manz和Widmer首次提出微型全分析系统(μ-TAS)以来,微流控芯片就以其高效、快速、试剂用量少、低耗及集成度高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分析科学界及生命科学界有关专家的广泛关注,在其方法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微流控芯片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药物分析、法医和军事等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的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的灵活组合和大规模集成,该技术平台涉及电子学、微机电加工、材料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分析化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度集成的技术体系。近年来,作为微流控芯片基础的芯片材料与微制造技术已受到许多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作为微纳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流控芯片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平台,有十分光明的应用前景,各国竞相研究,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公司和研究机构致力微流控芯片的实用开发,微流控分析芯片正开始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阶段进入深度产业化的转折时期。传统微流控芯片主要使用玻璃和石英玻璃,玻璃芯片加工技术要求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化还原引发聚合制备有机玻璃微流控芯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制备预聚溶液: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与热引发剂偶氮二异丁晴在45-50℃水浴中,使其溶解;然后于80-90℃水浴中加热10-20分钟,使单体溶液预聚成甘油状预聚溶液;这里热引发剂用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质量的0.1-0.3%;(2)制备铸模溶液:将氧化还原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和二甲基苯胺分别溶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再与步骤(1)制得的预聚溶液混合,得铸模溶液;这里过氧化苯甲酰与二甲基苯胺等量,均为预聚溶液质量的0.25-2.0%,而所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为预聚溶液质量的15-25%;(3)制备微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陈挚,姚潇,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