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提倡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应付环保和石油危机需要,减少或放弃燃烧传统的汽油或柴油驱动内燃机的现时主流车型。目前,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部位的散热方式多为被动散热,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位于一个相对于封闭的空间内,进而为电池本体的散热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的两端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片,所述架体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冷却槽,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槽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架体对应第一散热鳍片的两端侧壁 ...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端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片(11),所述架体(1)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冷却槽(14),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槽(14)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架体(1)对应第一散热鳍片(11)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限位内槽(2),两个所述限位内槽(2)分别嵌入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且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的两端均延伸至架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的侧壁远离第一散热鳍片(11)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17),所述第一侧架(3)的两端朝向第二侧架(4) ...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超高导热精密金属支架,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两端外侧壁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散热鳍片(11),所述架体(1)的侧壁内部均开设有冷却槽(14),且每两个相邻的冷却槽(14)之间相互贯通,所述架体(1)对应第一散热鳍片(11)的两端侧壁内部均开设有限位内槽(2),两个所述限位内槽(2)分别嵌入滑动连接有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且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的两端均延伸至架体(1)的外侧,所述第一侧架(3)与第二侧架(4)的侧壁远离第一散热鳍片(11)的一端均设置有若干第二散热鳍片(17),所述第一侧架(3)的两端朝向第二侧架(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架(5),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架(5)靠近第二侧架(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半圆螺杆(7),所述第二侧架(4)的两端朝向第一侧架(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架(6),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架(6)靠近第一传动架(5)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半圆螺杆(8),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半圆螺杆(8)与第一半圆螺杆(7)共同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奇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