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82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5)的驱动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以及能够切换的变速器(2),变速器沿牵引操作下的力流方向连接在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下游,变速器联接至用于将驱动力矩分布到车桥(5)的车轮(4)上的差速器(3),其中变速器(2)具有相继地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和第二行星齿轮组(7),其中藉由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的外齿部来实现对变速器(2)的驱动,其中藉由行星载架(9)来实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输出,该行星载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太阳齿轮(11)防旋转地连接,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藉由第一换挡元件(14)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联接至壳体(G),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环齿轮(12)联接至壳体(G),其中藉由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行星载架(13)来实现变速器(2)的输出,并且其中设置第二换挡元件(15),通过闭合第二换挡元件能够锁定变速器(2)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从现有技术已知,在轻型和中型的客车及载重机动车辆(LKW)中使用借助于电动机器来进行电驱动的车桥,这些车桥具有一个或两个变速级,其中两级的电驱动桥能够被实施成可切换的。电动机器一般在高转速(例如10,000转/分钟至20,000转/分钟之间)下运行,以便实现最佳的效率。为了能够将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中的高转速水平用于车辆,需要出于结构空间的原因必须尽可能紧凑地设计的多级变速器。从申请人的EP0966361B1中已知一种电驱动车辆,该电驱动车辆具有:车辆底盘和车桥,这些车桥藉由转向器与底盘连接;从属于每个驱动车轮的单车轮驱动器以及从属于每个驱动车轮的制动操纵器。在此提出:相应的单车轮驱动器在车辆的行驶方向上被布置在驱动车轮的前方或后方并且与该驱动车轮藉由正齿轮传动链连接,其中正齿轮传动链的壳体作为复合转向器(Verbundlenker)形成支撑驱动车轮的车桥的悬架的一部分。电动马达各自藉由(由四个在外部啮合的齿轮构成的)正齿轮传动链分别对与车轮旋转轴线共轴地布置的行星齿轮级进行驱动。从WO12007829A2得出一种车桥组件,该车桥组件具有马达、差速器装置、壳体、变速器和减速齿轮组,其中变速器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其中这些行星齿轮组包括所指配的环齿轮(即第一环齿轮和第二环齿轮)、行星架和太阳齿轮。在已知的车桥组件中,第一行星架与差速器装置的差速器支架联接以共同旋转,其中第二环齿轮与壳体防旋转地联接;第二行星架与第二差速器输出端联接以共同旋转,并且其中第二太阳齿轮与第一太阳齿轮联接以共同旋转。此外,减速齿轮组被布置在马达的从动轴与第一环齿轮之间、并且包括: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与从动轴联接以共同旋转;和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与第一环齿轮联接以共同旋转。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目的在于,给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专利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自从属权利要求得出其他优点和有利的设计方案。因此,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动机器;以及能够切换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沿牵引操作下的力流方向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器下游,所述变速器联接至用于将驱动力矩分布到所述车桥的车轮上的差速器,其中所述变速器具有相继地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能够被实施为负行星齿轮组或正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包括环齿轮、太阳齿轮和行星载架,其中藉由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的外齿部来实现对所述变速器的驱动,其中藉由所述行星载架来实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输出(Abtrieb),所述行星载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防旋转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能够藉由第一换挡元件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联接至壳体,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联接至壳体,并且其中藉由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载架来实现所述变速器的输出。此外,设置第二换挡元件,通过闭合所述第二换挡元件能够锁定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所述第二换挡元件可以被实施为如下的换挡元件: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能够与所述行星载架以能够松脱的方式防旋转地连接;或者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能够与所述环齿轮以能够松脱的方式防旋转地连接;或者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能够与所述行星载架以能够松脱的方式防旋转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的外齿部(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器的对应地实施的驱动小齿轮啮合到所述外齿部中)被实施为斜齿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外部啮合地实施的环齿轮借助在轴向上看分别被布置在所述环齿轮的端部处的两个轴承以双重方式支承在所述行星载架上。通过这种方式,使环齿轮相对于由第一传动级(即第一行星齿轮组的传动级)产生的径向力得以稳定。此外还防止环齿轮的椭圆形的变形,其中吸收由环齿轮的斜齿部产生的轴向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改进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器、所述变速器和所述差速器横向于车辆纵向方向串行地布置,这也由于变速器的紧凑的轴向结构方式而成为可能,其中所述变速器和所述差速器与所述差速器的从动轴同心地布置成使得所述差速器的从动轴穿过所述变速器被引导至所述电驱动桥的车轮。针对设置有两个电动机器的情况,所述两个电动机器优选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看相继地被布置在所述差速器的从动轴的每一侧,其中所述两个电动机器的纵向轴线平行于所述差速器的从动轴延伸。针对设置有一个电动机器的情况,所述电动机器的纵向轴线平行于所述差速器的从动轴延伸。由此实现了在车辆纵向方向上获得非常紧凑的结构方式的优点。此外,以有利的方式最佳地充分利用了导向车架内的宽度。优选地,变速器具有两个挡位。通过闭合第一换挡元件并且将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齿轮联接至壳体来切换到变速器的第一挡位,其中通过闭合第二换挡元件并且因此通过锁定第一行星齿轮组来实现第二挡位。通过使至少一个电动机器的旋转方向逆转来实现后退挡位。离合器可以被设计为片式离合器,使得变速器可以以可全动力切换的方式进行换挡。如果用于第一挡位的离合器被实施为卡爪并且用于第二挡位的离合器被实施为片式离合器,则牵引换挡是可动力切换的。如果两个离合器均被实施为卡爪,则可以仅通过中断牵引力来进行切换。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概念,以简单且成本有效的方式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能够实现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非常紧凑的结构方式。下面借助于附图示例性地更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的示意图;并且图2:示出了用于展示以双重方式支承变速器的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在外部啮合的环齿轮的示意图。参照所附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的驱动装置1具有两个电动机器EM1、EM2以及可切换的变速器2,该变速器沿牵引操作下的力流方向连接在电动机器EM1、EM2下游,该变速器联接至用于将驱动力矩分布到车桥5的车轮4上的差速器3。在此,变速器2具有相继地连接的第一负行星齿轮组6和第二负行星齿轮组7,它们分别包括环齿轮、太阳齿轮和行星载架,其中藉由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的外齿部来实现对变速器2的驱动,其中藉由行星载架9来实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输出,该行星载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太阳齿轮11防旋转地连接。在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的优选实施为斜齿部的外齿部中分别啮合有电动机器EM1、EM2的对应地实施的驱动小齿轮17、18。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藉由第一换挡元件14以可松脱的方式联接至壳体G,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环齿轮12联接至壳体G,并且其中藉由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行星载架13来实现变速器2的输出。此外,设置第二换挡元件15,能够通过闭合该第二换挡元件来锁定第一行星齿轮组6。在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5)的驱动装置(1),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以及能够切换的变速器(2),所述变速器沿牵引操作下的力流方向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下游,所述变速器联接至用于将驱动力矩分布到所述电驱动桥(5)的车轮(4)上的差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2)具有相继地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和第二行星齿轮组(7),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包括环齿轮(8,12)、太阳齿轮(10,11)和行星载架(9,13),其中藉由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的外齿部来实现对所述变速器(2)的驱动,其中藉由所述行星载架(9)来实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输出,所述行星载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太阳齿轮(11)防旋转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藉由第一换挡元件(14)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联接至壳体(G),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环齿轮(12)联接至壳体(G),其中藉由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行星载架(13)来实现所述变速器(2)的输出,并且其中设置第二换挡元件(15),通过闭合所述第二换挡元件能够锁定所述变速器(2)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9 DE 102018215918.1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5)的驱动装置(1),所述驱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以及能够切换的变速器(2),所述变速器沿牵引操作下的力流方向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电动机器(EM1,EM2)下游,所述变速器联接至用于将驱动力矩分布到所述电驱动桥(5)的车轮(4)上的差速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2)具有相继地连接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和第二行星齿轮组(7),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分别包括环齿轮(8,12)、太阳齿轮(10,11)和行星载架(9,13),其中藉由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的外齿部来实现对所述变速器(2)的驱动,其中藉由所述行星载架(9)来实现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输出,所述行星载架与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太阳齿轮(11)防旋转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藉由第一换挡元件(14)以能够松脱的方式联接至壳体(G),其中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环齿轮(12)联接至壳体(G),其中藉由所述第二行星齿轮组(7)的行星载架(13)来实现所述变速器(2)的输出,并且其中设置第二换挡元件(15),通过闭合所述第二换挡元件能够锁定所述变速器(2)的第一行星齿轮组(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电驱动桥(5)的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挡元件(15)被实施为如下的换挡元件: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行星载架(9)以能够松脱的方式防旋转地连接;或者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太阳齿轮(10)能够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以能够松脱的方式防旋转地连接;或者通过闭合所述换挡元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组(6)的环齿轮(8)能够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西曼P·伦兹A·格罗斯W·赫伯格K·博恩特雷格M·沃尔M·迪萨诺任聪
申请(专利权)人:采埃孚股份公司采埃孚传动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