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3139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为含有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连接至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取鰤鱼诺卡氏菌野生株,制备鰤鱼诺卡氏菌感受态细胞;利用重组载体对鰤鱼诺卡氏菌感受态细胞进行电转化,得到电转化菌液;对电转化菌液进行培养和筛选,得到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可用于预防诺卡氏菌病感染,其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缺失丙氨酸脱氢酶基因后,能有效降低细菌的致病性,但仍保留了较好的免疫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因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鰤鱼诺卡氏菌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菌,其在分类上属于细菌域(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放线菌目(Actinobacterales)、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诺卡氏菌属(Nocardia)。鱼类诺卡氏菌病对水产养殖业危害极大,在亚洲地区养殖鱼类中诺卡氏菌病频发,发病鱼种包括鰤、鲳、大黄鱼、招财鱼、罗非鱼、乌鳢、大口黑鲈、石斑鱼、四指马鲅、紫红笛鲷、红笛鲷、六带鲹等。随着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养殖过程中的疾病也日趋严重,鱼类诺卡氏菌病自然发病率可达到15%~30%,严重的达到60%,人工感染的病死率可高达90%~100%。近年来鱼类诺卡氏菌病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难以根治,由于用药疗程长,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残留也会导致人体蓄积性中毒。目前关于鰤鱼诺卡氏菌防治手段,仍然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为含有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NO:1所示,和/或所述丙氨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2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为含有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的鰤鱼诺卡氏菌菌株;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和/或所述丙氨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2所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连接至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
取鰤鱼诺卡氏菌野生株,制备鰤鱼诺卡氏菌感受态细胞;
利用重组载体对鰤鱼诺卡氏菌感受态细胞进行电转化,得到电转化菌液;
对电转化菌液进行培养和筛选,得到所述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上游片段和下游片段连接至载体中,得到重组载体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上游片段作为上游同源臂,将所述丙氨酸脱氢酶基因的下游片段作为下游同源臂,以mLuI和XbaI为酶切位点,经过酶切、酶连至载体中,构建用于同源重组的重组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鰤鱼诺卡氏菌减毒株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氨酸脱氢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立群侯素莹鲁义善王文基陈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义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