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豆甾醇为原料制备维生素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23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豆甾醇为原料制备维生素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豆甾醇为原料制备维生素D3的工业化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豆甾醇为原料制备维生素D3的工业化新方法,属于化学药物制备领域。
技术介绍
维生素D3(vitaminD3)又名胆钙化醇,是一种具有抗佝偻活性的药物,其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的物质。人体缺乏维生素D3时,会导致钙磷吸收不足,影响骨骼正常发育,使骨质变软,最终导致软骨病的形成,由此可见适量的维生素D3补充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D3本身并不具有活性,它需经过人体代谢成其活性形式才能发挥作用。现己知的活性维生素D3衍生物主要有以下3种:1α-羟基维生素D3(1α-hydroxyvitaminD3),25-羟基维生素D3(25-hydroxyvitaminD3)以及1a,25-二羟基维生素D3(1α,25-dihydroxyvitaminD3)。其中,1α,25-二羟基维生素D3被认为是活性最高的维生素D3衍生物。正常的人体可以将普通维生素D3转化成活性D3,但一些内脏功能受损的人群则需额外摄入活性维生素D3才能保障人体钙磷的正常代谢。近些年来,关于维生素D3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D3及其衍生物除了已知的促进钙磷吸收、维持血钙和血磷的平衡作用外,还具有增加胰岛素分泌、诱导细胞分化、免疫以及治疗和预防癌症、肥胖、高血压等药理活性。这些新的研究发现必将继续推动科研人员对维生素D3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和合成方法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维生素D3的结构复杂,目前,工业上合成维生素D3的方法,是通过酰化、上溴、脱溴、水解、光照加热得到的,但是由于使用的试剂毒性较大,成本增高,不易控制,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有些方法虽然收率有所提高,但存在纯化步骤多、操作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工业生产等问题。因此工业上急需一种操作简便、产率高、成本低的维生素D3生产方法。胆固醇是维生素D3生产的最关键原料,但胆固醇的来源方法较少,生物法报导中得到的胆固醇的产率太低,且发酵条件太难控制,并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从动物组织中提取胆固醇,成本高昂,不环保,不适合可持续发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寻求新的生产维生素D3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豆甾醇为原料,生产维生素D3的工业化新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9个步骤:(1)豆甾醇醋酸酯(IX)的制备,(2)侧链氧化物(VIII)的制备,(3)侧链异戊烷化还原物(VII)的制备,(4)氢化制备胆固醇醋酸酯(Ⅵ),(5)氧化制备7-酮基-胆固醇醋酸酯(Ⅴ),(6)腙化合成7-对甲苯磺酰腙-胆固醇醋酸酯(Ⅳ),(7)脱腙制备7-去氢胆固醇醋酸酯(Ⅲ),(8)水解制备7-去氢胆固醇(Ⅱ),(9)光照合成维生素D3(Ⅰ);路线如下: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包括:将原料豆甾醇(X)溶解于10~20倍重量的反应溶剂中,加入与豆甾醇等摩尔量的缚酸剂和豆甾醇1%-5%倍重量的催化剂;在溶剂回流温度下,分批添加豆甾醇1~2倍摩尔量的酯化试剂,继续回流至原料反应完全,过滤除去缚酸剂,回收溶剂至干,使用结晶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针状结晶化合物IX;所述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二氯乙烷、石油醚,优选正己烷;所述缚酸剂选自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钠,优选碳酸钾;所述催化剂选自吡啶、二甲基吡啶、DMAP、PPY、TMAJ,优选吡啶;所述酯化试剂选自乙酰氯、醋酐,优选醋酐;所述结晶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二氯乙烷、石油醚、甲醇、乙醇,优选乙醇。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2)包括:将化合物IX溶于40~60倍重量的反应溶剂中,冷槽冷至-70℃~-30℃,通入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反应,TLC监控至原料反应结束,通入氮气,将反应体系升温至零度,取化合物IX1~2倍摩尔量的硫脲,溶于化合物IX5~15倍重量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至反应体系并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0~20小时;滤掉白色沉淀,沉淀再用适量混合溶剂洗涤,洗液并入滤液,滤液经减压浓缩并结晶得到化合物VIII;可选地,反应前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化合物IX0.5倍重量的200~300目硅胶,反应结束后同白色沉淀一起过滤除去;所述反应溶剂选自乙醇或甲醇,优选乙醇;所述混合溶剂选自重量百分含量为80%~95%的乙醇-水溶液,或重量百分含量为80%~95%的甲醇-水溶液,优选为乙醇-水溶液。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3)包括:将三苯基膦溶于10-20倍重量的无水溶剂中,将等摩尔量的1-溴代异戊烷用等体积的无水溶剂溶解;在氮气保护下,低温边搅拌边滴加入三苯基膦溶液中;升温搅拌至回流反应;反应完全后,降至室温,加入1~2倍摩尔量的强碱,持续搅拌;将化合物VIII溶于等重量无水溶剂中,滴加进入以上反应体系;再次回流反应,TLC监控至原料反应结束;冰水浴冷却后滴加酸水,调节pH值为中性;分液,有机层浓缩至干,结晶得到化合物VII;所述无水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二丁醚,优选甲苯;所述强碱为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优选叔丁醇钠;所述酸水选自盐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硝酸水溶液,优选10%的磷酸水溶液。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4)包括:将化合物VII溶于40~60倍甲醇中,往溶液中加入化合物VII重量的5%的1%钯碳,加入化合物VII3~5倍重量的甲酸铵和催化量的甲酸;氮气置换后,回流反应至反应完全;过滤除去钯碳,有机层浓缩结晶得到化合物Ⅵ(胆固醇醋酸酯)。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5)包括:将1重量份胆固醇醋酸酯(Ⅵ)溶于7-13重量份二氯乙烷或丙酮或乙腈中,加入0.5~1%重量份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选自铜粉、氯化铜、氯化亚铜、三氧化铬、NHPI或过氧苯甲酰;再加入当量数为胆固醇醋酸酯(Ⅵ)2-4倍的相转移试剂,所述相转移试剂选自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苄基三乙基氯化铵;45~50℃下,边搅拌边加入1-2重量份叔丁基过氧化氢,恒温反应8小时;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残余物加入冰水中,用正己烷萃取,有机相进一步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得7-酮基-胆固醇醋酸酯(Ⅴ)。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6)包括:将1重量份7-酮基-胆固醇醋酸酯(Ⅴ)溶于7-10重量份甲醇中,加入当量数为7-酮基-胆固醇醋酸酯(Ⅴ)当量数1.2倍的对甲苯磺酰肼、0.01-0.025重量份的浓盐酸,回流反应3小时至反应完全,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干燥得7-对甲苯磺酰腙-胆固醇醋酸酯(Ⅳ)。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7)包括:将1重量份7-对甲苯磺酰腙-胆固醇醋酸酯(Ⅳ)溶于8-10重量份的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的甲苯中,加入0.06-0.08重量份氢化锂,120℃回流反应8小时至反应完全,过滤,滤液浓缩后用石油醚溶解,溶解液经硅胶柱过滤,滤液经浓缩后得固体,再经甲醇或乙醇或丁醇中重结晶得7-去氢胆固醇醋酸酯(Ⅲ)。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维生素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以下9个步骤:(1)豆甾醇醋酸酯(IX)的制备,(2)侧链氧化物(VIII)的制备,(3)侧链异戊烷化还原物(VII)的制备,(4)氢化制备胆固醇醋酸酯(Ⅵ),(5)氧化制备7-酮基-胆固醇醋酸酯(Ⅴ),(6)腙化合成7-对甲苯磺酰腙-胆固醇醋酸酯(Ⅳ),(7)脱腙制备7-去氢胆固醇醋酸酯(Ⅲ),(8)水解制备7-去氢胆固醇(Ⅱ),(9)光照合成维生素D3(Ⅰ);路线如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将豆甾醇(X)溶解于10~20倍重量的反应溶剂中,加入与豆甾醇等摩尔量的缚酸剂和豆甾醇1%-5%倍重量的催化剂;在溶剂回流温度下,分批添加豆甾醇1~2倍摩尔量的酯化试剂,继续回流至原料反应完全,过滤除去缚酸剂,回收溶剂至干,使用结晶溶剂进行重结晶得到针状结晶化合物IX;
所述反应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二氯乙烷、石油醚,优选正己烷;
所述缚酸剂选自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钠,优选碳酸钾;
所述催化剂选自吡啶、二甲基吡啶、DMAP、PPY、TMAJ,优选吡啶;
所述酯化试剂选自乙酰氯、醋酐,优选醋酐;
所述结晶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正己烷、环己烷、二氯乙烷、石油醚、甲醇、乙醇,优选乙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将化合物IX溶于40~60倍重量的反应溶剂中,冷槽冷至-70℃~-30℃,通入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反应,TLC监控至原料反应结束,通入氮气,将反应体系升温至零度,取化合物IX1~2倍摩尔量的硫脲,溶于化合物IX5~15倍重量的混合溶剂中,加入至反应体系并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0~20小时;滤掉白色沉淀,沉淀再用适量混合溶剂洗涤,洗液并入滤液,滤液经减压浓缩并结晶得到化合物VIII;可选地,反应前向所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化合物IX0.5倍重量的200~300目硅胶,反应结束后同白色沉淀一起过滤除去;
所述反应溶剂选自乙醇或甲醇,优选乙醇;
所述混合溶剂选自重量百分含量为80%~95%的乙醇-水溶液,或重量百分含量为80%~95%的甲醇-水溶液,优选为乙醇-水溶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包括:将三苯基膦溶于10-20倍重量的无水溶剂中,将等摩尔量的1-溴代异戊烷用等体积的无水溶剂溶解;在氮气保护下,低温边搅拌边滴加入三苯基膦溶液中;升温搅拌至回流反应;反应完全后,降至室温,加入1~2倍摩尔量的强碱,持续搅拌;将化合物VIII溶于等重量无水溶剂中,滴加进入以上反应体系;再次回流反应,TLC监控至原料反应结束;冰水浴冷却后滴加酸水,调节pH值为中性;分液,有机层浓缩至干,结晶得到化合物VII;
所述无水溶剂选自甲苯、二甲苯、二丁醚,优选甲苯;
所述强碱为叔丁醇钠或叔丁醇钾,优选叔丁醇钠;
所述酸水选自盐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书清张林徐敏曹怀塘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健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