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8027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9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大豆油下脚料为原料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大豆油下脚料经溶解、冷冻、过滤、皂化、酸化、柱层析、结晶等步骤,制得高纯度的豆甾醇产品,方法简便易行,产品收得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大豆油下脚料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再利用生产出具有广泛用途的豆甾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属于药物化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豆甾醇(stigmasterol),分子式C
29
H
48
O,分子量为412,又称豆甾

5,22

二烯



醇或24R

乙基胆甾

5,22

二烯



醇,是一种植物甾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豆甾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心血管病等多种药理活性,也是合成甾类药物的起始原料,在医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均有应用。近年来,随着新甾体药物的发现、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原料需要量也逐渐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采掘,造成资源短缺,植物中皂甙含量下降,使国际市场供需出现矛盾,如何更广泛地获得豆甾醇是豆甾醇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0003]大豆油下脚料是采用水化脱胶工艺生产大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故常称作水化油脚,其产量占毛油质量的6%~8%,国内大豆油下脚料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若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还因其受热(20℃以上)易发酵,严重污染环境。因此对大豆油下脚料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大豆油下脚料中提取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该方法工艺步骤少,操作条件温和,溶剂毒性低,生产工艺安全,提取效率高,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豆甾醇的制备方法,其以大豆油下脚料为原料进行制备。
[0007]进一步地,所述豆甾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溶解:将大豆油下脚料用有机溶剂溶解,过滤得上清液;
[0009](2)冷冻:将上清液于

30~

10℃下冷冻10~15小时后,快速滤除析出的固体得上清液;
[0010](3)浓缩:将(2)中所得上清液浓缩除去溶剂,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
[0011](4)皂化:将(3)所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用8~15倍(v/w)的0.5~2重量%氢氧化钠

甲醇溶液溶解,回流反应3~5小时;
[0012](5)酸化:用醋酸调节皂化液pH至5~6.5,浓缩除去甲醇得膏状粗品;
[0013](6)柱层析纯化:将(5)所得膏状粗品上硅胶柱进行层析分离,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溶剂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豆甾醇段洗脱液,浓缩除去溶剂得豆甾醇粗品;
[0014](7)结晶:将豆甾醇粗品溶于甲醇或乙醇中,结晶,过滤,得到豆甾醇纯品。
[0015]进一步地,其中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丙酮或乙酸乙酯。
[0016]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豆甾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溶解:将大豆油下脚料用3~8倍(v/w)的乙酸乙酯溶解,过滤得上清液;
[0018](2)冷冻:将上清液于

20℃下冷冻12小时后,快速滤除析出的固体得上清液;
[0019](3)浓缩:将(2)中所得上清液浓缩除去溶剂,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
[0020](4)皂化:将(3)所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用10倍体积的0.5~2重量%氢氧化钠

甲醇溶液溶解,回流反应3~5小时;
[0021](5)酸化:用醋酸调节皂化液至pH6.0,浓缩除去甲醇得膏状粗品;
[0022](6)柱层析纯化:将(5)所得膏状粗品上硅胶柱进行层析分离,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溶剂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豆甾醇段洗脱液,浓缩除去溶剂得豆甾醇粗品;
[0023](7)结晶:将豆甾醇粗品溶于乙醇中,结晶,过滤,得到豆甾醇纯品。
[0024]本专利技术中“v/w”是指所加入溶剂的体积与所要溶解的中间体物料的重量的比,L/Kg或mL/g,例如,将大豆油下脚料用5倍(v/w)的乙酸乙酯溶解,即是指每公斤大豆油下脚料用5L乙酸乙酯溶解。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豆甾醇的工业化新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26](1)大豆油下脚料经溶解后冷冻,可析出大量固体杂质,经过滤即可被除去,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大大简化了后续工艺,提高了豆甾醇的提取效率和收率;
[0027](2)皂化工艺采用在氢氧化钠

甲醇溶液中进行,皂化效果好,产品收率高;
[0028](3)能够保持豆甾醇产品的天然特性,工艺步骤少,操作条件温和,溶剂毒性低,生产工艺安全,提取效率高,产品纯度可达98%以上;
[0029](4)以大豆油下脚料为原料,变废为宝进行资源再利用,节约了资源,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凡按照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所作的任何本领域的等同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实施例1豆甾醇的工业化制备
[0032]100Kg大豆油下脚料加入至1000L搪瓷反应釜,吸入500L乙酸乙酯;夹套通入蒸汽加热,加热至内温60℃时,维持该温度搅拌溶解;溶解清澈后,趁热通过不锈钢板框过滤;滤液分装在50L有盖不锈钢桶中,放入冷库冷冻结晶;
[0033]12小时后,待不再有固体析出后,迅速过滤除去固体;溶液在60℃,

0.08Mpa下回收乙酸乙酯;浓缩完成后得到豆甾醇油酸酯粗品14.7kg;
[0034]豆甾醇油酸酯粗品14.7kg加入至500L搪瓷反应釜中,吸入150L氢氧化钠

甲醇溶液,氢氧化钠浓度为1%;回流反应4小时,反应完全后,滴加乙酸调节pH值至6.0;在60℃,

0.08Mpa下回收甲醇至干,得到约17Kg膏状物;
[0035]17Kg膏状物直接加入170L石油醚加热至40℃搅拌溶解,溶解后,放冷沉淀;上清液用60L/h柱塞泵泵入硅胶柱(预填200目硅胶50Kg)中;按照石油醚/乙酸乙酯比例为1:0

20:1

10:1

5:1(v/v)梯度洗脱,收集豆甾醇段洗脱液浓缩至干得到白色固体7.87Kg,纯度95%;
[0036]将7.87Kg的豆甾醇粗品加入80L乙醇,80℃回流溶解清澈,趁热过滤,滤液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豆甾醇白色固体4.1Kg,纯度98.1%。
[0037]实施例2豆甾醇的工业化制备
[0038]100Kg大豆油下脚料加入至1000L搪瓷反应釜,吸入800L丙酮;夹套通入蒸汽加热,加热至内温50℃时,维持该温度搅拌溶解;溶解清澈后,趁热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甾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大豆油下脚料为原料进行制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溶解:将大豆油下脚料用有机溶剂溶解,过滤得上清液;(2)冷冻:将上清液于

30~

10℃下冷冻10~15小时后,快速滤除析出的固体得上清液;(3)浓缩:将(2)中所得上清液浓缩除去溶剂,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4)皂化:将(3)所得油状豆甾醇油酸酯粗品用8~15倍(v/w)的0.5~2重量%氢氧化钠

甲醇溶液溶解,回流反应3~5小时;(5)酸化:用醋酸调节皂化液pH至5~6.5,浓缩除去甲醇得膏状粗品;(6)柱层析纯化:将(5)所得膏状粗品上硅胶柱进行层析分离,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溶剂体系进行梯度洗脱,收集豆甾醇段洗脱液,浓缩除去溶剂得豆甾醇粗品;(7)结晶:将豆甾醇粗品溶于甲醇或乙醇中,结晶,过滤,得到豆甾醇纯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书清张林徐敏曹怀塘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健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