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格拉默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调整座椅位置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00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座椅的座椅位置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座位部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并且可以连接到座位下部结构,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这些支腿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座位下部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上,其中可以通过角度调整装置调整所述第一支腿与所述支撑元件之间的第一角度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机械地联接,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轴线X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调整座椅位置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座椅的座椅位置的装置,所述装置可连接到用于座位部和座位下部结构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
技术介绍
此类装置尤其是为诸如拖拉机、工程机械、叉车、卡车等商用车辆中的车辆座椅而提供的。车辆座椅,特别是商用车辆中的驾驶员的座椅通常必须满足特殊条件,因为驾驶员通常要长时间坐在座椅上。根据驾驶员的身高,必须沿着高度方向Z和沿着纵向方向X调整驾驶员座椅,以便使得驾驶员能够具有最佳的座椅高度和距踏板的最佳距离。与较矮的驾驶员相比,较高的驾驶员优选地沿着高度轴线Z坐得更高并沿着纵向轴线线X向后坐得更远。具有直立座椅位置的普通驾驶员座椅通常提供调整座椅高度位置的选项。在大多数应用中,此调整是通过座椅在垂直方向上几乎垂直地移位来进行的。在调整座椅高度之后,必须在进一步的步骤中调整在纵向方向X上的座椅位置。如果需要频繁更换驾驶员,则可能认为此过程很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车辆座椅。所述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座椅的座椅位置的装置来实现,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座位部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并且可以连接到座位下部结构,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这些支腿可旋转地布置在座位下部结构和至少一个支撑元件上,其中可以通过角度调整装置来调整第一支腿与支撑元件之间的第一角度α,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机械地联接,其中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或座位部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方向X移位。至少一个支撑元件的移位因此导致布置在支撑元件上的座位部对应地移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用于通过沿着纵向轴线X的座椅位置的同步校正来调整沿着高度轴线Z的座椅位置。因此,为了调节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轴线X的座椅位置,仅需要操作角度调整装置。有利地,第一角度α由所述角度调整装置保持,直到再次致动所述装置。角度调整装置因此也可以被视为角度锁定装置。优选地设置有操作元件,通过该操作元件可以操作角度调整装置。因此,仅需要致动一个操作装置来调节座椅位置。所述装置或车辆座椅沿着高度轴线Z延伸。沿着高度轴线Z的移位可以在向下方向上(即,在车辆底板的方向上)或者在向上方向上发生。所述装置或车辆座椅也沿着纵向轴线X延伸。沿着纵向轴线X的移位可以在向前方向上(即,在踏板的方向上)或者在向后方向上发生。最后,所述装置或车辆座椅沿着宽度轴线Y延伸。以下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应被解释为包括较小的公差偏差。因此,所述偏差可以是优选地小于10°、更优选地小于7.5°、甚至更优选地小于5°的角度。调整第一角度α因此改变至少一个第一支腿的对准。因此,第一支腿有利地围绕对应的旋转方向转动或旋转。由于至少一个第一支腿与至少一个第二支腿之间的机械联接器,至少一个第一支腿的旋转被传递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因此,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类似于至少一个第一支腿移动或旋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的整体移动有利地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或座位部的移位。因此,角度调整装置可以有利地仅直接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一支腿上。角度调整装置优选地还通过前述机械联接器而间接地作用在至少一个第二支腿上。优选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或座位部沿着高度轴线Z向下移位,同时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或座位部沿着纵向轴线X向前移位。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沿着高度轴线Z向上移位,同时优选地导致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沿着纵向轴线X向后移位。沿着高度轴线Z并且同时沿着纵向轴线X的这种同步调整导致对于矮驾驶员和高驾驶员的座椅位置的快速人体工程学调节。通常,矮驾驶员需要较低的座椅高度,同时必须沿着纵向轴线X向前坐得更远。相反,高驾驶员必须将他们沿着高度轴线Z向上定位得更远并且沿着纵向轴线X向后定位得更远。因此通过致动角度调整装置可以同时向下和向前或向上和向后改变座椅位置。这使得可以非常快速且容易地调节座椅位置。车辆座椅优选地还可以包括用于沿着纵向轴线X的座椅位置的至少一个附加的调整装置,通过该附加的调整装置可以对座椅位置进行附加调整。这使得可以单独地调整座椅位置。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腿沿着纵向轴线X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的后面。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一支腿通过第一纵向连接件沿着纵向轴线连接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第一纵向连接件有利地通过至少一个支撑元件或通过座位部来实现。此外,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通过第二纵向连接件沿着纵向轴线X连接。第二纵向连接件优选地通过座位下部结构来实现。机械联接器优选地包括第一纵向连接件和第二纵向连接件。有利地,第一纵向连接件和第二纵向连接件是刚性连接件,因此其长度不可改变。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各自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优选地围成第二角度β。结果,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有利地以基本上L形方式设计。有利地,第一角度α在第一支腿6的中心轴线与支撑元件的假想参考线之间延伸,所述假想参考线基本上垂直于座位部。第一角度α在0°至140°之间的范围内。第一角度α优选地在0°至120°之间的范围内。第一角度α更优选地在0°至90°之间的范围内。座椅位置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轴线X的变化有利地与第一角度α的变化成比例。优选地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设置弯曲区域。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各自被安装成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支撑元件可旋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有利地围绕另一旋转轴线相对于座位下部结构可旋转地安装。该旋转轴线优选地针对旋转相对于支撑元件布置在第一区段的上端区域中。旋转轴线优选地针对旋转相对于座位下部结构布置在弯曲区域中。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至少一个第一支腿的第一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的第一区段具有相同的长度。针对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相对于支撑元件旋转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一假想或真实连接线上。此外,优选的是,针对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相对于座位下部结构的旋转的旋转轴线位于第二假想或真实连接线上。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支腿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的第一区段有利地形成第一梯形。此梯形形状有利于座椅表面沿着高度轴线Z和纵向轴线X的同时移位。如果第一区段各自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且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也具有相同长度,则第一梯形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形成有利的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连接线因此可以是真实连接线,即,连接线被对应元件(例如,座位下部结构或支撑元件)包围。然而,也可以想到,尽管在支腿之间存在连接件,但是它们并不表示旋转轴线之间的直接连接件。因此,例如,旋转轴线之间的实际连接件沿着高度轴线Z可以位于假想连接线的上方或下方。根据另一优选实施例,在第一支腿的第二区段与第二支腿的第二区段之间布置有连接元件。至少一个第一支腿与至少一个第二支腿之间的机械联接器优选地包括通过连接元件的第二区段的连接件。相应的第二区段优选地围绕旋转轴线相对于连接元件可旋转。针对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座椅(1)的座椅位置的装置(2),其中所述装置(2)包括用于座位部(4)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并且可连接到座位下部结构(5),/n其特征在于/n所述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支腿(6、7)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座位下部结构(5)和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上,其中能通过角度调整装置(8)调整所述第一支腿(6)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之间的第一角度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机械地联接,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轴线X移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29 DE 102019129159.31.一种用于调整车辆座椅(1)的座椅位置的装置(2),其中所述装置(2)包括用于座位部(4)的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并且可连接到座位下部结构(5),
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支腿(6、7)可旋转地布置在所述座位下部结构(5)和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上,其中能通过角度调整装置(8)调整所述第一支腿(6)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之间的第一角度α,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机械地联接,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高度轴线Z和沿着纵向轴线X移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在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所述高度轴线Z向下移位的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向前移位,其中所述第一角度α的变化在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所述高度轴线Z向上移位的同时导致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向后移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的后面,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通过第一纵向连接件(9)连接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所述第一纵向连接件(9)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或通过所述座位部(4)来实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通过第二纵向连接件(10)沿着所述纵向轴线X连接,所述第二纵向连接件(10)通过所述座位下部结构(5)来实现。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各自包括第一区段(6a、7a)和第二区段(6b、7b),其中所述第一区段(6a、7a)和所述第二区段(6b、7b)围成第二角度β,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由此实质上为L形,其中弯曲区域(6c、7c)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6a、7a)与所述第二区段(6b、6b)之间。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各自围绕旋转轴线(11、12)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和围绕另一旋转轴线(13、14)相对于所述座位下部结构(5)可旋转地安装,其中在所述第一区段(6a)的上端区域中,针对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元件(3)的旋转布置所述旋转轴线(11、12),在所述弯曲区域(6c、7c)中针对相对于所述座位下部结构(5)的旋转布置所述旋转轴线(13、14)。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的所述第一区段(6a)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的所述第一区段(7a)具有相同的长度,其中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支腿(6)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支腿(7)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3)的旋转的所述旋转轴线(11、12)位于第一假想或真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文·哈勒
申请(专利权)人:格拉默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