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例如用于车辆的鞍座的支承元件的模具以及通过这种模具可获得的支承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22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作人体支承元件的模具,比如用于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辆的鞍座、座椅、把手、手柄、扶手、靠背、头枕、运动或休闲设备和/或基部部件和/或其部件,其中,模具在使用中包括下部部分(12),以及适合模制基部部件的腔体,其中,模具包括抽取系统,抽取系统包括适用于在使用中从模具和/或从模制的基部部件的下部部分(12)释放和/或抬升和/或逸出的可移动杆(16b),以及适于在使用中成型在基部部件中的底切部和/或孔的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借助该模具制成的用于人体的支承元件,以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例如用于车辆的鞍座的支承元件的模具以及通过这种模具可获得的支承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的支承元件的模具,比如用于尤其是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辆的鞍座、座椅、把手、手柄、扶手、靠背、头枕或运动休闲设备,以及可通过此模具获得的用于人体的支承元件。
技术介绍
在现代,自行车鞍座包括具有多种构型的座椅,能够适应使用者的不同解剖结构,并配备了舒适性元件,还能够基于自行车鞍座旨在的特定用途为同一使用者确保一定的舒适性。一般而言,自行车鞍座包括以下元件:-覆盖件,该覆盖件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从皮革到合成材料,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美学变型;-被覆盖件覆盖的衬垫,该衬垫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但通常以泡沫材料的形式呈现,尤其是聚氨酯,其可以根据其组分的不同比例进行配制,以提供不同的刚度和/或弹性特征。该衬垫可以胶合或直接发泡在下面的支承结构上;-用术语“壳体”表示的基部或支承结构,主要由注射的塑料材料制成,即在注射阶段期间可能与其它材料或填充物(比如玻璃、碳、天然纤维填充物等)混合的热塑性材料。此外,壳体可以包括通过共模制或二次注射过程制成的并且定位在特定区域(比如解剖结构/生殖器、坐骨、有利于踩踏板区域的侧屈等)中的不同材料(例如橡胶或纤维或复合材料)的插入物,以便例如在相同区域内允许更高的舒适性能。因此,该支承结构适于为鞍座本身提供足够的支承和动力性能,并限定所得鞍座的美学和舒适性。-用术语“叉”表示的金属结构,带有或不带有弹簧元件,除了支承鞍座的其它部件外,它还通过其中央部分的两个基本平行的区域或棒条来保证以下可能性:将同一座鞍附连到座杆,并因此附连到自行车框架。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提出了许多支承元件,特别是车辆鞍座,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可以通过使用相对昂贵且通常是非生态的模具和程序通过复杂的制造过程来获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自行车的支承元件或鞍座或其部件的新模具。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该模具能够容易地制作用于车辆、特别是用于自行车的支承元件或鞍座或其部件之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对于从模具本身获得的产品,该模具不需要高的存储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支承元件或鞍座的基部部件的模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特别是自行车的新支承元件或新鞍座,或其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生产的支承元件或鞍座或其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承元件或鞍座,该支承元件或鞍座可以借助同样实用的模具以易于执行的过程获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于“定制化”的支承元件或鞍座或其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根据权利要求17的支承元件或鞍座。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较佳的和有利的示例。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对支承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显而易见,支承元件比如是借助示例在附图中示出的鞍座或其部件,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诸如鞍座之类的支承元件稍微从顶部并分解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闭合模具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模具的后视图,图4是图2和3的模具的侧视图;图5是图2-4的模具的部件的立体图;图6是图2-4的模具的另一部件的立体图;图7A和7B是分别从前部和后部观察的图6的其它部件的另一立体图,图8是略微透明的图2-4的模具的俯视图,图9A是模制步骤完成后的基部部件的立体图,图9B是图9A的完成的基部部件的立体图,图10A是略微透明的图2-4的模具的侧视图,图10B是图2-4的模具的部分的侧视图;图11和图12分别是图2-4的模具的部分和模制的基部部件的立体图和侧视图,处于模具的打开状态并且基部部件已从模具释放,图13是图11的视图的放大细节,图14是从图11和图12的模具和基部部件的后部观察的立体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或部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来区分。具体实施方式将特别参考用于车辆的鞍座、例如用于自行车或摩托车的鞍座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当理解,参考鞍座描述的相同特征也应当参考其它支承元件来考虑,例如,用于人体的支承元件,均落入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例如座椅、把手、手柄、扶手、靠背、头枕、运动和休闲设备。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该模具用于实现用于人体的这种支承件或用于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辆的鞍座或其部件的支承件。以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目的参考附图,用于车辆的鞍座通常用附图标记1表示。该鞍座1包括基部部件2(或壳体),该基部部件2设计成例如可能通过插入座杆(附图中未示出)而被约束于诸如自行车或摩托车之类的车辆的框架;布置在基部部件2上的衬垫部件3;以及围绕并覆盖该衬垫部件3放置的覆盖元件(或覆盖件)4。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基部部件2”意指鞍座或另一刚性部件的所谓的壳体,其存在于和/或可关联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承部件。基部部件2包括上表面2a和下表面2b,而衬垫部件3包括上表面3a和旨在与基部部件2的上表面2a接触和/或受其约束的下表面3b。在本讨论中,术语“上”和“下”、“前”或“前面”和“后”(或类似的),是根据在诸如自行车或摩托车之类的车辆的框架上使用的鞍座的布置来预期的,除非明确指出相反。同样地,除非明确指出相反,否则应根据在诸如自行车或摩托车之类的车辆的框架上使用的鞍座的布置来考虑术语“向上”或“竖直”或“水平”。本专利技术的特性包括以下事实:基部部件2由聚氨酯或聚氨酯材料制成。在本讨论的过程中,除非明确指出相反,否则术语“聚氨酯(或聚氨酯材料)”既是指聚氨酯本身,也指基于聚氨酯的化合物或聚氨酯混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种形式,基部部件2的聚氨酯由聚异氰酸酯(比如甲苯二异氰酸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来源或其改性的异氰酸酯变体)与多元醇组分之间的反应获得,该多元醇组分具有含有交联剂、催化剂和可能的预定义百分比的矿物和/或天然填充物的聚醚和/或聚酯基。与通常用于制作常规壳体的热塑性材料不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在模具10内提供了交联反应,该交联反应赋予聚合物基体(其将构成基部部件2)更大的稳定性和刚度。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或其至少一种形式),基部部件2或壳体(或其它部件)是通过铸造或注射过程而不是通过热塑性注射获得的。所得产物为紧密的聚氨酯复合材料。鉴于系统的多功能性,可能引入预定数量的填充物(比如,仅例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天然纤维)以增强其某些机械性能,例如在低温下的抗冲击和/或抗震动。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点中,还提及由于使用了铝模具而简化了生产设备,这有利于快速的生产周期。考虑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化学过程的形式,聚氨酯或聚氨酯材料的组分在其中它们混合在一起的混合头中汇合。多元醇/异氰酸酯的混合比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制作人体支承元件的基部部件(2)的模具(10),比如用于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辆的鞍座(1)、座椅、把手、手柄、臂、靠背、头枕、运动或休闲设备,其中,所述模具包括在使用期间的下部部分(12),所述下部部分(12)包括适用于模制所述基部部件(2)的腔体(30),其中,所述模具(10)包括抽取系统(16),所述抽取系统包括可移动杆(16b),所述可移动杆适于在使用期间释放和/或抬升和/或使模制的基部部件(2)从所述模具(10)和/或从所述下部部分(12)退出,以及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在使用期间适于在所述基部部件(2)和/或其下表面(2b)中制成底切部和/或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杆(16b)沿基本垂直于所述模具(10)所位于其上的平面的竖直方向可移动,并且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包括在使用期间,放置在所述腔体(30)渐缩的前部区域处的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适于与所述基部部件(2)的前部(2F)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杆(16b)沿其延伸的所述竖直方向朝向所述模具(10)的内部和/或朝向所述可移动杆(16b)中的至少一个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31 IT 1020180000059201.用于制作人体支承元件的基部部件(2)的模具(10),比如用于例如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辆的鞍座(1)、座椅、把手、手柄、臂、靠背、头枕、运动或休闲设备,其中,所述模具包括在使用期间的下部部分(12),所述下部部分(12)包括适用于模制所述基部部件(2)的腔体(30),其中,所述模具(10)包括抽取系统(16),所述抽取系统包括可移动杆(16b),所述可移动杆适于在使用期间释放和/或抬升和/或使模制的基部部件(2)从所述模具(10)和/或从所述下部部分(12)退出,以及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在使用期间适于在所述基部部件(2)和/或其下表面(2b)中制成底切部和/或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杆(16b)沿基本垂直于所述模具(10)所位于其上的平面的竖直方向可移动,并且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包括在使用期间,放置在所述腔体(30)渐缩的前部区域处的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适于与所述基部部件(2)的前部(2F)相对应,其中,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杆(16b)沿其延伸的所述竖直方向朝向所述模具(10)的内部和/或朝向所述可移动杆(16b)中的至少一个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10),包括在使用期间的上部部分(14),其中,所述上部部分(14)相对于固定的所述下部部分(12)是可移动的,和/或,其中,所述上部部分(14)从所述下部部分(12)可移开,从而使所述模具(10)打开,和/或以可逆的方式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12),从而使所述模具(10)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期间,所述可移动杆(16b)和/或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通过抽取板(16a)移动,和/或其中,所述可移动杆杆(16b)和/或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可逆地向上移动,远离所述下部部分(12),或向下移动,更靠近所述下部部分(12),和/或包括具有基本上圆柱形截面的杆和/或在运动期间基本上刚性和/或不可变形的单个本体。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各自具有成形近端(26),其中,在使用期间,所述近端(26)朝向所述腔体(30)引导,并且在使用期间适于在所述基部部件(2)和/或其下表面(2b)中获得底切部和/或孔。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6c′)包括第一近端(26′),所述第一近端基本上是楔形的,从而在使用期间在所述基部部件(2)的所述下表面(2b)的所述前部(2F)处制成座(24c)。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近端(26′)包括中心本体,在使用期间与所述座(24c)相对应的至少一个舌片(27)从所述中心本体离开,其中,所述舌片(27)朝向所述模具(10)的一端延伸,与使用期间与所述基部部件(2)的扩大后部(2R)相对应的一端相对。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在使用期间放置在所述腔体(30)的扩大的后部区域处,适于与所述基部部件(2)的后部(2R)相对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另外的可移动杆(6c′)包括基本上为销形(28)的第二近端(26″),使得在使用期间,在所述基部部件(2)的所述下表面(2b)的后部(2R)处制成至少一个座(24b)。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销(28)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近端(26″)的中心本体开始朝向所述模具(10)的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所定位的一端相对的一端延伸。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近端(26、26′、26″)允许确定在所述基部部件(2)中和/或其下表面(2b)中的底切部和/或孔和/或所述底座(24c)和所述底座(24b),例如适于确定与鞍座(1)的叉(5)的连接。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和/或所述第一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另外的可移动杆(16c″)中的至少一个,在使用期间沿着相对于所述竖直方向朝向所述模具(10)的内部倾斜的方向向上移动,所述可移动杆(16b)相对于所述模具(10)所位于其上的平面沿所述竖直方向延伸或倾斜。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的所述成形近端(26)借助于接头或销装置或约束装置或球形装置(29)而枢转或铰接或约束到相应的另外的可移动杆(16c),使得能够改变所述近端(26)的倾斜度,和/或其中,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的所述成形近端(26)包括可伸缩装置,比如可伸缩舌片(27)和/或销(28),所述可伸缩装置在使用期间适于使所述舌片(27)和/或所述销(28)在所述相应的另外的可移动杆(16c)内缩回,以便在使用期间释放可能模制在所述基部部件(2)中的底切部和/或孔。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部分(12)在使用期间具有上表面(12a)和下表面(12b),所述下表面(12b)基本平行与所述模具(10)所位于其上的平面,其中,与所述下表面(12b)相对且基本平行的所述上表面(12a)朝向所述模具(10)的内部取向,并具有确定所述腔体(30)的下壁(30a)的浮凸区域,所述浮凸区域在使用期间适于模制所述基部部件(2)的下表面(2b)。


13.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5和权利要求11的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模具(10),其特征在于,在特定区域中,所述腔体(30)的所述下壁(30a)受到所述另外的可移动杆(16c)的所述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马尔法蒂B·比戈林
申请(专利权)人:赛尔皇家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