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225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1
一种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100),具有主体(110),该主体适合于应用在用于由第一种物质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并且经过构造,从而在应用于用来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时使得所述第一种物质通过掠过所述主体(110)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形式,该空腔在掠过的方向上是贯通的。此外,所述装置(100)具有设置在所述主体(110)中的管路系统(120),第二种物质可以经由该管路系统从所述主体(110)的端部(112)被顶出,以便把所述第二种物质引入到所述空腔中,而所述第一种物质掠过所述主体(1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带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塑料构件的装置,其可以在装置中用于通过挤拉或挤出来产生塑料构件。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可以用来在产生带有空腔的塑料构件的同时把物质引入到空腔中的这种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的是,在连续生产中制造塑料构件。为此采用常见的挤拉方法(也叫拉挤方法)或挤出方法。挤拉方法是用于形成(纤维增强的)塑料型材的连续的制造方法。为此,在挤拉模具中把连续纤维(或者也使得其它的模制半成品、非织造织物、织造织物或嵌入物)与塑料(聚氨酯、聚酰胺、环氧树脂等)混合,并且形成型材。这些型材也可以制有一个空腔或多个空腔。为了能够制造空腔,通常必须把所谓的核心部引入到模具中。连续纤维与塑料的混合物然后围绕核心部,并且在掠过核心部时硬化,从而在核心部的端部存在带有贯通的空腔的塑料构件,该空腔与核心部的直径相应。然后可以对该塑料构件执行其他的加工步骤。通过挤拉产生的塑料构件的例子是用于塑料窗户的框架,其型材在它们被切割并且接合成框架之前被挤拉。在挤出方法中,固态的乃至粘稠的通常热塑性的可硬化的物质在压力下连续地从造型开口(也称为喷嘴、型模、喷口或挤出掩膜)中被挤压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在理论上任意长度的带有开口横截面的主体,也叫挤出物。在此已知有把两个管相互挤出的方法,其中,两个管之间的空间可以用聚氨酯(PUR)予以起泡。例如为了热绝缘,尤其利用PUR使得型材和其它中空的构件起泡。这例如是双壁的管,这些管采用挤出方法制造,并且借助PUR-配给设备利用PUR使得外部的空腔起泡。另一个例子是冷柜,其中,同样通过PUR来填充外壳与内壳之间的空腔。也已知对窗户型材起泡,用于热绝缘。然而,利用由现有技术已知的设备或方法无法实现的是:在一个步骤中形成多个塑料构件,并且附加地填充以另一种材料,比如塑料泡沫。例如,在挤拉方法中虽然可以连续地制造纤维增强的塑料型材。但这些型材要么在内部填充以同类的塑料-纤维-混合物,要么内部中空。采用通常的挤拉设备无法实现空腔的同时起泡(在挤拉过程期间“在线地”)。特别地,在非连续的方法中,PVC的窗户型材发生起泡,因为在制造过程的可能引入PUR的位置的温度太高。但是,与直接在型材生产中进行连续的发泡过程相比,锯割的型材的非连续起泡形成了额外成本。在挤出方法中,目前在挤出外管之前对双壁的管进行起泡。PUR-绝缘层在覆设到内管上之后相当繁琐地预成型。然后将外管挤出到PUR-层上。该方法很麻烦,因而昂贵。在两个已经接合在一起的管之间的中间腔的事后起泡采用通常的方法也难以实现,并且无法连续地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并且提出一种装置,利用该装置使得塑料构件成为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形式,并且可以同时用一种物质完全地或部分地填充空腔。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得以实现。有利的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可以具有主体,该主体适合于应用在用于由第一种物质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并且经过构造,从而在应用于用来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时使得第一种物质通过掠过主体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形式,该空腔在掠过的方向上是贯通的。在此,装置具有设置在主体中的管路系统,第二种物质可以经由该管路系统从主体的端部被顶出,以便把第二种物质引入到空腔中,而第一种物质掠过主体。该装置因而由一主体构成,该主体在用于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特别是在挤拉或挤出模具中被塑料构件的原材料绕流(在挤拉时为纤维-塑料混合物,在挤出时为热塑性物质)。由此,(第一种)物质—由该物质制得塑料构件—的主体得到其形式,从而在过程的流向的下游在所述物质或塑料构件中产生至少一个空腔。主体例如可以具有通常在挤拉模具中使用的核心部的形式,或者具有通常在挤出模具中使用的挤出掩模的形式。为了现在把另一种至少在其物理特性如密度、粘稠度、聚集状态等方面不同于第一种物质的第二种物质引入到由此产生的空腔中,主体具有管路系统,第二种物质经由该管路系统穿过主体被引导至通入空腔中的出口。第二种物质因而通过管路系统被引导至主体的一端,并且从那里被顶出到空腔中。主体的带有出口的端部或侧面因而朝向过程的流向,即在流向上布置在下游。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一种物质掠过主体期间,即在制造塑料构件期间,可以把第二种物质引入到在第一种物质或塑料构件中的因存在主体而产生的空腔内。由此可以实现与制造同时地填充塑料构件的空腔。第一种物质在此可以是通常用于制造塑料构件的任何常见的原始物质或任何的材料混合物。第二种物质同样可以是可以通过设置在主体中的管路系统来输送的任何任意的材料或任何任意的材料组合。第二种物质例如可以在从主体或管路系统中排出时在空腔内形成泡沫。如下所述,第二种物质为此可以在主体中由多种组分混合。但也可行的是,利用管路来引导单组分的物质,或者在进入到管路系统中之前由不同组分混合而成的物质。主体的或管路系统的尺寸在此仅受限于相应的应用领域,即所采用的用于产生塑料的方法、所采用的第一种物质和/或用于填充的第二种物质。主体的形式和主体中的管路系统的设计和布置因而最终由作用到主体上的物理负荷和所用物质的物理参数(例如密度、粘稠度、温度、聚集状态等)来决定。据此构造的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于是适合于在塑料构件的产生的不同应用中使用。此外,该装置可以具有混合装置,该混合装置在主体中设置于主体的端部,并与管路系统连接,其中,管路系统具有至少两个管路,这些管路适合于分别把混合组分供应至混合装置,并且混合装置适合于由供应给它的混合组分通过混合而产生第二种物质并从主体中顶出。管路系统因而并非必须强制地仅被设计用于把第二种物质输送通过主体,而是可以在混合装置中通入,该混合装置适当地布置在主体中,从而它通过混合而产生第二种物质并从主体中排出第二种物质。这尤其当通过在不同的例如液态的混合组分之间的反应才产生第二种物质时,例如当第二种物质是单组分或多组分的反应性塑料(比如聚氨酯)时是有利的。混合组分的数量在此有利地为两种,以便能实现装置的简单的构造。但在需要时也可以设置用于多于两种的混合组分的多于两个的引入管路。在一种特别简单的设计中,引入管路可以由主体内的凹缺形成。但根据要输送的混合组分而定,也可以在主体中引入特殊的例如尤其结实的管路。通过把混合装置直接布置在第二种物质的出口处,或者通过直接从混合装置中排出,确保第二种物质中的反应在第二种物质顶出之后发生,该反应例如导致形成泡沫或者导致混合组分硬化。由此,一方面避免装置受损,另一方面保证由装置排出的填充物具有正确的特性,由此改善或者确保所制得的塑料构件的质量。混合装置可以适合于混合组分以小于100巴优选小于50巴或20巴的压力静态地或动态地混合。混合装置因而形成了低压-混合器,在该低压-混合器中,优选液态的各混合组分以相当小的压力相互混合。例如可以使用静态的混合装置,在该混合装置中,各混合组分通过混合装置的固定构件而转向,彼此流入并混合。但也可以使用动态的混合装置,在这些混合装置中,混合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100)具有:/n主体(110),该主体适合于应用在用于由第一种物质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并且经过构造,从而在应用于用来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时使得所述第一种物质通过掠过所述主体(110)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形式,该空腔在掠过的方向上是贯通的,/n其特征在于/n设置在所述主体(110)中的管路系统(120),第二种物质可以经由该管路系统从所述主体(110)的端部(112)被顶出,以便把所述第二种物质引入到所述空腔中,而所述第一种物质掠过所述主体(110)。/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8 DE 102018122797.31.一种用于形成塑料构件的装置(100),其中,所述装置(100)具有:
主体(110),该主体适合于应用在用于由第一种物质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并且经过构造,从而在应用于用来产生塑料构件的装置中时使得所述第一种物质通过掠过所述主体(110)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空腔的形式,该空腔在掠过的方向上是贯通的,
其特征在于
设置在所述主体(110)中的管路系统(120),第二种物质可以经由该管路系统从所述主体(110)的端部(112)被顶出,以便把所述第二种物质引入到所述空腔中,而所述第一种物质掠过所述主体(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0),还具有:
混合装置(130),该混合装置在所述主体(110)中设置于所述主体(110)的端部(112),并与所述管路系统(120)连接;其中,
所述管路系统(120)具有至少两个管路(122、124),这些管路适合于分别把混合组分供应至所述混合装置(130);并且,
所述混合装置(130)适合于由供应给它的混合组分通过混合而产生所述第二种物质并从所述主体(110)中顶出。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
所述混合装置(130)适合于混合组分以小于100巴优选小于50巴或20巴的压力静态地或动态地混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100),其中,
所述混合装置(130)适合于通过高压-逆流喷射以大于100巴的压力将各混合组分混合。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其中,
一个所述管路(122、124)适合于供应多元醇,另一个所述管路(122、124)适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库斯·杰尔塞巴斯蒂安·施密杜伯罗伯特·布鲁纳
申请(专利权)人:克劳斯马菲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