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8454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驾驶辅助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所述坡度路段至少包括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的坡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路段的坡度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的周围环境信息;S2: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以及S3:当判断出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时,启用盲区避障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在车辆即将结束爬坡或准备开始下坡时的过渡路段中出现的视野盲区问题,以提高驾驶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中停车楼和地下车库的兴起,车辆在从外部出入停车区域时经常会需要经过一段连续坡道,然而当车辆刚刚行驶到坡顶或从平坦路面突然进入下行通道时,驾驶员视野往往会由于引擎盖的遮挡而受到限制,这就导致在车辆前部特定区域内形成视野盲区。如果在盲区中出现障碍物,则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现有技术中提出了车辆盲区的检测方法,其中,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获取车辆行驶道路的坡度和弯度,当检测到道路的坡度或弯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摄像头和调节模块工作,并且在车辆前方出现物体时提醒驾驶员。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提出通过判断车辆正在上坡还是下坡来驱动车辆的立体摄像头的旋转角度和运动方向。但是上述解决方案仍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目前提出的方案只能实现在道路满足预设坡度或弯度时进行盲区辅助,仍无法有效解决在车辆即将结束爬坡或准备开始下坡时的过渡路段中出现的视野盲区问题,因此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和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所述坡度路段至少包括第一路段和第二路段,所述第一路段的坡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路段的坡度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的周围环境信息;S2: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以及S3:当判断出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时,启用盲区避障功能。本专利技术尤其包括以下技术构思:通过了解车辆正在行驶路段的坡度过渡和变化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由于坡度突变而造成的视野受限做出反应,而不是等待车辆已经完成坡度转换或等待整个车辆姿态彻底进入到另一坡度状态中才提供相应的避障功能,因此显著提高了盲区辅助的及时性并由此提高了驾驶安全。此外,车辆的视野盲区往往由行驶路段的坡度值或者说倾角斜率变化引起,因此通过判断车辆是否正在经历特定坡度变化能够有利地确保盲区避障功能的开启时机准确地匹配于需求,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可选地,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是:车辆正在从平坦路段过渡到下坡路段、车辆正在从上坡路段过渡到平坦路段或车辆正在从上坡路段过渡到下坡路段。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对产生坡度过渡的行驶工况做出限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车辆提供盲区辅助。可选地,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车辆的前部区域相对于地面的第一距离,优选地,所述周围环境信息还包括车辆的后部区域相对于地面的第二距离。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检测车辆的前部区域的对地距离,可以基于车头相对姿态的改变尽早辨识出是否面临视野盲区风险,因此尤其能够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了整个方案的安全性。此外,相比于借助图像视觉技术的路面状况识别,本专利技术中的距离测量方案在硬件和软件上更易实现,由此提供了一种成本有利的盲区辅助方案。可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将所述第一距离与参考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当所述第一距离超过参考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所述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当车辆行驶的路段发生特定过渡变化时,尤其会造成车身相对于地面的距离发生改变,因此,基于与参考距离阈值的比较,可以有利地判断出车辆是否经历路段过渡。可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当所述第一距离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内持续超过参考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所述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在坡度过渡判断方面引入时间因素,有利地避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小坑洼时不必要地开启盲区避障功能。通过规定超过参考距离阈值的时间尤其能够可靠地提高盲区识别的准确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错误判断并且降低了能量开销。可选地,所述步骤S2包括:当所述第一距离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内持续超过参考距离阈值并且持续增大时,判断出所述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限定第一距离在预定义的时间段内持续增大,可以有效避免在如下情况中不必要地开启盲区避障功能:车辆从路边高台(马路牙子)行驶到下方马路平面的情况。由此,有利地提高了盲区辅助的抗干扰能力。可选地,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车辆正在行驶的坡度路段的坡度值,在所述步骤S2中,将所述坡度值与第一坡度阈值和/或第二坡度阈值进行比较,所述第一坡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坡度阈值,其中,当所述坡度值大于所述第一坡度阈值或小于第二坡度阈值时,才将所述第一距离阈值与参考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利用坡度值对盲区检测进行过滤,可以有利地将提供盲区辅助的条件限制在特定行驶工况下,由此进一步降低盲区避障功能的错误开启时机。可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当判断出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时,自动提供车辆的前方路面的画面,其中,尤其开启车辆的前置摄像头并且尤其向下调节摄像头角度。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可以让车辆驾驶员清楚地了解盲区内路面的具体情况、例如是否存在障碍物,有利地补偿了视野受盲区遮挡的限制。此外,通过调节摄像头角度,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使摄像头的视野覆盖盲区范围,提高了安全性。所述步骤S3包括:当基于盲区避障功能检测到车辆前方存在障碍物时,向车辆的驾驶员发出警报和/或自动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其中,所述警报尤其包括方向盘振动提醒、张紧安全带提醒。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上述警报功能,能够有效提醒驾驶员盲区中的情况,以便让驾驶员及时采取反应。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S4: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车辆是否已经完成从第一路段到第二路段的过渡;以及S5:在判断出完成所述过渡的情况下关闭所述盲区避障功能。在此,尤其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基于车辆完成过渡而关闭盲区避障功能,可以有效避免避障功能持续开启造成的能量资源浪费,实现了一种动态适配于需求场景的智能化盲区辅助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环境检测模块,其配置成能够获取车辆的周围环境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其配置成能够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是否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以及控制模块,其配置成当判断出车辆正在从第一路段过渡到第二路段时,启用盲区避障功能。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坡度路段的盲区辅助的装置的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坡度路段(L)的盲区辅助的方法,所述坡度路段(L)至少包括第一路段(L1)和第二路段(L2),所述第一路段(L1)的坡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路段(L2)的坡度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S1:获取车辆(1)的周围环境信息;/nS2: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1)是否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以及/nS3:当判断出车辆(1)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时,启用盲区避障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坡度路段(L)的盲区辅助的方法,所述坡度路段(L)至少包括第一路段(L1)和第二路段(L2),所述第一路段(L1)的坡度值大于所述第二路段(L2)的坡度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辆(1)的周围环境信息;
S2:分析处理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并且基于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判断所述车辆(1)是否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以及
S3:当判断出车辆(1)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时,启用盲区避障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车辆(1)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是:
车辆(1)正在从平坦路段过渡到下坡路段、
车辆(1)正在从上坡路段过渡到平坦路段或
车辆(1)正在从上坡路段过渡到下坡路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车辆(1)的前部区域相对于地面的第一距离(d1),优选地,所述周围环境信息还包括车辆(1)的后部区域相对于地面的第二距离(d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将所述第一距离(d1)与参考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当所述第一距离(d1)超过参考距离阈值时,判断出所述车辆(1)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当所述第一距离(d1)在预定义的时间段(t)内持续超过参考距离阈值时、并且尤其在预定义的时间段(t)内持续增大时,判断出所述车辆(1)正在从第一路段(L1)过渡到第二路段(L2)。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周围环境信息包括车辆(1)正在行驶的坡度路段(L)的坡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曼
申请(专利权)人:戴姆勒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