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060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总成、冲击块总成、起升动力总成及待测护顶架总成,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放置在所述试验架总成的内部,且所述冲击块总成通过所述起升动力总成起吊并位于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的正上方;所述起升动力总成通过电永磁装置实现所述冲击块总成的上升、下降及悬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操控电永磁吸盘的接电实现对冲击块总成的吸附、电永磁吸盘的断电实现对冲击块总成的释放,降低了人力成本;极大的缩短了试验周期,进而提高了叉车护顶架是否符合要求的验证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叉车护顶架产品的管理成本。程度上降低了叉车护顶架产品的管理成本。程度上降低了叉车护顶架产品的管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叉车护顶架
,具体是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叉车护顶架是叉车的主要装配部件之一,其作用是用于保护叉车驾驶员的安全。当货叉高升来起重货物时,可防止货物意外下落而砸伤驾驶员,因此,为保证叉车护顶架对叉车驾驶员的防护作用,叉车护顶架需具备一定强度与刚度,并具备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叉车护顶架的结构及安装均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0003]在叉车护顶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吨位的叉车情况,对护顶架的抗冲击能力进行校核计算,为了保证其安全性与可靠性,一般在首台样机试制的时候,会对护顶架进行冲击试验,模拟检查护顶架在冲击后的变形情况,以评估其安全性。
[0004]在现有技术中,叉车护顶架在进行冲击试验时,一般都是采用临时制作冲击块,使用行车等设备吊起,然后通过人工切割、火烧等方式使冲击块坠落,以冲击护顶架。这种粗放的冲击试验冲击方式存在准备时间长、效率低,还因需要在高空切割、火烧绳子,存在安全性差的安全隐患,且很难准确的测量冲击块高度,试验误差大,无法满足现有的冲击试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总成、冲击块总成、起升动力总成及待测护顶架总成,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放置在所述试验架总成的内部,且所述冲击块总成通过所述起升动力总成起吊并位于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的正上方;
[0008]所述起升动力总成通过电永磁装置实现所述冲击块总成的上升、下降及悬停;
[0009]所述试验架总成设置有用以支承所述冲击块总成两端的保险臂组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试验架总成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底板、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部的下支撑梁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梁组件上部的前支撑梁组件和后立柱组件、以及纵向设置的起升立柱组件;
[0011]所述前支撑梁组件与所述后立柱组件一前一后的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前支撑梁组件呈门字形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支撑梁组件包括两纵向设置的标尺柱、以及横向设置的门架横梁;
[0013]所述门架横梁两端的下部分别与两所述标尺柱的顶部相连接;
[0014]两所述标尺柱的外侧面均设有高度标尺。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起升立柱组件包括纵向设置的起升立柱、以及设置于所述起升立柱顶部的吊臂;
[0016]所述起升立柱为内部中空且背面开放的四棱柱体结构;
[0017]所述吊臂通过起吊总成弯向所述前支撑梁组件和所述后立柱组件一侧的上方。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起吊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底部的下滑轮件、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与所述吊臂连接处内部的中滑轮件、设置在所述吊臂自由端的上滑轮件、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与所述吊臂连接处外侧的线缆组件、一端与所述电永磁装置相连的钢缆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下部的卷扬机;
[0019]所述钢缆件从上往下依次绕在所述上滑轮件、所述中滑轮件以及所述下滑轮件上,且所述钢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相连。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永磁装置为通电时吸附所述冲击块总成、断电时放开所述冲击块总成的电永磁吸盘。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立柱组件包括两纵向设置的后立柱、以及两连接臂;
[0022]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后立柱顶部的一侧面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起升立柱的一侧面相连接。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险臂组件包括横向设置的保险驱动部、固设于两所述标尺柱相对内侧面上的保险支承座、以及成对设置的保险臂;
[0024]所述保险驱动部横向设置在两所述后立柱与所述起升立柱之间,且所述保险驱动部的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所述后立柱上;
[0025]所述保险臂为一端与所述保险驱动部相连、另一端自由的板状结构。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7]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所述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试验前
[0029]将所述冲击块总成静置于所述下支撑梁组件的两支撑横梁上,同时,保险臂组件的所述保险驱动部不工作,两所述保险臂呈水平状态;
[0030]S2试验准备阶段
[0031]将所述保险臂组件的两所述保险臂升起打开,同时,通过所述电永磁装置吸合所述冲击块总成并起升所述冲击块总成;
[0032]将所述保险臂组件的两所述保险臂下落关闭,再将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放置在位于所述冲击块总成正下方的所述支撑底板上;
[0033]S3试验过程中
[0034]将所述保险臂组件的两所述保险臂升起打开,所述电永磁装置断电并释放所述冲击块总成,使其自由下落;
[0035]与此同时,录像、拍摄所述冲击块总成下落时冲击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时,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的变形情况;
[0036]S4试验结束后
[0037]将所述冲击块总成静置于所述下支撑梁组件的两支撑横梁上,使得保险臂组件的两所述保险臂呈水平状态,再关闭电源,等待下一次冲击试验。
[003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步骤S1中,两所述保险臂呈水平状态时,所述保险臂的自由端放置于所述保险支承座上。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0](1)由试验架总成、冲击块总成及起升动力总成等构成的冲击试验装置,结构牢固、布局紧凑,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通过操控电永磁吸盘的接电实现对冲击块总成的吸附、电永磁吸盘的断电实现对冲击块总成的释放,无需人工搬运冲击块总成,与传统的冲击试验相比,本申请的冲击试验装置无需4

5人协同工作,只需1

2人即可,降低了人力成本;并且,采用本申请的冲击试验装置进行冲击试验时,一般只需1

2小时即可完成待测护顶架总成的冲击试验,而传统的冲击试验则需1

2天,故极大的缩短了试验周期,进而提高了叉车护顶架是否符合要求的验证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叉车护顶架产品的管理成本;
[0041](2)采用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进行待测护顶架总成的冲击试验时,只需通过操控电永磁吸盘的接电与断电即可实现对冲击块的吸附与释放,且通过起升动力总成可实现冲击块总成高度的自动快速调整,而无需人工调整;同时,在进行冲击试验时,无需人在高空割断或烧断绳子,只需操控电永磁吸盘断电即可,故消除了人工在高空割断或烧断绳子的安全隐患,该冲击试验装置结构牢固、稳定,保证了冲击试验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0042](3)起升动力总成在起升、悬停或下放冲击块总成时,是通过卷扬机来带动钢揽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架总成(1)、冲击块总成(2)、起升动力总成(3)及待测护顶架总成(4),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4)放置在所述试验架总成(1)的内部,且所述冲击块总成(2)通过所述起升动力总成(3)起吊并位于所述待测护顶架总成(4)的正上方;所述起升动力总成(3)通过电永磁装置实现所述冲击块总成(2)的上升、下降及悬停;所述试验架总成(1)设置有用以支承所述冲击块总成(2)两端的保险臂组件(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架总成(1)包括水平放置的支撑底板(11)、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11)上部的下支撑梁组件(12)、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梁组件(12)上部的前支撑梁组件(13)和后立柱组件(14)、以及纵向设置的起升立柱组件(15);所述前支撑梁组件(13)与所述后立柱组件(14)一前一后的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前支撑梁组件(13)呈门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梁组件(13)包括两纵向设置的标尺柱(131)、以及横向设置的门架横梁(132);所述门架横梁(132)两端的下部分别与两所述标尺柱(131)的顶部相连接;两所述标尺柱(131)的外侧面均设有高度标尺(10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立柱组件(15)包括纵向设置的起升立柱(151)、以及设置于所述起升立柱(151)顶部的吊臂(152);所述起升立柱(151)为内部中空且背面开放的四棱柱体结构;所述吊臂(152)通过起吊总成(5)弯向所述前支撑梁组件(13)和所述后立柱组件(14)一侧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总成(5)包括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151)底部的下滑轮件(51)、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151)与所述吊臂(152)连接处内部的中滑轮件(52)、设置在所述吊臂(152)自由端的上滑轮件(53)、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151)与所述吊臂(152)连接处外侧的线缆组件(54)、一端与所述电永磁装置相连的钢缆件(55)、以及设置在所述起升立柱(151)下部的卷扬机(56);所述钢缆件(55)从上往下依次绕在所述上滑轮件(53)、所述中滑轮件(52)以及所述下滑轮件(51)上,且所述钢缆件(55)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56)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叉车护顶架冲击试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典云杨坤李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银联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