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81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包括叠片机构、上料送料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上料送料机构位于叠片机构两侧,所述进料机构和上料送料机构相适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叠片机构分别设计上、下框架的定位平台,从而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精准叠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料送料机构有效解决引线框架叠片前的传送及方向识别问题,其上料送料工作精确到位、效率高。通过二者的配合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自动叠片。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自动叠片。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自动叠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

技术介绍

[0002]叠片式的引线框架是由上下两片引线框架,按照一定的位置关系组成的一条完整的引线框架。对于叠片式引线框架,如果按照常规单片式的引线框架去设计排片机,就需要进行两次送料排片。第一次上料送料进行下框架的排片,排片完成后要退出下框架的料盒;然后放入上框架料盒,进行上框架的排片,从而完成叠片。但是在排片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上下框架的数量、方向、种类识别等,这就导致操作频繁、复杂且容易搞混上下框架导致产品报废,也增加劳动强度,降低效率,这就完全失去了自动排片的意义。搞混上下框架,从而导致产品报废,同时也增加劳动强度和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叠片式引线框架,无法实现自动排片的功能。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包括叠片机构、上料送料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上料送料机构位于叠片机构两侧,所述进料机构和上料送料机构相适配;所述叠片机构包括安装底座一、安装底座二和定位片安装板,所述安装底座一和安装底座二之间设有气缸一,所述安装底座二和定位片安装板之间设有气缸二;所述安装底座二上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贯穿定位片安装板并延伸,其延伸端固接定位针安装板;所述定位片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针安装板上固接有定位针;所述上料送料机构包括两个传送机构,两个传送机构相对于叠片机构呈对称排布并具有一定的高度差。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从叠片机构上抓取叠片完成的引线框架,并运送至预热台。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机构配有料盒,通过料盒装载引线框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座、位于支撑座上的滑轨、送料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滑轨上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连接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导轨、气缸一和推料块,用于将引线框架运送至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气缸二和活动限位导轨,用于将引线框架运送至工作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轨上设有滑轨连接块,所述滑轨连接块分别连接活动限位导轨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气缸连接板连接气缸二。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料机构的电机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传动联接传动轴,传动轴位于固定导轨内,所述传动轴适配有压轮,所述压轮位于传动轴上方。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限位导轨适配有用于确认引线框架到位的传感器三和传感器一、用于确认引线框架正反的传感器二。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座一和安装底座二之间还固接有限位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送料机构和进料机构之间设有料盒升降机
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针安装板的侧边设有与定位片相适配的凹槽。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叠片机构分别设计上、下框架的定位平台,从而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精准叠片;本专利技术的上料送料机构有效解决引线框架叠片前的传送及方向识别问题,其上料送料工作精确到位、效率高。通过二者的配合实现叠片式引线框架的自动叠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叠片式引线框架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片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片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料状态工作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叠片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叠片状态工作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上料送料机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0022]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23]图9为图7的后视图。
[0024]图中所示:10 叠片机构,20 上料送料机构,30 进料机构,50 预热台,60 料盒升降机构,101 安装底座一,102 气缸一,103 安装底座二,104 气缸二,105 定位片安装板,106 定位针安装板,107 导轴,108 直线轴承,109 限位轴,110 连接轴,111 定位片,112 定位针,201支撑座,203 电机安装板,204 同步轮,205 同步带,206 固定导轨,208 压轮固定座,209 传动轴,210 压轮,211 压轮安装块,213 推料块,214 气缸一,217 滑轨连接块,218 连接块,219 气缸二,220 气缸连接板,222 滑轨,223 活动限位导轨,224 传感器一,225 传感器二,226 传感器三,228 传感器安装板,230 气缸安装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6]实施例1,叠片式引线框架的具体形式,是由上、下两片引线框架组成的,要实现上下框架的叠片就需要上下框架在垂直方向精准对齐,同时上下框架同时运送到位,则效率最高。基于此思路,研发了叠片式自动排片机,主要由叠片机构10、上料送料机构20和进料机构30构成。引线框架由进料机构30运输到上料送料机构20中,再由上料送料机构20运输到叠片机构10中,叠片机构完成上、下框架的精准对齐。
[0027]叠片机构由安装底座一101、气缸一102、安装底座二103、气缸二104、定位片安装板105、定位针安装板106、导轴107、直线轴承108、限位轴109、连接轴110、定位片111、定位针112构成。叠片机构设计了上、下框架的定位平台,下框架的定位平台由定位针安装板106和定位针112构成,由定位针112对下框架进行精定位;上框架的定位平台由定位片安装板105和定位片111构成,上框架通过定位片111托起定位。当上料送料机构将上、下框架送入本叠片机构时,气缸一102打开,带动安装底座二103、连接轴110、定位针安装板106、定位针
112托起下框架,定位针112准确进入下框架的边匡孔。随着气缸一102打开,气缸二104同时打开,带动定位片安装板105、定位片111上升,定位片111精准托起上框架,这时送入机构退出,进行上下框架的叠片。气缸二104收回,上框架就随着定位片安装板105、定位片111的下降落入下框架定位平台上的定位针112,完成整个叠片过程。
[0028]上料送料机构由左右两边构成,分别输送上、下引线框架至叠片机构处。两边各设有传送机构,两个传送机构在垂直高度上具有高度差,两边的传送机构其结构对称。传送机构包括的支撑座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203固接在支撑座201上,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驱动传动轴209转动,传动轴位于固定导轨206内,引线框架在固定导轨内由传动轴带动前进,固定导轨206上通过压轮固定座208连接压轮安装块211,压轮安装块211上安装有压轮210,压轮和传动轴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其特征是包括叠片机构(10)、上料送料机构(20)和进料机构(30);所述上料送料机构位于叠片机构两侧,所述进料机构和上料送料机构相适配;所述叠片机构包括安装底座一(101)、安装底座二(103)和定位片安装板(105),所述安装底座一(101)和安装底座二(103)之间设有气缸一(102),所述安装底座二(103)和定位片安装板(105)之间设有气缸二(104);所述安装底座二(103)上固接有连接轴(110),所述连接轴(110)贯穿定位片安装板(105)并延伸,其延伸端固接定位针安装板(106);所述定位片安装板(105)上固接有定位片(111),所述定位针安装板(106)上固接有定位针(112);所述上料送料机构包括两个传送机构,两个传送机构相对于叠片机构呈对称排布并具有一定的高度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用于从叠片机构上抓取叠片完成的引线框架,并运送至预热台(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其特征是所述进料机构配有料盒,通过料盒装载引线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片式自动排片机,其特征是所述传送机构包括支撑座(201)、位于支撑座上的滑轨(222)、送料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滑轨上连接有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连接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导轨(206)、气缸一(214)和推料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翔刘正龙陶少坤李建刘秀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三佳山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