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2588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慧课堂手持终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本体、防护机构、第一拿取机构、固定机构、第二拿取机构及限位机构;平板电脑本体放置于固定机构的内部,实现了对平板电脑本体的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固定机构对固定机构的一端进行限位,避免老师在使用的时候平板电脑本体在固定机构的内部晃动,利于平板电脑的使用;固定机构的两侧相对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机构,避免手指误触到屏幕,利于教学,两个第一防护机构利于两只手换着拿取;固定机构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将平板电脑本体放置到桌面使用的第二拿取机构,利于在桌面使用,通过限机构对第二拿取机构限位,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课堂手持终端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

技术介绍

[0002]智慧课堂是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应用的新型信息化课堂模式;该产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在教学决策、评价反馈、交流互动、资源推送等方面实现了数据化、智能化,促进传统课堂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面变革,为智慧的教与学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撑,智慧课堂的手持终端就是类似平板、遥控器的教学工具。
[0003]目前的智慧课堂老师用手持平板在使用是直接拿在手上,平板的屏占比大,边框较小,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握住边框容易误触到屏幕,导致显示的内容跳转,影响教学,且现有的智慧课堂手持终端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要么通过手持,要么直接放置到桌面进行教学,放置在桌面的时候难以将平板倾斜支撑在桌面,不方便放置到桌面进行教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本体、防护机构、第一拿取机构、固定机构、第二拿取机构及限位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智慧课堂用的所述平板电脑本体,所述防护机构的两侧相对转动连接有两组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进行防护的、方便老师拿取的所述第一拿取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端安装有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进行限位的所述固定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进行支撑的所述第二拿取机构,所述第二拿取机构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拿取机构进行收纳的所述限位机构。
[0006]具体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架、安装腔、底板、顶板、防滑垫、拉板、限位板、拉簧及海绵垫,所述平板电脑本体放置于所述固定架表面的所述安装腔的内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焊接有用于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进行防护的所述底板,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截面呈倒“T”形结构的所述顶板,所述顶板的侧面焊接有所述拉板,所述顶板的侧面边沿处粘接有所述防滑垫,位于所述固定架内部的所述顶板的两侧相对焊接有所述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均夹持有所述拉簧,所述固定架的内侧粘接有位于所述安装腔处的所述海绵垫。
[0007]具体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凸起、压簧及固定孔,所述顶板的两侧壁相对滑动连接有端部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与所述顶板之间均夹持有所述压簧,所述固定架的两侧相对开设有所述固定孔,两个所述凸起均卡合于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拿取机构包括手指板、转轴、手指槽、橡胶垫、手掌板、手掌槽及
防滑孔,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中心处相对转动连接有两个所述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顶部均焊接有所述手指板,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手指板的表面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手指槽,两个所述手指板的表面均粘接有所述橡胶垫,两个所述手指板位于所述固定架的表面,两个所述转轴的底部均焊接有所述手掌板,两个所述手掌板的底部均开设有呈弧形结构的所述手掌槽,两个所述手掌板的底部呈弧形开设有所述防滑孔。
[0009]具体的,所述第二拿取机构包括拿取板、固定轴、收纳槽及连接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开设有呈矩形结构的所述收纳槽,所述固定架的内部通过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有所述拿取板,所述拿取板的端部焊接有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拿取板的截面呈“几”字形结构,所述拿取板、所述连接架嵌入所述收纳槽的内部。
[0010]具体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推圈、卡板、限位槽及弹簧,所述连接架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卡板,所述连接架的表面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卡板的端部焊接的所述推圈,所述推圈与所述连接架之间夹持有所述弹簧,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板卡合的所述限位槽。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平板电脑本体放置于固定机构的内部,实现了对平板电脑本体的安装,安装完成后通过固定机构对固定机构的一端进行限位,避免老师在使用的时候平板电脑本体在固定机构的内部晃动,利于平板电脑的使用;即: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将平板电脑本体放入到固定架内部的安装腔的内部,在安装的时候将平板电脑本体夹持在底板与固定架之间,且向固定架的顶部方向推动拉板,实现了顶板收缩到固定架的内部,将平板电脑本体贴合固定架的内部后松开拉板,实现了拉簧将顶板复位,进而实现了将平板电脑本体进行夹持,避免了在拿取时平板电脑本体掉落,且顶板的侧面设有防滑垫,方便手指推动顶板,且海绵垫实现对平板电脑本体进行防护,避免损伤,实现对平板电脑本体的安装;当拉簧将顶板复位后继续向底板的方向推动顶板,实现了顶板两侧的凸起卡合到固定架内侧的两个固定孔的内部,压簧实现了对凸起的挤压,那么实现了对顶板的固定,避免顶板晃动,取出时只要用力背离底板的的方向拉动拉板即可,操作简单。
[0013](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固定机构的两侧相对转动连接有第一防护机构,老师在使用平板电脑本体的时候可以握住第一防护机构,避免手指误触到屏幕,利于教学,两个第一防护机构利于两只手换着拿取;即:老师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左手或者右手拿取其中一组手指板及手掌板,将大拇指放置到手指板表面的手指槽的内部,手持板的表面设有橡胶垫,长时间拿取时增加大拇指的舒适度,手掌将手掌板夹紧,握住手指板及手掌板后相对用力,实现对固定架的拿取,手掌板上的防滑孔,可以对其余的四个手指提供放置点,增加拿取时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了手指误触。
[0014](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固定机构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将平板电脑本体放置到桌面使用的第二拿取机构,利于在桌面使用,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限机构对第二拿取机构限位,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即:老师在使用平板电脑本体的时候也可以握住连接架,进行教学,连接架一端的拿取板可以通过固定轴与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利于多方位的拿取固定架,从而调节拿取平板电脑本体的角度,且在不需要拿取连接架的时候,可以将拿取板及连接架放置到收纳槽的内部,利于收纳,增加整体结构的紧凑
性;在不需要连接架的时候,将推圈向固定轴的方向滑动,进一步的实现了弹簧收缩,推圈带动卡板收缩到连接架的内部,此时将连接架的一端嵌入到收纳槽的内部,松开推圈,实现了卡板卡合到限位槽的内部,此时连接架被限位,可以将连接架放置到桌面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所示的防护机构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所示的固定架与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电脑本体(1)、防护机构(2)、第一拿取机构(3)、固定机构(4)、第二拿取机构(5)及限位机构(6),所述防护机构(2)的内部安装有智慧课堂用的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所述防护机构(2)的两侧相对转动连接有两组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进行防护的、方便老师拿取的所述第一拿取机构(3),所述防护机构(2)的一端安装有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进行限位的所述固定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进行支撑的所述第二拿取机构(5),所述第二拿取机构(5)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用于对所述第二拿取机构(5)进行收纳的所述限位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固定架(21)、安装腔(22)、底板(23)、顶板(24)、防滑垫(25)、拉板(26)、限位板(27)、拉簧(28)及海绵垫(29),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放置于所述固定架(21)表面的所述安装腔(22)的内部,所述固定架(21)的内侧焊接有用于对所述平板电脑本体(1)进行防护的所述底板(23),所述固定架(2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截面呈倒“T”形结构的所述顶板(24),所述顶板(24)的侧面焊接有所述拉板(26),所述顶板(24)的侧面边沿处粘接有所述防滑垫(25),位于所述固定架(21)内部的所述顶板(24)的两侧相对焊接有所述限位板(27),两个所述限位板(27)与所述顶板(24)之间均夹持有所述拉簧(28),所述固定架(21)的内侧粘接有位于所述安装腔(22)处的所述海绵垫(2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课堂的手持操作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凸起(41)、压簧(42)及固定孔(43),所述顶板(24)的两侧壁相对滑动连接有端部呈弧形结构的所述凸起(41),两个所述凸起(41)与所述顶板(24)之间均夹持有所述压簧(42),所述固定架(21)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刚甘尼什库玛于光吕玉茂厉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拓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