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52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硫置换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包括池体,池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池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液管,池体的右端顶部设置有出液管;还包括横向导流板、竖向导流板、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柱,横向导流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扰流装置,多组扰流装置均包括两组支座和转轴,两组支座前后相对安装于横向导流板的底端,转轴可转动安装于两组支座之间,并在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多组扰流板,保证脱硫产物与氢氧化钙可以充分接触,并且保证有效接触时间,使得脱硫产物可以被充分还原再生,从而保证后续的脱硫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


[0001]本技术涉及脱硫置换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双碱法是采用钠基脱硫剂进行塔内脱硫,由于钠基脱硫剂碱性强,吸收二氧化硫后反应产物溶解度大,不会造成过饱和结晶,造成结垢堵塞问题。另一方面脱硫产物被排入再生池内用氢氧化钙进行还原再生,再生出的钠基脱硫剂再被打回脱硫塔循环使用。双碱法脱硫工艺降低了投资及运行费用,比较适用于中小型锅炉进行脱硫改造。
[0003]双碱法脱硫用再生池是用于对脱硫产物进行还原再生的辅助装置,双碱法脱硫再生置换池要求充分接触,保证接触时间,现有的双碱法脱硫用再生池氢氧化钙与脱硫产物的有效接触时间较短,无法保证脱硫产物被充分还原再生,影响后续的脱硫效果,并且再生池的底部容易产生沉积,不便于清理维护,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保证脱硫产物与氢氧化钙可以充分接触,并且保证有效接触时间,使得脱硫产物可以被充分还原再生,从而保证后续的脱硫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提高使用可靠性的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包括池体,池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池体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液管,池体的右端顶部设置有出液管;还包括横向导流板、竖向导流板、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柱,所述横向导流板安装于多组支柱的顶端,所述竖向导流板的底端与横向导流板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导流板的左端和右导流板的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分别位于竖向导流板的左侧和右侧,左导流板的右端和右导流板的左端与竖向导流板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横向导流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扰流装置,所述多组扰流装置均包括两组支座和转轴,所述两组支座前后相对安装于横向导流板的底端,所述转轴可转动安装于两组支座之间,并在转轴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多组扰流板。
[0008]优选的,所述横向导流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槽,所述多组支柱的顶端分别伸入至多组支撑槽内,横向导流板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螺纹孔,所述多组螺纹孔分别与多组支撑槽相通,并在多组螺纹孔处均螺装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伸入至支撑槽内并与支柱的顶端贴紧。
[0009]优选的,还包括两组挂杆,所述左导流板的左端与放置腔的左侧壁铰接,所述右导流板的右端与放置腔的右侧壁铰接,竖向导流板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多组挂环,所述两
组挂杆的一端分别与左导流板的右端和右导流板的左端铰接,两组挂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装于竖向导流板两侧的挂环上。
[0010]优选的,所述横向导流板的左端与放置腔的左侧壁之间留有空间,横向导流板的右端与放置腔的右侧壁之间留有空间。
[0011]优选的,所述横向导流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导流斜板,所述多组导流板分别与多组扰流装置间隔设置,多组导流斜板的顶端均与横向导流板的底端连接,多组导流斜板的底端均向右倾斜设置。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通过横向导流板、竖向导流板、左导流板和右导流板在池体内围成蜿蜒的流动通道,相比于原有的再生池,大大延长了液体在池体内的流动长度和流动时间,并且液体在蜿蜒流动的过程中被强制导流,可以对液体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保证脱硫产物与氢氧化钙可以充分接触,保证有效接触时间,使得脱硫产物可以被充分还原再生,从而保证后续的脱硫效果;
[0015]2、该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液体在横向导流板的底部流过时带动横向导流板下方扰流装置的扰流板转动,通过扰流板有效防止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提高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图2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横向导流板和竖向导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图4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标记:1、池体;2、进液管;3、出液管;4、横向导流板;5、竖向导流板;6、左导流板;7、右导流板;8、支柱;9、支座;10、转轴;11、扰流板;12、支撑槽;13、螺纹杆;14、挂杆;15、挂环;16、挂钩;17、导流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池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液管2,池体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出液管3;还包括横向导流板4、竖向导流板5、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柱8,所述横向导流板4安装于多组支柱8的顶端,所述竖向导流板5的底端与横向导流板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导流板6的左端和右导流板7的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分别位于竖向导流板5的左侧和右侧,左导流板6的右端
和右导流板7的左端与竖向导流板5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扰流装置,所述多组扰流装置均包括两组支座9和转轴10,所述两组支座9前后相对安装于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所述转轴10可转动安装于两组支座9之间,并在转轴10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多组扰流板11;通过横向导流板4、竖向导流板5、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在池体1内围成蜿蜒的流动通道,相比于原有的再生池,大大延长了液体在池体1内的流动长度和流动时间,并且液体在蜿蜒流动的过程中被强制导流,可以对液体起到一定的混合作用,保证脱硫产物与氢氧化钙可以充分接触,保证有效接触时间,使得脱硫产物可以被充分还原再生,从而保证后续的脱硫效果;液体在横向导流板4的底部流过时带动横向导流板4下方扰流装置的扰流板11转动,通过扰流板11有效防止再生池底部产生沉积,提高使用可靠性。
[0024]所述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槽12,所述多组支柱8的顶端分别伸入至多组支撑槽12内,横向导流板4的顶端设置有多组螺纹孔,所述多组螺纹孔分别与多组支撑槽12相通,并在多组螺纹孔处均螺装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杆13的底端螺装穿过螺纹孔伸入至支撑槽12内并与支柱8的顶端贴紧;通过转动螺纹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包括池体(1),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池体(1)的顶端左侧设置有进液管(2),池体(1)的右端顶部设置有出液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向导流板(4)、竖向导流板(5)、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所述放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支柱(8),所述横向导流板(4)安装于多组支柱(8)的顶端,所述竖向导流板(5)的底端与横向导流板(4)的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左导流板(6)的左端和右导流板(7)的右端分别与放置腔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左导流板(6)和右导流板(7)分别位于竖向导流板(5)的左侧和右侧,左导流板(6)的右端和右导流板(7)的左端与竖向导流板(5)之间均留有间隙,所述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多组扰流装置,所述多组扰流装置均包括两组支座(9)和转轴(10),所述两组支座(9)前后相对安装于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所述转轴(10)可转动安装于两组支座(9)之间,并在转轴(10)的外侧设置有设置有多组扰流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碱法脱硫用改良再生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流板(4)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支撑槽(12),所述多组支柱(8)的顶端分别伸入至多组支撑槽(12)内,横向导流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敦江邢洪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宁泊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