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255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缸头技术领域,公开了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包括缸盖,所述缸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且缸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缸盖的上端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气门,且缸盖的上端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气门,所述缸盖的外侧的下端嵌入设置有火花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散热底盘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之间设置单独的水冷铜管,从而可以对缸套管和燃烧室周围进行散热,且散热底盘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也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大大地提高气缸头的散热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气缸头的使用寿命,散热底盘、左散热片、和水冷铜管均可以单独拆卸,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水冷铜管内部结满钙质污垢后,可以对水冷铜管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缸头
,具体是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
技术介绍
摩托车发动机就是将进入气缸中的燃料混合气点燃使其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变为机械能,并由曲轴将动力通过传动机构传给摩托车后轮而变为车辆行驶动力的机械,其中气缸主要有气缸体、气缸头、气缸罩、凸轮轴和曲轴箱组成,其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油冷和水冷方式。中国专利公开了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公告号CN107701323A),该专利技术扩大了水道容积,增加了缸头内的冷却水量;进水口相比改前的位置更远离温度高的燃烧室,此处的气缸头密封垫不易受高温高压燃气的影响而烧蚀,容易避免循环水进入发动机,从而避免机油发白情况,但是其不方便对水道中的钙质污垢进行清洗,从而导致缸头长时间工作后,水流不畅,进而导致冷却效果不佳,且气缸内部损伤后,不方便对缸头内部的零配件进行清洗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包括缸盖,所述缸盖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且缸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圈,所述缸盖的上端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气门,且缸盖的上端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气门,所述缸盖的外侧的下端嵌入设置有火花塞,且缸盖的内部的中心开设有燃烧室,所述缸盖的内侧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且缸盖的内侧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均与燃烧室相连通,所述进气门和出气门的下端分别嵌入在进气口和燃烧室以及出气口和燃烧室的交接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底盘,所述散热底盘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右散热片,且散热底盘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散热片,所述散热底盘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水冷铜管,且散热底盘的上表面靠近水冷铜管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所述散热底盘的内侧的下端嵌入安装有缸套管,所述左散热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右散热片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垫片紧固孔,且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内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耳。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下端均通过螺钉依次贯穿固定耳和螺纹孔的内侧与散热底盘固定连接,且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的上端均通过螺钉贯穿垫片紧固孔的内侧与垫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与出气口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进气口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铜管包括第一扁管以及位于第一扁管一端的第二扁管,所述第一扁管和第二扁管的交接处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有旋转接头,所述第一扁管的后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第二扁管的后端设置有进水口。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缸套管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顶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上端嵌入设置有弹性环,且卡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安装耳。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环和弹性环嵌入在散热底盘的内侧,所述安装耳与散热底盘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缸筒与燃烧室相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门包括气门塞,所述气门塞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盘,且滑动杆的外侧滑动套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套接有气门弹簧,所述固定盘的内侧贯穿设置有若干个紧固螺钉。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气门与出气门的结构相同,所述气门弹簧的上端位于顶盘的下端,且气门弹簧的下端位于固定盘的上端,所述固定盘与缸盖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散热底盘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之间设置单独的水冷铜管,从而可以对缸套管和燃烧室周围进行散热,且散热底盘与左散热片和右散热片也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从而大大地提高气缸头的散热效果,有效地提高了气缸头的使用寿命,散热底盘、左散热片、和水冷铜管均可以单独拆卸,从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水冷铜管内部结满钙质污垢后,可以对水冷铜管进行更换,进而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且缸盖、垫圈、散热组件以及进气门均可以拆卸,从而在发动机损伤后,方便对其进行维修。附图说明图1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中缸盖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中散热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中水冷铜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中缸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中进气门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缸盖;2、垫圈;3、散热组件;31、左散热片;32、第一通孔;33、垫片紧固孔;34、固定耳;35、第二通孔;36、右散热片;37、水冷铜管;371、第一扁管;372、第二扁管;373、进水口;374、出水口;375、旋转接头;38、散热底盘;39、缸套管;391、缸筒;392、安装耳;393、卡环;394、弹性环;30、螺纹孔;4、进气门;41、气门塞;42、滑动杆;43、气门弹簧;44、顶盘;45、固定筒;46、紧固螺钉;47、固定盘;5、出气门;6、火花塞;7、出气口;8、进气口;9、燃烧室。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包括缸盖1,缸盖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3,且缸盖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圈2,缸盖1的上端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气门4,且缸盖1的上端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气门5,缸盖1的外侧的下端嵌入设置有火花塞6,且缸盖1的内部的中心开设有燃烧室9,缸盖1的内侧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8,且缸盖1的内侧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气口7,出气口7和进气口8均与燃烧室9相连通,进气门4和出气门5的下端分别嵌入在进气口8和燃烧室9以及出气口7和燃烧室9的交接处。在图3中: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底盘38,散热底盘38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右散热片36,且散热底盘38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散热片31,散热底盘38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水冷铜管37,且散热底盘38的上表面靠近水冷铜管37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30,散热底盘38的内侧的下端嵌入安装有缸套管39,左散热片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2,右散热片3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5,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垫片紧固孔33,且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内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耳34,通过散热底盘38、右散热片36和左散热片31可以进行风冷散热,通过水冷铜管37中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可以带走燃烧室9和缸套管39内部产生的一部分热量。在图2和图3中: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下端均通过螺钉依次贯穿固定耳34和螺纹孔30的内侧与散热底盘38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把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分别与散热底盘38牢靠地安装在一起,且方便对其进行拆卸,且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上端均通过螺钉贯穿垫片紧固孔33的内侧与垫圈2固定连接,从而可以把垫圈2牢靠地固定在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上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包括缸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3),且缸盖(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圈(2),所述缸盖(1)的上端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气门(4),且缸盖(1)的上端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气门(5),所述缸盖(1)的外侧的下端嵌入设置有火花塞(6),且缸盖(1)的内部的中心开设有燃烧室(9),所述缸盖(1)的内侧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8),且缸盖(1)的内侧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口(7)和进气口(8)均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进气门(4)和出气门(5)的下端分别嵌入在进气口(8)和燃烧室(9)以及出气口(7)和燃烧室(9)的交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包括缸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散热组件(3),且缸盖(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垫圈(2),所述缸盖(1)的上端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进气门(4),且缸盖(1)的上端的另一侧嵌入设置有出气门(5),所述缸盖(1)的外侧的下端嵌入设置有火花塞(6),且缸盖(1)的内部的中心开设有燃烧室(9),所述缸盖(1)的内侧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8),且缸盖(1)的内侧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气口(7),所述出气口(7)和进气口(8)均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进气门(4)和出气门(5)的下端分别嵌入在进气口(8)和燃烧室(9)以及出气口(7)和燃烧室(9)的交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3)包括散热底盘(38),所述散热底盘(38)的上端的一侧安装有右散热片(36),且散热底盘(38)的上端的另一侧安装有左散热片(31),所述散热底盘(38)的上表面嵌入设置有水冷铜管(37),且散热底盘(38)的上表面靠近水冷铜管(37)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30),所述散热底盘(38)的内侧的下端嵌入安装有缸套管(39),所述左散热片(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32),所述右散热片(3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35),所述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垫片紧固孔(33),且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内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固定耳(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水冷发动机气缸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下端均通过螺钉依次贯穿固定耳(34)和螺纹孔(30)的内侧与散热底盘(38)固定连接,且左散热片(31)和右散热片(36)的上端均通过螺钉贯穿垫片紧固孔(33)的内侧与垫圈(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32)与出气口(7)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竞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