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0236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承重系统包含桩基上的承台、连接于承台上的墩柱、连接于墩柱上的盖梁、分别连接于盖梁两端的两组贝雷梁组件、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后端与盖梁之间的后固件、垂直连接于两组贝雷梁组件前端下方的底梁、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前端和底梁之间的前固件、连接于盖梁与底梁之间的分连梁。通过贝雷梁组件的设置,利于为边跨梁的浇筑模板基础支撑;通过前固件和后固件的设置,利于前端和后端固定且间接为分连梁提供安装基础;其中连接器的设置,便于精确定位便捷安装和监控施工受力过程;通过顶部的加强弦杆、内部的加固件以及顶杆的设置,利于保证贝雷梁组件的整体性、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桥梁领域中,连续梁以其优越的跨越能力和较低的工程造价,被广泛应用于跨河和跨路的工程项目之中,中跨梁施工一般设计为悬臂浇筑,边跨梁一般设计为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而对于在河岸岸边的边跨梁一侧临水,一侧在岸上,若采用支架现浇,需要进行围堰排水,地基特殊处理,容易出现地基沉降,不仅成本高,质量和安全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边跨梁浇筑时临水一侧地基处理、支撑架的便捷安装固定、合理受力和节省安装材料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包含桩基上的承台、连接于承台上的墩柱、连接于墩柱上的盖梁、分别连接于盖梁两端的两组贝雷梁组件、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后端与盖梁之间的后固件、垂直连接于两组贝雷梁组件前端下方的底梁、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前端和底梁之间的前固件、连接于盖梁与底梁之间的分连梁;所述贝雷梁组件后端连接于盖梁上,前端伸长呈悬臂状适应待浇筑边跨段的长度;所述后固件包含连接于贝雷梁组件顶部至承台间的后固杆、连接于后固杆下部预先埋设的连接器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贝雷梁组件顶部相邻两后固杆间的后顶连杆。进一步的,所述分连梁在盖梁水平长向间隔设置,分连梁顶面水平设置且顶面高度适应边跨梁现浇段底模安装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底梁为两开口相背的匚形件连接而成,两匚形件间穿接前固件;底梁顶面高度适应分连梁底面高度;所述底梁顶面设置有浅凹槽卡接分连梁和贝雷梁组件。进一步的,所述贝雷梁组件为分段拼接而成,每段贝雷梁组件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横梁、连接于上下横梁长向呈米字形的竖腹杆和连接于左右横梁两端呈X形的竖腹杆以及连接于米字形或X形的竖腹杆连接节点的加固件;所述横梁顶部沿长度方向还连接有加强弦杆,加强弦杆为两开口相背的匚形件,匚形件为连接而成;每个横梁端部设置有螺栓连接的耳板。进一步的,所述前固件包含连接于顶部穿接横梁的两匚形件间且底部穿接于底梁两匚形件间的前固杆和连接于同侧两个横梁顶部的前顶连件;前固件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螺母与前顶连件连接,通过连接于底梁下的连板和固定螺母与底梁紧固连接;所述连板长度不小于底梁单个匚形件的宽度且在两匚形件上对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贝雷梁组件顶部还连接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用于可拆卸连接边跨现浇段的侧模和翼板模。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顶部与后固杆通过机械连接,连接器底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均与远程计算机控制连接。进一步的,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待浇筑边跨箱梁的盖梁上,清理和平整盖梁顶面,并预先标记贝雷梁组件的安装位置;在待浇筑盖梁下部的承台上预埋连接器,连接器下部为杆件且固定于盖梁上,在连接器下部杆件上预先安装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步骤二、基于盖梁尺寸和待安装底模宽度分别制作其两端对应的两组贝雷梁组件,每组贝雷梁组件通过两排贝雷梁组件组成,每排贝雷梁组件在地面拼装而成并根据边跨梁的设计长度而确定;每组相邻的贝雷梁组件间通过连杆或连板整体性连接;步骤三、将两组贝雷梁组件前端下部连接底梁,先将前顶连件垂直安装在贝雷梁组件的加强弦杆上,将前固杆穿过前顶连件、贝雷梁组件和底梁中部缝隙,而后将前固杆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和螺母固定连接;步骤四、在预埋的连接器上安装后固杆并安装有侧向临时支撑和防护网,而后将贝雷梁组件依次吊装至盖梁,且将贝雷梁组件底部与盖梁顶面通过连板螺栓连接;后固杆顶部穿过贝雷梁组件,再将后顶连件从后固件顶部穿入安装在贝雷梁组件上;紧固连接后拆除后固杆上的临时支撑;步骤五、在每组贝雷梁组件两端顶部安装后顶连杆,并在后顶连杆上安装后固件且后固杆顶部通过固定板和螺母临时固定,将后固杆底部对准连接器连接后再将顶部的螺母固定;步骤六、复核贝雷梁组件的水平度、底梁顶面与盖梁顶面齐平度,而后在底梁和盖梁之间连接分连梁,安装完成后进行分连梁顶面水平度和标高的复核和调整;满足要求后采用面铺设竹胶板作为底模,步骤七、在贝雷梁组件上支设支撑支架,安装待浇筑边梁的侧模和翼板模,在待浇筑梁体于已浇筑箱梁合龙段处的底模板的支撑通过支撑支架完成;而后完成待浇筑段的梁体施工。进一步的,对于步骤二中,贝雷梁组件安装时,在长向相邻节段贝雷梁组件连接端两侧固定连接有顶杆,顶杆为X形刚性杆,顶杆在贝雷梁组件上下平行布置以限制贝雷梁组件侧向偏移。进一步的,将整体承重系统预先通过BIM软件进行受力模拟,并确定和优选安装支撑支架和浇筑养护过程中的受力和位移较大点,将受力和位移较大点通过加固件和限位件进行控制,且安装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在施工中实时控制;其中对于步骤三中,在底梁安装复核后,至少在底梁两端底部安装应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并与远程计算机控制连接;且在上部荷载较大时,还在底梁和墩柱之间安装有斜撑。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贝雷梁组件的设置,利于为边跨梁的浇筑提供侧模和翼板模的基础支撑,且通过底梁和分连梁的设置可为边跨梁的底模提供基础支撑;整体承重系统所用材料和拼装预制,节省安装和用料;2)本专利技术通过前固件的设置,利于将贝雷梁组件前端固定且间接为分连梁提供安装基础;通过后固件的设置,便于为贝雷梁组件的悬挑提供张拉;其中连接器的设置,一方面便于精确定位便捷安装,另一方面边可通过其上设置的传感器实施监控施工受力过程;3)本专利技术通过贝雷梁组件顶部的加强弦杆、内部的加固件以及顶杆的设置,利于保证贝雷梁组件的整体性、良好的受力性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垂直度保持等,利于提高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在底梁顶部设置有浅凹槽,利于安装定位,在其底部还可设置斜撑,利于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均匀受力和提高承载力;此外,本系统利于预制和批量化施工,可极大的节省材料和施工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施工示意图;图2是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施工正视意图;图3是已浇筑箱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待浇筑边跨箱梁悬臂承重系统施工示意图;图5是待浇筑边跨箱梁悬臂承重系统施工正视图;图6是连接器连接示意图;图7是贝雷梁组件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是贝雷梁组件及其连接结构正视图;图9是贝雷梁组件及其连接结构侧视图;图10是贝雷梁组件及其连接结构施工过程分解示意图;图11是后固件连接示意图;图12是前固件连接示意图;图13是节段贝雷梁组件示意图。附图标记:1-桩基、2-第一承台、3-第一墩柱、4-第一盖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桩基(1)上的承台、连接于承台上的墩柱、连接于墩柱上的盖梁、分别连接于盖梁两端的两组贝雷梁组件(9)、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9)后端与盖梁之间的后固件(9)、垂直连接于两组贝雷梁组件(9)前端下方的底梁(12)、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9)前端和底梁(12)之间的前固件(13)、连接于盖梁与底梁(12)之间的分连梁(11);/n所述贝雷梁组件(9)后端连接于盖梁上,前端伸长呈悬臂状适应待浇筑边跨段的长度;/n所述后固件(9)包含连接于贝雷梁组件(9)顶部至承台间的后固杆(91)、连接于后固杆(91)下部预先埋设的连接器(9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贝雷梁组件(9)顶部相邻两后固杆(91)间的后顶连杆(9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桩基(1)上的承台、连接于承台上的墩柱、连接于墩柱上的盖梁、分别连接于盖梁两端的两组贝雷梁组件(9)、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9)后端与盖梁之间的后固件(9)、垂直连接于两组贝雷梁组件(9)前端下方的底梁(12)、连接于每组贝雷梁组件(9)前端和底梁(12)之间的前固件(13)、连接于盖梁与底梁(12)之间的分连梁(11);
所述贝雷梁组件(9)后端连接于盖梁上,前端伸长呈悬臂状适应待浇筑边跨段的长度;
所述后固件(9)包含连接于贝雷梁组件(9)顶部至承台间的后固杆(91)、连接于后固杆(91)下部预先埋设的连接器(92)以及可拆卸连接于贝雷梁组件(9)顶部相邻两后固杆(91)间的后顶连杆(9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连梁(11)在盖梁水平长向间隔设置,分连梁(11)顶面水平设置且顶面高度适应边跨梁现浇段底模安装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梁(12)为两开口相背的匚形件连接而成,两匚形件间穿接前固件(13);底梁(12)顶面高度适应分连梁(11)底面高度;所述底梁(12)顶面设置有浅凹槽卡接分连梁(11)和贝雷梁组件(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组件(9)为分段拼接而成,每段贝雷梁组件(9)包含呈方形布置的横梁(91)、连接于上下横梁(91)长向呈米字形的竖腹杆(102)和连接于左右横梁(91)两端呈X形的竖腹杆(102)以及连接于米字形或X形的竖腹杆(102)连接节点的加固件(103);所述横梁(91)顶部沿长度方向还连接有加强弦杆(104),加强弦杆(104)为两开口相背的匚形件,匚形件为连接而成;每个横梁(91)端部设置有螺栓连接的耳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件(13)包含连接于顶部穿接横梁(91)的两匚形件间且底部穿接于底梁(12)两匚形件间的前固杆(131)和连接于同侧两个横梁(91)顶部的前顶连件(132);前固件(13)通过可拆卸的固定螺母与前顶连件(132)连接,通过连接于底梁(12)下的连板和固定螺母与底梁(12)紧固连接;所述连板长度不小于底梁(12)单个匚形件的宽度且在两匚形件上对称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贝雷梁组件(9)顶部还连接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用于可拆卸连接边跨现浇段的侧模和翼板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跨现浇段悬臂承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92)顶部与后固杆(91)通过机械连接,连接器(92)底部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和应力传感器均与远程计算机控制连接。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成峰杨松于忠永陈磊黄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