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2364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包括纵导梁、主梁、天车、四套支腿装置以及横梁。主梁安装在纵导梁下方,横梁与纵导梁相接,天车安装在横梁上,支腿装置均安装在主梁下方。支腿上设置有托辊总成和吊挂总成,托辊总成驱使主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吊挂总成驱使支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安装本跨内的墩柱、分片式盖梁,再过孔作业至下一跨进行墩柱、盖梁吊装作业,循环往复,将全线内的墩柱、分片式盖梁使用一台架桥机完成安装,解决了分片式盖梁湿接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施工效率高。地基承载力不好的作业区域也能完成墩柱、盖梁和箱梁的吊装作业,无需加固地基,施工成本低,安全风险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架设
,尤其涉及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预制构件是市政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先进工艺形式,采用工厂化预制加工完成,更加节能、绿色环保。传统的桥梁预制构件安装吊装,多采用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大,对进出场场地要求较严,限制因素较多。由于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临时用地范围较小,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吊装安全事故,一旦出现问题将难以补救。现存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可以将墩柱、盖梁和箱梁吊装集成于一体,单机即可完成相应预制构件的吊装作业,取代了传统汽车吊和履带吊起重机械,无需占用大量吊装场地,在桥面上即可完成先墩柱再盖梁安装最后进行箱梁安装的顺序作业。但是,一般的盖梁设计都较大且较重,为便于预制运输安装,均采用分片式盖梁,即一片盖梁分作两个半片,分片吊装后再进行湿接作业。湿接后必须等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箱梁架设作业,等待时间长达数十天。采用现有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进行逐跨施工作业时,均采用先墩柱再盖梁最后箱梁的安装顺序,一跨架设完成需要近两个月,施工效率极低,不能满足现代化施工需求。因此,亟需一种高效且安全的架桥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和过孔施工方法,包括四套支腿装置,利用托辊总成、吊挂总成分别推动主梁、支腿装置移动,先安装墩柱、分片式盖梁,再进行过孔作业,循环往复安装,完成全线的墩柱、盖梁构件过孔施工,解决了分片式盖梁湿接等待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施工效率。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包括纵导梁、主梁、天车、四套支腿装置以及横梁,横梁与纵导梁相接,主梁安装在纵导梁下方,天车安装在横梁上,四套支腿装置分别安装在主梁下方不同位置处;四套支腿装置包括1号支腿、2号支腿、3号支腿以及4号支腿,1号支腿用作2、3、4号支腿吊挂前移时的前端支撑,设置在路基承台上方,2、3、4号支腿分别设置在分片式盖梁上方;四套支腿装置均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即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1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与路基承台预埋的精轧螺纹钢锚固,2、3、4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均与对应盖梁预留精轧螺纹钢锚固。进一步地,所述1号支腿包括与主梁底部连接的第一下横梁,第一下横梁底部通过立柱与第二下横梁连接,第一下横梁与第二下横梁之间安装有斜撑;第二下横梁下方安装有第一底横梁,第二下横梁与第一底横梁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第一底横梁底部设有螺旋调节装置和锚固钢板,1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锚固钢板与路基承台预留精轧螺纹钢进行临时锚固。进一步地,所述2号支腿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下方的托辊总成,托辊总成上方安装有吊挂总成;托辊总成下方通过铰座安装在底盘上,底盘安装在第三下横梁上表面两端;第三下横梁下方还设有第二底横梁,第三下横梁与第二底横梁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第二底横梁底部安装有四个连接座,连接座底部均设有锚栓孔,2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连接座与盖梁上方的精轧螺纹钢进行临时锚固。进一步地,所述3号支腿包括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与2号支腿相同的托辊总成、吊挂总成、底盘、升降装置、连接座;3号支腿还包括与第三下横梁的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相同的第四下横梁、与第二底横梁的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相同的第三底横梁;3号支腿中各部件的数量均为2号支腿中的一半,3号支腿与盖梁上表面之间安装有斜支撑柱。进一步地,所述吊挂总成能够带动2号支腿、3号支腿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托辊总成能够带动主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进一步地,所述4号支腿包括呈拱形架体结构的第五下横梁,第五下横梁两端通过铰座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另一端与主梁连接,第五下横梁底部安装有加高节,加高节底部安装有底座,底座底部设有锚栓孔,4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底座与盖梁上方的精轧螺纹钢进行临时锚固。进一步地,所述临时锚固所使用的精轧螺纹钢直径为32mm,每一个锚固点均采用8根精轧螺纹钢,分左右两侧分别锚固;盖梁上表面设有交接墩垫石和中墩垫石。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导套,外导套内安装有内导柱,外导套与液压油缸连接,外导套能够沿内导柱做升降运动;外导套与内导柱在安装时涂有锂基润滑脂。进一步地,所述2、3、4号支腿上均安装有用于角度调节的芯盘;架桥机中各结构部件均采用Q355C低合金结构钢焊接制成。利用上述架桥机进行过孔施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安装本跨内的墩柱、盖梁后,松开托辊和主梁锚固装置,准备过孔,此时盖梁仅是进行灌浆,两片盖梁之间未进行湿接;步骤2:将2号支腿锚固在1号支腿路基承台上的盖梁上方,同时将天车停在2号支腿上方;步骤3:将1号支腿脱空并提升至距离地面500mm以上的位置;步骤4:利用托辊总成,推动主梁前移9.6m,在此过程中,天车同步向后行进,与2号支腿保持相对位置不动;步骤5:将3号支腿脱空,4号支腿锚固在原先3号支腿锚固的盖梁上;步骤6:利用吊挂总成推动3号支腿前移30m,到达2号支腿与4号支腿之间的盖梁上方,并锚固;步骤7:将4号支腿脱空,利用托辊总成,推动主梁前移10m,在此过程中,天车同步向后行进,与2号支腿保持相对位置不动;步骤8:将天车移动至3号支腿上方;步骤9:利用托辊总成,推动主梁前移11m,在此过程中,天车同步向后行进,与3号支腿保持相对位置不动;之后将1号支腿锚固在其下方对应路基承台上,过孔完成;步骤10:将墩柱、分片式盖梁安装至相应位置,重复上述过程进行过孔操作,直至所有墩柱、分片式盖梁安装完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是集墩柱、分片式盖梁和箱梁安装施工于一体的桥梁施工机械;包括四套在工厂内预制完成的支腿装置,1号支腿用作2、3、4号支腿吊挂前移时的前端支撑,2、3号支腿上均设有托辊总成和吊挂总成,托辊总成能够驱使架桥机主梁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吊挂总成能够实现2号支腿、3号支腿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基于上述架桥机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新的预制构件安装工艺,本跨内的墩柱和分片式盖梁安装后,再过孔作业至下一跨进行墩柱、盖梁吊装作业,如此循环往复,将全线内的墩柱、分片式盖梁使用一台墩梁一体化架桥机设备安装完成,解决了分片式盖梁湿接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施工方法,可以在地基承载力不好的作业区域完成墩柱、盖梁和箱梁的吊装作业,避免了因吊车站位要求而加固地基,节约了施工成本,也降低了安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墩梁一体化架桥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片式盖梁吊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分片式盖梁湿接头合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路基承台预埋精轧螺纹钢示意图,其中,图4(a)为路基承台预埋精轧螺纹钢主视图,图4(b)为路基承台预埋精轧螺纹钢右视图,图4(c)为路基承台预埋精轧螺纹钢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导梁(5)、主梁(12)、天车、四套支腿装置以及横梁(13),横梁(13)与纵导梁(5)相接,主梁(12)安装在纵导梁(5)下方,天车安装在横梁(13)上 ,四套支腿装置分别安装在主梁(12)下方不同位置处;四套支腿装置包括1号支腿(1)、2号支腿(2)、3号支腿(3)以及4号支腿(4),1号支腿(1)用作2、3、4号支腿吊挂前移时的前端支撑,设置在路基承台(9)上方,2、3、4号支腿分别设置在分片式盖梁(8)上方;/n四套支腿装置均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即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1号支腿(1)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与路基承台(9)预埋的精轧螺纹钢(10)锚固,2、3、4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均与对应盖梁(8)预留精轧螺纹钢(10)锚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导梁(5)、主梁(12)、天车、四套支腿装置以及横梁(13),横梁(13)与纵导梁(5)相接,主梁(12)安装在纵导梁(5)下方,天车安装在横梁(13)上,四套支腿装置分别安装在主梁(12)下方不同位置处;四套支腿装置包括1号支腿(1)、2号支腿(2)、3号支腿(3)以及4号支腿(4),1号支腿(1)用作2、3、4号支腿吊挂前移时的前端支撑,设置在路基承台(9)上方,2、3、4号支腿分别设置在分片式盖梁(8)上方;
四套支腿装置均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即固定状态和移动状态;1号支腿(1)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与路基承台(9)预埋的精轧螺纹钢(10)锚固,2、3、4号支腿处于固定状态时,其下端均与对应盖梁(8)预留精轧螺纹钢(10)锚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1号支腿(1)包括与主梁(12)底部连接的第一下横梁(110),第一下横梁(110)底部通过立柱(111)与第二下横梁(112)连接,第一下横梁(110)与第二下横梁(112)之间安装有斜撑(114);第二下横梁(112)下方安装有第一底横梁(113),第二下横梁(112)与第一底横梁(113)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11);第一底横梁(113)底部设有螺旋调节装置和锚固钢板,1号支腿(1)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锚固钢板与路基承台(9)预留精轧螺纹钢(10)进行临时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号支腿(2)包括对称安装在主梁(12)下方的托辊总成(210),托辊总成(210)上方安装有吊挂总成;托辊总成(210)下方通过铰座(213)安装在底盘(214)上,底盘(214)安装在第三下横梁(215)上表面两端;第三下横梁(215)下方还设有第二底横梁(216),第三下横梁(215)与第二底横梁(216)之间安装有升降装置(11);第二底横梁(216)底部安装有四个连接座(217),连接座(217)底部均设有锚栓孔,2号支腿(2)处于固定状态时,通过连接座(217)与盖梁(8)上方的精轧螺纹钢(10)进行临时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3号支腿(3)包括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与2号支腿(2)相同的托辊总成(210)、吊挂总成、底盘(214)、升降装置(11)、连接座(217);3号支腿(3)还包括与第三下横梁(215)的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相同的第四下横梁(310)、与第二底横梁(216)的结构以及安装位置均相同的第三底横梁(311);3号支腿(3)中各部件的数量均为2号支腿(2)中的一半,3号支腿(3)与盖梁(8)上表面之间安装有斜支撑柱(3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墩梁一体化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总成能够带动2号支腿(2)、3号支腿(3)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托辊总成(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熊克威董高钟刘常泉全有维林九红贾海庆黄峰谈宏生梅江涛刘后华范小叶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