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0220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线体转运机构、位于线体转运机构上的电池和位于线体转运机构末端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线体转运机构上电池的取料槽机构、用于推动取料槽机构向上运动的顶升机构和用于对取料槽机构上的电池进行二次定位的水平推进机构,顶升机构的伸长端与取料槽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本申请通过顶升气缸将取料槽机构顶升到水平气缸的伸长方向,通过水平气缸的伸缩,气缸顶板与取料槽机构中的电池抵接调整,提高了采用线体转运机构输送电池时取料位电池到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提高了电池的最终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输送定位取料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经过组装、焊接、注液、清洗等一系列工序,电池通过线体进行设备之间的流转,是确保整条线自动化的根本;线体输送电池,必然需要电池的转运,即由作业工位进入到线体的入料工位,以及由线体转出的取料位。线体入料对入料位的要求,比较简单,而且不需要太高精度;但是取料位,则相反,需要线体上电池入料准确到位,而且长时间都能确保这种到位状态;亦即取料位需要电池到位的高准确性与高可靠性。但是传统通过线体输送电池时,往往不能满足取料位需要电池到位的高准确性与高可靠性,使得最终电池的成形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提高了取料位上电池到位的高准确性与高可靠性,提高了电池的最终成型质量。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线体转运机构、位于线体转运机构上的电池和位于线体转运机构末端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用于接收线体转运机构上电池的取料槽机构、用于推动取料槽机构向上运动的顶升机构和用于对取料槽机构上的电池进行二次定位的水平推进机构,顶升机构的伸长端与取料槽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气缸、用于固定顶升气缸的第一固定板、用于导向取料槽机构运动的顶升导杆,顶升气缸的顶升端穿过第一固定板与取料槽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升导杆的一端与取料槽机构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伸长。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顶升导杆在穿过第一贯穿孔的自由伸长端套接有限位环,限位环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的直径;第一贯穿孔上设置有滑动套,顶升导杆与滑动套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水平推进机构包括水平气缸、气缸顶板、可移动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第二固定板,水平气缸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板上、伸长端与气缸顶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取料槽机构包括底板、卡槽顶板和依次排列的多个L型卡槽侧板,卡槽顶板设置于底板的一侧、并与气缸顶板对应设置,卡槽侧板的一折弯边固定于底板上、另一折弯边与卡槽顶板固定。进一步地,相邻卡槽顶板之间形成第一槽道,槽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槽道,气缸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槽道,每个第一槽道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槽道、第三槽道连通。进一步地,卡槽顶板在远离卡槽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光电固定板,每个光电固定板上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光电固定板与第三槽道依次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线体转运机构包括输送带、和设置于输送带末端的过渡机构,所述过渡机构包括主动辊、电机和过渡辊,主动辊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套接有主动齿轮,过渡辊的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另一端套接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进一步地,过渡辊包括辊轴和套设于辊轴外周的衬套,辊轴与从动齿轮套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中提供的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顶升气缸将取料槽机构顶升到水平气缸的伸长方向,通过水平气缸的伸缩,气缸顶板与取料槽机构中的电池抵接调整,提高了采用线体转运机构输送电池时取料位电池到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提高了电池的最终成型质量;设置过渡辊,提高了电池进入取料槽机构的准确性;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使用方便、运转可靠、易于维护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电池被推送到取料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电池通过顶升机构和水平推进机构二次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无电池状态是顶升机构和水平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过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过渡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取料槽机构的爆照图;其中,1-机架,2-线体转运机构,3-定位机构,4-电池,21-过渡机构,22-主动辊,23-电机,24-过渡辊,25-主动齿轮,26-从动齿轮,27-辊轴,28-衬套,31-取料槽机构,32-顶升机构,33-水平推进机构,311-底板,312-卡槽顶板,313-卡槽侧板,314-光电固定板,321-顶升气缸,322-第一固定板,323-顶升导杆,324-限位环,325-滑动套,331-水平气缸,332-气缸顶板,333-第二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线体转运机构2、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上的电池4和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末端的定位机构3;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用于接收线体转运机构2上电池4的取料槽机构31、用于推动取料槽机构31向上运动的顶升机构32和用于对取料槽机构31上的电池4进行二次定位的水平推进机构33,顶升机构32的伸长端与取料槽机构31的底部固定连接。电池生产过程中经常要经过多个工序,以得到满足要求的电池,在每个下一工序的电池获取中,对电池的到位准确性要求较为严格,因此本申请在线体转运机构2的末端设置定位机构3,可以提高电池进入下一工序的定位准确性。顶升机构32的设置可以将取料槽机构31上的电池进行顶起,一方面便于水平推进机构33对被顶起电池进行二次定位操作,另一方面便于便于下一工序的机械手抓取电池以输送到下一工序。提高了采用线体转运机构2输送电池时取料位电池到位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因此提高了电池的最终成型质量。具体地,如图2至4所示,顶升机构32包括顶升气缸321、用于固定顶升气缸321的第一固定板322、用于导向取料槽机构31运动的顶升导杆323,顶升气缸321的顶升端穿过第一固定板322与取料槽机构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升导杆323的一端与取料槽机构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322伸长。第一固定板322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固定顶升气缸321,提高了顶升气缸321在伸缩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顶升导杆323穿过第一固定板322进行导向,提高了顶升导杆323上下运动的平行性。顶升导杆323可以设置一至多个,本申请设置2个顶升导杆323,分别设置于顶升气缸321的两侧。为了避免顶升导杆323运动过量,在第一固定板322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顶升导杆323在穿过第一贯穿孔的自由伸长端套接有限位环324,限位环324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的直径;当顶升导杆323向上运动到限位环324与第一固定板322抵接时,取料槽机构31将停止运动。同时,第一贯穿孔上设置有滑动套325,顶升导杆323与滑动套325间隙配合,滑动套325的设置,提高了顶升导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线体转运机构(2)、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上的电池(4)和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末端的定位机构(3);/n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用于接收线体转运机构(2)上电池(4)的取料槽机构(31)、用于推动取料槽机构(31)向上运动的顶升机构(32)和用于对取料槽机构(31)上的电池(4)进行二次定位的水平推进机构(33),顶升机构(32)的伸长端与取料槽机构(31)的底部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机架(1)上设置有线体转运机构(2)、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上的电池(4)和位于线体转运机构(2)末端的定位机构(3);
所述定位机构(3)包括用于接收线体转运机构(2)上电池(4)的取料槽机构(31)、用于推动取料槽机构(31)向上运动的顶升机构(32)和用于对取料槽机构(31)上的电池(4)进行二次定位的水平推进机构(33),顶升机构(32)的伸长端与取料槽机构(31)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机构(32)包括顶升气缸(321)、用于固定顶升气缸(321)的第一固定板(322)、用于导向取料槽机构(31)运动的顶升导杆(323),顶升气缸(321)的顶升端穿过第一固定板(322)与取料槽机构(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顶升导杆(323)的一端与取料槽机构(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322)伸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板(322)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顶升导杆(323)在穿过第一贯穿孔的自由伸长端套接有限位环(324),限位环(324)的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的直径;
第一贯穿孔上设置有滑动套(325),顶升导杆(323)与滑动套(325)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电池输送的二次定位取料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推进机构(33)包括水平气缸(331)、气缸顶板(332)、可移动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固定板(333),水平气缸(331)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固定板(333)上、伸长端与气缸顶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彪杨中舒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