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90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6
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包括后厢裙板构件、车体大梁和连接杆,其中:连接杆焊接在车体大梁上,后厢裙板构件整体连接并固定在连接杆上,在后厢裙板构件上设置有螺栓连接结构,该螺栓连接结构与连接杆配合将后厢裙板构件与车体大梁连为一体;该消防车后厢裙板组件,取代现有技术中整体骨架组装结构的消防车后厢裙板,采用高强度金属板材制成无骨架后厢裙板构件,整体安装在车体大梁上,具有构件重量轻、标准化程度高、外形美观协调的特点,在消防车改装生产中,能够明显减少消防车裙板组件自身重量,降低整车重量,减小行驶惯性,有利于提高消防车设备装备的装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消防车的功能质量和行驶安全,更好地满足救灾抢险活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裙板结构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
技术介绍
消防车是实施社会保障的一种专用特种车辆,也是一种实施救援抢险的重要装备,生产方法通常是在汽车生产厂目标车辆制造的基础上配套改装,由于消防车需要配备携带水罐罐体、工具箱体、以及水泵系统、电气系统和必要的连接管道、管线等大量专用设施和工具,使消防车自身重量往往处于过载的临界状态,有时还会出现超载现象,影响消防车的功能质量。传统的消防车后厢裙板是用方形钢管在消防车大梁2上焊接制作成与大梁2一体的整体骨架5,然后再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的组装连接方式,将一定厚度的钢板围护连接在该整体骨架外表面上,形成消防车的后箱裙板结构,如图1所示,但是,由于这种框架组装式裙板的钢结构骨架钢管使用量较大,其自身不可避免地具有较大的重量,通常自重都在数十公斤以上,有时甚至会高达数百公斤,这种高自重结构后厢裙板给消防车改装“增载降重”要求增加了负担,不能适应消防车实际生产合应用救灾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新型结构的消防车后箱裙板,替代现有技术中高自重框架式产品,减少自身重量,降低整车重量,提高消防车的装载能力,满足救灾抢险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改进安装结构,减小自身重量。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包括:后厢裙板构件、车体大梁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焊接在所述车体大梁上,所述后厢裙板构件整体连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其中:所述后厢裙板构件是由金属板材加工而成的无骨架结构件,两侧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轮胎容舱、第二轮胎容舱、第一工具容舱和第二工具容舱,所述第一轮胎容舱和所述第二轮胎容舱分别为后厢体双排轮胎的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工具容舱和所述第二工具容舱分别为后车厢挂装工具或者器械的维护容置空间,为了方便所述工具或者器械的取放,优选在所述第一工具容舱和所述第二工具容舱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安装有翻转舱门,同时,在所述后厢裙板构件两侧的两个端头、以及中间适当位置处,还分别对称设置有3~5个螺栓连接结构,所述螺栓连接结构与所述连接杆的设置数量、位置和结构对应形成配合,通过连接螺栓将所述后厢裙板构件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使所述后厢裙板构件与所述车体大梁连为一体。为了保证所述后厢裙板构件的整体强度,所述后厢裙板构件优选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板加工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无骨架结构的消防车后厢裙板组件,取代现有技术中整体骨架组装结构的消防车后厢裙板,采用高强度金属板材制成无骨架后厢裙板构件,整体安装在消防车车体大梁上,具有构件重量轻、标准化程度高、外形美观协调的特点,在消防车改装生产中应用,能够明显减少裙板组件自身重量,降低消防车整车重量,减小消防车行驶惯性,有利于提高消防车设备装备的装载能力,进一步提高消防车的功能质量和行驶安全,更好地满足救灾抢险活动的实际需求附图说明图1、现有技术中框架组装结构消防车后厢裙板框架立体结构图。图2、实施例中消防车后厢裙板构件立体结构图。图3、实施例中车体大梁与连接杆连接结构立体图。图4、实施例中消防车后厢裙板组件组装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汕德卡自装卸式模块消防车后厢裙板组件,如图2至图4所示,由后厢裙板构件1、车体大梁2和连接杆3所构成,所述连接杆3焊接在所述车体大梁2上,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整体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上。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采用厚度为5毫米的高强度铝合金板材加工而成,两侧端对称,分别设置有第一轮胎容舱11、第二轮胎容舱12、第一工具容舱13和第二工具容舱14,所述第一轮胎容舱11和所述第二轮胎容舱12分别为后厢体双排轮胎的预留空间,所述第一工具容舱13用以容置液压油箱等,所述第二工具容舱14用以容置油箱及尿素箱等器件,在所述第一工具容舱13和所述第二工具容舱14的外表面上分别设置安装有翻转舱门,同时,在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两侧相互对称,分别设置有4个螺栓连接结构10,其中:两个所述螺栓连接结构10设置在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的两个端头处,另外两个设置在中部所述第一工具容舱13的两个侧壁处,所述螺栓连接结构10与所述连接杆3对应配合,通过连接螺栓4将二者连接在一起,使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与所述车体大梁2连为一体。生产试验表明:所述汕德卡自装卸式模块消防车经过经过本实施例对后厢裙板工艺结构的改进,可使整车重量平均降低300公斤左右,车辆设备装备容量平均可提高5%,同时,铝合金材质重量轻、强度高、加工工艺性好,既可保证结构性能可靠,有能达到外观协调美观,更主要的是还能够提高行车驾驶的安全性,为抢险救援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更强的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厢裙板构件(1)、车体大梁(2)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焊接在所述车体大梁(2)上,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整体连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上;/n其中: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是由金属板材加工而成的无骨架结构件,两侧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轮胎容舱(11)、第二轮胎容舱(12)、第一工具容舱(13)和第二工具容舱(14),在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两侧的两个端头、以及中间适当位置处,还分别对称设置有3~5个螺栓连接结构(10),所述螺栓连接结构(10)与所述连接杆(3)的设置数量、位置和结构对应形成配合,通过连接螺栓(4)将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连接在所述连接杆(3)上,使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与所述车体大梁(2)连为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防车后厢裙板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厢裙板构件(1)、车体大梁(2)和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焊接在所述车体大梁(2)上,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整体连接并固定在所述连接杆(3)上;
其中: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是由金属板材加工而成的无骨架结构件,两侧端分别对称设置有第一轮胎容舱(11)、第二轮胎容舱(12)、第一工具容舱(13)和第二工具容舱(14),在所述后厢裙板构件(1)两侧的两个端头、以及中间适当位置处,还分别对称设置有3~5个螺栓连接结构(10),所述螺栓连接结构(10)与所述连接杆(3)的设置数量、位置和结构对应形成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开明赵秀龙王治军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森田特种车辆改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