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408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固定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底盘上,包括:后部框架、顶部框架以及前部框架,后部框架和前部框架之间通过顶部框架以螺钉、铆接、销轴等方式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整体结构对称且各结构采用壁厚较薄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采用轻质薄壁的不锈钢材料进行整体框架焊接,有效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散发;在保证框架整体强度的条件下采用轻质钢材对整车进行包裹,极大的提高了整车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整车包裹的框架便于安装其它附件,车辆外观件、空调、灯具和内饰等可通过螺钉或铆接等方式固定在框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车辆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辆本身对车内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主要采用金属型材设置立柱,通过不同数量的立柱安装在底盘上,再以立柱为支撑安装相对应的钣金、玻璃和车门等对整车进行包裹。金属型材的立柱均需要进行表面处理,这同时也会带来有害气体的散发,而且在车辆面对外部冲击时,钣金的刚性比较低,变形会比较大,玻璃易碎,钣金变形后也容易造成机械故障、伤人等,难以保证乘坐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主要用于固定安装车辆的外观、内饰、空调、车内灯具、车门、逃生舱等,同时为整车提供必需的防护,抵御外来的冲击;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固定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底盘上,包括分别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后部框架、顶部框架以及前部框架,后部框架和前部框架之间通过顶部框架连接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固定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后部框架(1)、顶部框架(3)以及前部框架(2),后部框架(1)和前部框架(2)之间通过顶部框架(3)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整体结构对称且各结构采用壁厚较薄的不锈钢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固定在无人驾驶车辆的底盘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后部框架(1)、顶部框架(3)以及前部框架(2),后部框架(1)和前部框架(2)之间通过顶部框架(3)连接成一个整体;该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整体结构对称且各结构采用壁厚较薄的不锈钢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后部框架(1)包括两根第一弧形主管(101),第一弧形主管(10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角连接件(102);两根第一弧形主管(101)的顶部之间焊接有一第一连接横撑杆(103);第一弧形主管(101)的中间靠下位置焊接有一第一弯管(104),且第一弯管(104)与第一弧形主管(101)垂直或近乎垂直;第一弯管(104)的一端焊接第一直管(105),另外一端焊接第一角钢(115),第一直管(105)与第一角钢(115)的对应另一端也焊接在一起;两根第二角钢(116)与一根座椅底部支撑管(111)共同焊接形成的矩形平面与第一弯管(104)、第一直管(105)、第一角钢(115)形成的平面成角度的焊接在一起;第一弧形主管(101)的最高弧形点处焊接有向下弯曲的第二弯管(108),第二弯管(108)从顶部包裹两侧,第二弯管(108)的顶部通过第一连接件(107)与一第三弯管(106)的一端连接,第三弯管(106)的另外一端与第一直管(105)的朝外一端焊接;座椅底部支撑管(11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连接板(114);第二弯管(108)的底部焊接有第二连接板(113),下端安装有第一扶手(109);第一角连接件(102)、第一连接板(114)、第二连接板(113)均通过螺钉固定在车辆底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其特征在于,顶部框架(3)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直圆管(301),两根直圆管(301)与对应的两根第一弧形主管(101)上端部通过第一平板(112)连接;每根直圆管(301)上以及两根直圆管(301)之间对应焊接有数个安装载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车辆上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前部框架(2)包括两根第二弧形主管(201),第二弧形主管(201)向直圆管(301)的方向延伸,且两根第二弧形主管(201)上端部与对应的两根直圆管(301)通过第二平板(215)连接;第二弧形主管(201)的底部焊接有第二角连接件(202),中部垂直焊接有一第三角钢(216),下部焊接有一座椅支撑弯管(206);两根第二弧形主管(201)的顶部之间焊接有一第二连接横撑杆(213);两个第三角钢(216)远离第二弧形主管(201)的端部之间焊接有一座椅上部支撑杆(207);第二弧形主管(201)的最高弧形点处焊接有向下弯曲的第四弯管(211),第四弯管(211)从顶部包裹两侧,第四弯管(211)的顶部通过第二连接件(210)与一第五弯管(208)的一端连接,两根第五弯管(208)远离第二连接件(210)的端部之间焊接有一座椅中部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时成王志明李耀宗王崇杰王帆杨春文赵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