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167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动模板通过模脚固定,动模板下方设置抽芯底板,动模板侧端设置抽芯油缸,抽芯油缸与抽芯底板固定连接,斜抽芯杆斜向穿过动模仁,其下端通过斜轴座安装于抽芯底板上,模脚上设置防退滑块,定模板上设置滑块驱动板和驱动杆,防退滑块的端部设置卡台,抽芯底板的侧端设置有与卡台配合的卡槽,合模时,抽芯油缸驱动抽芯底板向上运动,带动斜抽芯杆斜向上复位,滑块驱动板和其下端安装的驱动杆驱动防退滑块向靠近抽芯底板的一侧运动,卡台和卡槽配合,将抽芯底板定位、铲死,防止注塑压力大造成斜抽芯杆后退,生产过程稳定、效率高、质量高,该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汽车饰件产品的背面有斜向限位柱,由于局部结构的限制,导致产品无法直接脱模,需要采用斜抽芯机构,斜抽芯机构一般采用油缸带动斜抽芯运行,但是,在注塑时注塑机压力很大,普通油缸往往无法锁模,将导致斜抽芯在注塑压力的作用下后退,最终注塑产品出现飞边、毛刺、溢胶等瑕疵,甚至产品报废,或者,注塑压力过大还可能造成油缸损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目前通常选用自锁型油缸,但是,自锁型油缸价格昂贵,会造成模具制造成本高,而且并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包括:动模板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侧的模脚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板的下方设置有抽芯底板,斜抽芯杆斜向穿过所述动模仁,所述斜抽芯杆的上端为斜限位柱成型结构,其下端通过斜轴座安装于所述抽芯底板上,所述动模板的前后两侧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抽芯油缸,所述抽芯底板的四角分别与所述抽芯油缸固定连接,所述模脚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防退滑块,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滑块驱动板,所述滑块驱动板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防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配合的驱动孔,所述抽芯底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防退滑块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台。其中,所述防退滑块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滑块,所述导滑块对所述防退滑块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其中,所述滑块驱动板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防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倾斜角度一致、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其中,所述驱动杆为圆柱体,且一侧设置有压槽,通过压板将所述驱动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驱动板的下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合模时,通过抽芯油缸驱动抽芯底板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斜抽芯杆斜向上复位,通过滑块驱动板和其下端安装的驱动杆驱动防退滑块向靠近抽芯底板的一侧运动,通过防退滑块将抽芯底板定位、铲死,可以有效防止注塑时由于注塑压力过大造成的斜抽芯杆后退问题,使得生产过程稳定、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并且,该方案结构简单,操作便利,安全性高,抽芯油缸只采用普通的油缸,模具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抽芯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退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模脚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驱动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模板;2-模脚;21-滑槽;22-避空槽,3-斜抽芯杆;4-斜轴座;5-抽芯底板;51-卡槽;6-抽芯油缸;7-防退滑块;71-驱动孔;72-卡台;73-第二斜面;8-滑块驱动板;81-第一斜面;9-驱动杆;91-压槽;10-导滑块;11-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8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包括:动模板1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1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侧的模脚2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有动模仁,所述动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抽芯底板5,斜抽芯杆3斜向穿过所述动模仁,所述斜抽芯杆3的上端为斜限位柱成型结构,其下端通过斜轴座4安装于所述抽芯底板5上,所述动模板1的前后两侧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抽芯油缸6,所述抽芯底板5的四角分别与所述抽芯油缸6固定连接,所述模脚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防退滑块7,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滑块驱动板8,所述滑块驱动板8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杆9,所述驱动杆9斜向设置,且其倾斜方向逐渐远离所述定模板,所述防退滑块7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9配合的驱动孔71,所述抽芯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槽51,所述防退滑块7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51配合的卡台72,合模时,所述抽芯油缸6缩回,驱动所述抽芯底板5向上移动,同步带动所述斜抽芯杆3斜向上复位,所述动模板1向靠近所述定模板的方向运动,所述驱动杆9接触并插入所述驱动孔71内,所述驱动杆9对所述防退滑块7产生驱动力,驱动所述防退滑块7在所述滑槽21内向靠近所述抽芯底板5的一侧滑动,所述防退滑块7的卡台72与所述抽芯底板5侧端的卡槽51配合卡住、铲死,防止注塑时,所述抽芯底板5和所述斜抽芯杆3移位。进一步地,所述防退滑块7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导滑块10,所述导滑块10对所述防退滑块7的运动起导向作用,所述防退滑块7的底部两侧带有矩形滑台,所述导滑块10为L型结构,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模脚2上,另一端与所述防退滑块7的矩形滑台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块驱动板8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81,所述防退滑块7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81倾斜角度一致、相互配合的第二斜面73,合模时,所述第一斜面81和所述第二斜面73紧密接触,使得所述防退滑块7的状态保持更加稳定。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9为圆柱体,且一侧设置有压槽91,通过压板11将所述驱动杆9固定安装于所述滑块驱动板8的下端。另外,所述模脚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滑槽21纵向连通、且侧端开口的避空槽22,防止所述驱动杆9插入所述驱动孔71,并逐渐深入时,所述模脚2对其造成干涉。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开模时,动模板1向远离定模板的方向运动,驱动杆9逐渐抽出驱动孔71,过程中,驱动杆9对防退滑块7产生驱动力,驱动防退滑块7在滑槽21内向远离抽芯底板5的一侧滑动,防退滑块7退回;抽芯油缸6伸出,驱动抽芯底板5向下移动,同步带动斜抽芯杆3斜向下抽出产品背面的限位柱,注塑机顶出机构顶出产品;合模时,抽芯油缸6缩回,驱动抽芯底板5向上移动,同步带动斜抽芯杆3斜向上复位,动模板1向靠近定模板的方向运动,驱动杆9接触并插入驱动孔71内,驱动杆9对防退滑块7产生驱动力,驱动防退滑块7在滑槽21内向靠近抽芯底板5的一侧滑动,防退滑块7的卡台72与抽芯底板5侧端的卡槽51配合卡住、铲死,防止注塑时抽芯底板5和斜抽芯杆3移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包括:动模板(1)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1)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侧的模脚(2)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有动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抽芯底板(5),斜抽芯杆(3)斜向穿过所述动模仁,所述斜抽芯杆(3)的上端为斜限位柱成型结构,其下端通过斜轴座(4)安装于所述抽芯底板(5)上,所述动模板(1)的前后两侧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抽芯油缸(6),所述抽芯底板(5)的四角分别与所述抽芯油缸(6)固定连接,所述模脚(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防退滑块(7),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滑块驱动板(8),所述滑块驱动板(8)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杆(9),所述防退滑块(7)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9)配合的驱动孔(71),所述抽芯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槽(51),所述防退滑块(7)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51)配合的卡台(7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斜抽芯防后退机构,包括:动模板(1)和定模板,所述动模板(1)的下端通过左右两侧的模脚(2)固定于动模固定板上,所述动模板(1)上设置有动模仁,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的下方设置有抽芯底板(5),斜抽芯杆(3)斜向穿过所述动模仁,所述斜抽芯杆(3)的上端为斜限位柱成型结构,其下端通过斜轴座(4)安装于所述抽芯底板(5)上,所述动模板(1)的前后两侧端对称设置有四个抽芯油缸(6),所述抽芯底板(5)的四角分别与所述抽芯油缸(6)固定连接,所述模脚(2)的前后两端对称设置有滑槽(21),所述滑槽(21)内设置有防退滑块(7),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滑块驱动板(8),所述滑块驱动板(8)的下端安装有驱动杆(9),所述防退滑块(7)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杆(9)配合的驱动孔(71),所述抽芯底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月华刘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