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086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及其加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设有放料架,方便管道放置和管道定位,方便加工操作人员对管道上料操作,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加工架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多个管道进行加工,提高设备的加工效率,进而降低加工成本,设有的进料机构方便管道进入移动架上,设有的纠正机构,可对加工好的管道内部进行反向挤压,从而将方管内陷部分顶回,使得加工完成的方管无内陷部分,大大提高设备加工完成的方管的成品率,设有的第一下料机构以及第二下料机构可将加工好的管道自动推出设备,大大提高设备卸料效率,降低工人操作负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效率高、工人负担低、降低企业加工成本、管道成品率高等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管加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要求加工截面为方形的金属管道时,大多采用拼装方法进行加工,并对连接处进行焊接加工,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料,同时焊接处也是该有角度的方管的应力集中点,很容易因长期受应力作用而达到疲劳点,容易开裂,进而导致管道损坏,为解决该问题,现有部分加工企业采用,圆管加压的方式来生产方管,该方式生产的方管其拐角处为圆弧型,使得管身受力均匀,不易开裂损坏,然而现有的圆管加压生产方管机器,大多是外部受力,进而极易导致加工完成的方管内壁坍塌,进而使得生产的方管内陷,导致设备方管结构改变,从而使得设备的方管加工成品率较低,同时现有的加工设备,大多为单管道加工,因此设备加工效率极低,因此,一种加工效率高,管道成品率高的金属加工机械设备的出现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包括外壳体、纠正机构、第一下料机构、升降支撑机构、移动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包括外壳体(1)、纠正机构(2)、第一下料机构(3)、升降支撑机构(4)、移动架(5)、驱动机构(6)、伸缩支撑杆(7)、第二下料机构(8)、进料机构(9)、放料架(10)以及加工架(11)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前后端面贯通的空心矩形壳体,所述加工架(11)设于外壳体(1)内侧,且加工架(11)固定于外壳体(1)内侧壁上,所述进料机构(9)滑动固定于放料架(10)前端面上,所述放料架(10)设于外壳体(1)前端,且放料架(10)末端滑动内嵌于加工架(11)内侧壁上,所述进料机构(9)与加工架(11)前端相配合,所述移动架(5)设于外壳体(1)内侧,且移动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包括外壳体(1)、纠正机构(2)、第一下料机构(3)、升降支撑机构(4)、移动架(5)、驱动机构(6)、伸缩支撑杆(7)、第二下料机构(8)、进料机构(9)、放料架(10)以及加工架(11)等,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为前后端面贯通的空心矩形壳体,所述加工架(11)设于外壳体(1)内侧,且加工架(11)固定于外壳体(1)内侧壁上,所述进料机构(9)滑动固定于放料架(10)前端面上,所述放料架(10)设于外壳体(1)前端,且放料架(10)末端滑动内嵌于加工架(11)内侧壁上,所述进料机构(9)与加工架(11)前端相配合,所述移动架(5)设于外壳体(1)内侧,且移动架(5)内嵌于加工架(11)下端面上,所述移动架(5)与加工架(11)相配合,所述移动架(5)末端固定有纠正机构(2),且纠正机构(2)与移动架(5)滑动配合,所述第一下料机构(3)套于纠正机构(2)外侧,且第一下料机构(3)滑动内嵌于移动架(5)上,所述移动架(5)左右侧壁皆固定有升降支撑机构(4),所述升降支撑机构(4)滑动固定于外壳体(1)内侧壁上,所述移动架(5)通过升降支撑机构(4)与外壳体(1)上下移动配合,所述第二下料机构(8)设于外壳体(1)内侧前端,且第二下料机构(8)位于加工架(11)下侧,所述驱动机构(6)设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且驱动机构(6)与第二下料机构(8)传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杆(7)固定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且伸缩支撑杆(7)与放料架(10)固定连接,所述加工架(11)上设有多个加工通槽,多个所述加工通槽由前至后由圆槽缓慢转换为矩形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纠正机构(2)为多节伸缩气缸,所述纠正机构(2)包括气缸本体(21)、多节伸缩杆(22)、伸缩杆内杆(23)以及纠正板(24),所述纠正板(24)为矩形板结构,所述伸缩杆内杆(23)首端固定有纠正板(24),所述伸缩杆内杆(23)末端设于多节伸缩杆(22)首端内侧,且伸缩杆内杆(23)与多节伸缩杆(22)滑动配合,所述多节伸缩杆(22)末端设于气缸本体(21)内侧,且多节伸缩杆(22)与气缸本体(21)滑动配合,所述气缸本体(21)末端固定于移动架(5)上端末侧,所述气缸本体(21)横截面为与纠正板(24)外侧结构相同的矩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构(3)包括下料推动环(31)、连接块(32)以及第一下料伸缩杆(33),所述下料推动环(31)为矩形环,且下料推动环(31)滑动套于气缸本体(21)外侧壁上,所述下料推动环(31)下端固定有连接块(32),所述下料推动环(31)设于移动架(5)上端面上,所述连接块(32)滑动内嵌于移动架(5)上端面上,所述连接块(32)下端与第一下料伸缩杆(3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下料伸缩杆(33)另一端内嵌于移动架(5)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第一链条(61)、驱动链条齿轮(62)、主动链条齿轮(63)、驱动电机(64)、第一张紧链条齿轮(65)、第二张紧链条齿轮(66)、第二链条(67)以及从动链条齿轮(68),所述驱动电机(64)内嵌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主动链条齿轮(63)固定于驱动电机(64)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张紧链条齿轮(65)滑动设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驱动链条齿轮(62)固定于第二下料机构(8)一侧,所述从动链条齿轮(68)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从动链条齿轮(68)分别对应固定于第二下料机构(8)另一侧,所述第二张紧链条齿轮(66)滑动设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多个所述从动链条齿轮(68)与第二张紧链条齿轮(66)通过第二链条(67)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链条齿轮(62)、主动链条齿轮(63)以及第一张紧链条齿轮(65)通过第一链条(6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张紧链条齿轮(65)结构与第二张紧链条齿轮(66)结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链条齿轮(66)包括张紧链条齿轮(661)、轴承套(662)、张紧弹簧(663)以及张紧转动轴(664),所述张紧链条齿轮(661)固定套于张紧转动轴(664)上,所述轴承套(662)套于张紧转动轴(664)上,且张紧转动轴(664)通过轴承套(662)滑动设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所述张紧弹簧(663)内嵌于外壳体(1)外侧壁上,且张紧弹簧(663)一端与轴承套(662)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外壳体(1)外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加工机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机构(4)由四个交叉升降架组成,四个所述交叉升降架结构完全相同,且四个交叉升降架两两为一组,两组交叉升降架组对称固定于移动架(5)左右侧壁,所述交叉升降架包括交叉伸缩架(41)、转动轴承(42)以及伸缩气缸(43),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下侧固定于外壳体(1)内侧壁上,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下侧一端与外壳体(1)内侧壁转动固定连接,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下侧另一端与外壳体(1)内侧壁滑动固定连接,且该端上转动固定有转动轴承(42),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上侧固定于移动架(5)外侧壁上,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上侧一端与移动架(5)外侧壁转动固定连接,所述交叉伸缩架(41)上侧另一端与移动架(5)外侧壁滑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气缸(43)固定于外壳体(1)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茜茜廖建光沈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绿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