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872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包括一体成型的尾喉本体,尾喉本体包括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排气口整体呈四边形扁平状;排气口设有与排气口外形相适配的翻边,翻边设有连接面,连接面与排气口焊接配合,尾喉本体外壁设有连接平面,翻边的中部与连接平面焊接配合,连接平面上焊接设有带有磁性的第一连接条,第一连接条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凸耳,两个凸耳形成八字形,每个凸耳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采用扁平状一体成型的扩口状尾喉本体,具有排气效果较好、噪音较小的效果,此外,采用两个凸耳呈八字形的第一连接条,连接较稳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尾喉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尾喉。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日常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人们购买汽车之后,一般会对汽车进行多种改装,以增强汽车的美观性和个性,例如人们经常会在汽车的外观上贴纸或者拉花或者安装汽车尾喉等,对于汽车尾喉来说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而且还能够保护汽车排气管末端,以避免汽车排气管末端变形或者因为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而生锈。作为一种选配件的汽车尾喉,需要安装机构将汽车尾喉安装在汽车排气管的末端。现有的汽车尾喉通常设置为圆环状,如此,在使用时存在排气效果较差、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尾喉,采用扁平状一体成型的扩口状尾喉,具有排气效果较好、噪音较小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包括一体成型的尾喉本体,尾喉本体包括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排气口整体呈四边形扁平状;排气口设置有与排气口外形相适配的翻边,翻边设置有连接面,连接面与排气口焊接配合,尾喉本体外壁设置有连接平面,翻边的中部与连接平面焊接配合,连接平面上焊接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第一连接条,第一连接条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凸耳,两个凸耳形成八字形,每个凸耳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排气口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排气管的尾气从排气口排出时气体向周边扩散排出,可起到较好的排气效果,此外,由于排气口呈四边形扁平状,相对于圆管相同高度具有更大的排气面积,相对噪音也较小。翻边与连接面之间通过面面连接,连接较稳定、牢固,通过连接条上的第一连接孔可将尾喉本体固定安装于汽车装饰板上,安装较方便,安装时还可通过磁性的第一连接条与汽车底部金属底板相吸实现预定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尾喉本体的侧壁靠近进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条开设有第三连接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可将尾喉本体固定安装于汽车装饰板上,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与第一连接条同时配合,使得尾喉本体与汽车装饰板安装时通过三点定位、四孔连接,稳定性较高,不易出现随意晃动的现象。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尾喉本体的侧壁对应开设有插接槽,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均与插接槽插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对应地插入于插接槽中即可,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将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从尾喉本体上拆下以减小整体所占体积,便于运输,从而减少运输成本。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上设置有凸筋,凸筋与插接槽内壁过盈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对应插入于插接槽内时,由于凸筋与插接槽的内壁过盈连接,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不会因抖动而从插接槽内脱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尾喉本体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均开设有内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凹槽的开设扩大了尾喉本体在进气口处容纳气体的体积。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翻边与尾喉本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翻边开设有两个螺纹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尾喉本体在安装时,将汽车装饰板伸入间隙中,然后在螺纹安装孔内螺纹连接螺栓,即可通过螺栓将装饰板与尾喉本体侧壁抵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翻边的外侧壁环饶设置有若干条热敏变色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长时间行驶时,尾喉本体受热升温,热敏变色条由无色开始显色,在一定程度下可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因不小心触碰而烫伤,此外,变色后外观也较炫酷,满足现代用户对外观的追求。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扁平状一体成型的扩口状尾喉本体,具有排气效果较好、噪音较小的效果,此外,采用两个凸耳呈八字形的第一连接条,连接较稳定、牢固、方便;2.采用尾喉本体侧壁的第二连接条、第三连接条均与插接槽插接配合,方便拆装以减小整体所占体积,便于运输,从而减少运输成本,采用凸筋与插接槽过盈配合,不易脱出;3.采用在翻边外侧壁环饶设置若干条热敏变色条,热敏变色条受热后由无色开始显色,在一定程度下可起到警示作用,防止因不小心触碰而烫伤,此外,变色后外观也较炫酷。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关系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另一视角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中:1、尾喉本体;11、进气口;12、排气口;13、连接平面;14、内凹槽;15、插接槽;2、翻边;21、螺纹安装孔;3、第一连接条;31、凸耳;32、第一连接孔;4、第二连接条;41、第二连接孔;5、第三连接条;51、第三连接孔;6、凸筋;7、热敏变色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便于说明,下述的“上”、“下”均与附图1所示方向一致。实施例一: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一体成型的尾喉本体1,尾喉本体1包括有相连通的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排气口12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排气口12整体呈四边形扁平状;排气口12设置有与排气口12外形相适配的翻边2,翻边2的前端设置有连接面,连接面与排气口12焊接配合,尾喉本体1的上下表面外壁设置有连接平面13,翻边2的中部与连接平面13焊接配合,上表面的连接平面13上焊接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第一连接条3,第一连接条3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凸耳31,两个凸耳31形成八字形,每个凸耳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尾喉本体1的上侧内壁和下侧内壁均开设有内凹槽14,内凹槽14的开设扩大了尾喉本体1在进气口11处容纳气体的体积。如图1和图2所示,尾喉本体1的侧壁靠近进气口11处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尾喉本体1的两侧壁对应开设有插接槽15,第二连接条4、第三连接条5均与插接槽15插接配合,且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的插入方向相反设置,第二连接条4、第三连接条5上设置有凸筋6,凸筋6与插接槽15内壁过盈配合。第二连接条4远离插接槽15的端部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第三连接条5远离插接槽15的端部开设有第三连接孔51。通过第二连接孔41和第三连接孔51可将尾喉本体1固定安装于汽车装饰板上,第二连接条4、第三连接条5与第一连接条3同时配合,使得尾喉本体1与汽车装饰板安装时通过三点定位、四孔连接,稳定性较高,不易出现随意晃动现象。在安装时,将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对应地插入于插接槽15中即可,在生产运输过程中,可将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从尾喉本体1上拆下以减小整体所占体积,便于运输,从而减少运输成本。当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对应插入于插接槽15内时,由于凸筋6与插接槽15的内壁过盈连接,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第二连接条4、第三连接条5不会因抖动而从插接槽15内脱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包括一体成型的尾喉本体(1),所述尾喉本体(1)包括有相连通的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所述排气口(12)整体呈四边形扁平状;所述排气口(12)设置有与排气口(12)外形相适配的翻边(2),所述翻边(2)设置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排气口(12)焊接配合,所述尾喉本体(1)外壁设置有连接平面(13),所述翻边(2)的中部与所述连接平面(13)焊接配合,所述连接平面(13)上焊接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第一连接条(3),所述第一连接条(3)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凸耳(31),两个所述凸耳(31)形成八字形,每个所述凸耳(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包括一体成型的尾喉本体(1),所述尾喉本体(1)包括有相连通的进气口(11)和排气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设置为喇叭状的扩口,所述排气口(12)整体呈四边形扁平状;所述排气口(12)设置有与排气口(12)外形相适配的翻边(2),所述翻边(2)设置有连接面,所述连接面与所述排气口(12)焊接配合,所述尾喉本体(1)外壁设置有连接平面(13),所述翻边(2)的中部与所述连接平面(13)焊接配合,所述连接平面(13)上焊接设置有带有磁性的第一连接条(3),所述第一连接条(3)的两端向上翻折形成凸耳(31),两个所述凸耳(31)形成八字形,每个所述凸耳(31)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尾喉,其特征在于:所述尾喉本体(1)的侧壁靠近所述进气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连接条(4)和第三连接条(5),所述第二连接条(4)开设有第二连接孔(41),所述第三连接条(5)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晟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