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789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3
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及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所述一号随动轮组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一号随动轮,所述二号随动轮组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二号随动轮,且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内切最小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电池片的宽度。本设计不仅横向定位效果较好,而且定位精度较高,能实现划片、传送的同时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送装置,属于精密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定位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进行片状物料加工时,尤其是太阳能电池激光划片时,通常将电池片通过传送带和机械手等传送到旋转加工工作台上,再步进传送到激光加工装置下,然后,电池片在静止状态下,采用激光在切割槽的位置进行扫描,形成一定深度的切割槽,随后,通过机械手等将带切割槽的电池片传送至裂片装置进行裂片,以获得子片,再将子片经机械手和传动带等传送。可见,现有技术在划片和裂片时,均需要用到传送带,电池片在传送带上的传送状况直接影响电池片的加工质量,其中,尤以确保电池片的横向位置定位、不随意的横向位移最为重要。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横向定位效果较差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横向定位效果较好的定位传送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及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所述一号随动轮组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一号随动轮,所述二号随动轮组包括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二号随动轮,且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内切最小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电池片的宽度。所述一号随动轮为夹持随动轮,其外缘为柔性材料,所述二号随动轮为定位随动轮,其外缘为刚性材料。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近一号随动轮组或二号随动轮组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拨动轮组,该拨动轮组包括拨动部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拨动轮,所有拨动轮的内侧部都与拨动部的外侧部相连接。所述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转动的线速度均与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相同,所述拨动轮转动的线速度与传动带的传送速度相同。所述一号随动轮组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一号驱动轮,一号随动轮组、一号驱动轮的外围缠绕有同一根一号皮带圈;所述二号随动轮组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二号驱动轮,二号随动轮组、二号驱动轮的外围缠绕有同一根二号皮带圈。所述一号随动轮组的前端、后端分别设置有一号前导向轮、一号后导向轮,所述二号随动轮组的前端设置有二号前导向轮,所述一号前导向轮的外侧、一号随动轮组的内侧、一号后导向轮的外侧、二号随动轮组的外侧、拨动轮组的外侧、二号前导向轮的外侧共同套设有一根外围皮带圈。所述一号随动轮、二号随动轮的中部都经过一根随动转轴与随动驱动轮的中部相连接,所述拨动部上的驱动孔经拨动转轴与拨动驱动轮的中部相连接;所述随动驱动轮、拨动驱动轮的侧围上共同套设有一根外围皮带圈。所述传送带为负压吸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和二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一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一号随动轮组依次前后设置,二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二号随动轮组依次前后设置。所述传送带上近其尾端的部位为划片区,所述划片区夹于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之间,划片区的上方设置有向下扫描的激光光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包括传送带及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一、二号随动轮组均包括沿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随动轮,该设计不仅能从电池片的两侧对沿传送带传送的电池片进行横向定位,而且能通过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对电池片的两侧进行随动夹持,以提高横向定位效果,尤其当一、二号随动轮组内切最小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电池片的宽度时,效果更佳。因此,本技术的横向定位效果较好。2、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传送带优选为带孔的负压吸附带,该设计不仅能使电池片与传送带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以便于传送带带动电池片运动,而且不会妨碍电池片的横向位移,便于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横向对中夹持装置对电池片进行横向定位,此外,还能通过调整负压大小,以适应不同的传送需求。因此,本技术不仅传送效果稳定,而且便于进行横向定位。3、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一号随动轮为夹持随动轮,其外缘为柔性材料,二号随动轮为定位随动轮,其外缘为刚性材料,该设计通过夹持随动轮可实现对电池片的轻柔定位,同时,夹持随动轮使用的柔软材料回弹的张力会对电池片产生一定的预压力,使电池片紧密的贴在定位随动轮上,实现高精度定位。因此,本技术的定位精度较高。4、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近一号随动轮组或二号随动轮组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拨动轮组,该拨动轮组包括拨动部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拨动轮,应用时,拨动部带动拨动轮转动,在转动过程中,拨动轮不断的靠近和远离传送带,并在靠近时将电池片横向拨动,实现初步的横向定位,此外,拨动轮拨动电池片时为滚动接触,能进一步减小接触时的应力。因此,本技术不仅横向定位效果较好,而且接触应力较小。5、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转动的线速度均与传送带的传送速度相同,该设计不仅能使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同步反向转动,而且能避免电池片和随动轮的相对移动,避免电池片的崩边风险及轮组的磨损。因此,本技术不仅传送效率较高,而且对电池片、随动轮组的保护效果较好。6、本技术一种定位传送装置中,传送带上近其尾端的部位为划片区,所述划片区夹于一号随动轮组、二号随动轮组之间,划片区的上方设置有向下扫描的激光光束,该设计能使电池片在传送的过程中进行划片,实现传送、划片的无缝对接,不用停止电池片的传送,实现划片、传送的同时进行。因此,本技术的划片效率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一号随动轮旁设置拨动轮组时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在二号随动轮旁设置拨动轮组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二号皮带圈的驱动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外围皮带圈的驱动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设置有划片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划片区的侧视图。图中:电池片1、切割槽2、断裂线21、传送带3、内传送子带31、带间腔32、外传送子带33、一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34、二号横向对中夹持装置35、一号随动轮组4、一号随动轮41、一号驱动轮42、一号皮带圈43、一号前导向轮44、一号后导向轮45、随动转轴46、随动驱动轮47、二号随动轮组5、二号随动轮51、二号驱动轮52、二号皮带圈53、二号前导向轮54、拨动轮组6、拨动部61、拨动轮62、驱动孔63、中心块64、拨动杆65、转动块66、端角67、拨动转轴68、拨动驱动轮69、外围皮带圈7、划片区8、激光光束S。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定位传送装置适用于片状物料使用,以下以太阳能电池片为例进行描述。参见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3)及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号随动轮组(4)、二号随动轮组(5),所述一号随动轮组(4)包括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一号随动轮(41),所述二号随动轮组(5)包括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二号随动轮(51),且一号随动轮组(4)、二号随动轮组(5)内切最小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电池片(1)的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3)及其两侧分别设置的一号随动轮组(4)、二号随动轮组(5),所述一号随动轮组(4)包括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一号随动轮(41),所述二号随动轮组(5)包括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者依次设置的多个二号随动轮(51),且一号随动轮组(4)、二号随动轮组(5)内切最小距离等于或者小于电池片(1)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随动轮(41)为夹持随动轮,其外缘为柔性材料,所述二号随动轮(51)为定位随动轮,其外缘为刚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传送带(3)的传送方向,近一号随动轮组(4)或二号随动轮组(5)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拨动轮组(6),该拨动轮组(6)包括拨动部(61)及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的多个拨动轮(62),所有拨动轮(62)的内侧部都与拨动部(61)的外侧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随动轮组(4)、二号随动轮组(5)转动的线速度均与传送带(3)的传送速度相同,所述拨动轮(62)转动的线速度与传送带(3)的传送速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定位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随动轮组(4)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一号驱动轮(42),一号随动轮组(4)、一号驱动轮(42)的外围缠绕有同一根一号皮带圈(43);
所述二号随动轮组(5)的前端或后端设置有二号驱动轮(52),二号随动轮组(5)、二号驱动轮(52)的外围缠绕有同一根二号皮带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远鹏徐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