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6790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首先进行裂缝的清理、干燥;随后对裂缝进行灌缝,并使灌缝表面略高于原铺装层表面,形成树脂填补层。接着,在树脂填补层上涂抹环氧树脂消泡剂。随后,在裂缝表面依次铺设封水层、纤维防裂层及树脂磨耗层。这种裂缝修复方法,不仅能实现裂缝的填补,隔绝雨水下渗,还能够抑制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铺装层的耐久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外,在区域表面施工树脂磨耗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抗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面铺装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桥面铺装领域中,针对裂缝病害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灌缝技术来实现裂缝修补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桥面裂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灌缝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首先,这种裂缝修复工艺,主要是将灌缝材料,如热沥青、乳化沥青及树脂等胶结料,直接或借助器械灌入裂缝中,仅能填充裂缝,延缓雨水下渗,难以抑制裂缝的进一步扩展;其次,在灌缝结束后,往往需要较长的养护时间,不利于快速开放交通,因而灌缝的养护效果,不尽如人意。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能有效提高修补区域的强度增加修补区域的耐久性;同时能够防水,能满足桥面裂缝修复的要求。为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在缝隙上方打一个直径为5-10mm的小孔;随后利用森林灭火器或其他器械,吹除裂缝内的杂物,将路面裂缝清理干净,干燥;接着利用专用灌缝器械将树脂灌入小孔形成树脂填补层;然后在小孔上方及周围涂抹一层环氧树脂消泡剂;随后利用喷枪将树脂喷涂在裂缝两侧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树脂封水层;之后将沥青纤维贴居中黏贴在裂缝上方的封水层表面,并按压密实,形成纤维防裂层;最后在纤维防裂层表面及裂缝两侧周边,铺设树脂及石英砂形成树脂磨耗层。进一步地,在原铺装层裂缝上的小孔中灌入树脂,并使灌缝树脂表面略高于原铺装表面形成树脂填补层。进一步地,所述环氧树脂消泡剂单位用量为1.0-6.0g/m2。进一步地,不用等灌缝树脂凝固,在裂缝两侧一定区域内,喷涂树脂形成树脂封水层,喷涂树脂的单位用量为0.8-1.2kg/m2。进一步地,在居中于裂缝上方的封水层上,铺设纤维防裂层,厚度为1.0mm,宽度少于树脂封水层。进一步地,在裂缝两侧一定区域,铺设包括树脂及石英砂材料的树脂磨耗层,厚度为0.5mm,居中铺设在纤维防裂层上。进一步地,所述桥面铺装层裂缝宽度不小于3mm。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由于其通过纤维防裂层使裂缝拉应力不能直接传递到树脂填补层上,纤维防裂层能使上下层很好的粘连成一整体,共同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以此来抑制裂缝扩张,喷涂树脂形成的树脂封水层来隔绝雨水下渗,这样的分层结构有效提高裂缝区域的耐久性。其通过灌缝器械在小孔中灌入环氧树脂,并可以不用等待树脂凝固就利用喷枪在裂缝两侧一定宽度喷涂快速固化的环氧树脂形成树脂封水层,使树脂填补层减少水汽影响,提升裂缝修补速度,从而能快速开放交通。环氧树脂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修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环氧树脂消泡剂是根据环氧树脂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泡沫难以消除研制出的一种改性有机硅酮复合物,有很好的消泡和抑泡性。在树脂填补层与树脂封水层中间喷涂一层环氧树脂消泡剂可以有效并快速消泡,这能提高环氧树脂在固化后的结构稳定性,提升修补质量。而在纤维防裂层表面以及裂缝周边区域内,施工树脂磨耗层,能够增强纤维防裂层表面的抗滑性能,保证行车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桥面铺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1的示出,可以看出,桥面铺装结构包括:原铺装层1、树脂填补层2、树脂封水层3、纤维防裂层4以及树脂磨耗层5。桥面铺装裂缝快速修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对原铺装层1中的裂缝进行灌缝前,在宽度不小于3mm的裂缝上钻开一个直径为5-10mm的小孔,优选的是5mm。首先将裂缝内清理干净,将裂缝中可能落入的易腐木材类物质清除,避免留在裂纹中,后期腐败导致裂纹被填充后出现下沉现象,并干燥。再采用专用灌缝器械通过0.3MPa左右的压力将树脂连续注入小孔形成树脂填补层2,并使灌缝表面略高于原铺装层1表面,将裂缝与树脂封水层3连接成一个整体,未凝固的树脂会慢慢下滑填补缝隙,树脂封水层的厚度也会随之匹配,凝固后能极大修复裂缝到原铺装层1的效果。在树脂填补层2上涂抹的环氧树脂消泡剂单位用量为1.0-6.0g/m2,优选的是4.0g/m2,来帮助树脂填补层2以及之后的树脂封水层3进行消泡,保证修补质量。而在裂缝两侧各10cm区域内,喷涂树脂的单位用量为0.8-1.2kg/m2,优选的是1.0kg/m2,形成树脂封水层3,主要用于封闭裂缝区域,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下渗,帮助整个结构维持干燥,提升裂缝修补速度,防止铺装材料性能进一步劣化。在树脂封水层3上方,铺设纤维防裂层4,其厚度为1.0mm,宽度为15cm,居中放置于裂缝上方的树脂封水层3上,能够与通过树脂封水层3与下层的桥面铺装层连接为一个整体,因而能够抑制底部裂缝扩展的趋势,提高裂缝处治区域的耐久性。而最上面的树脂磨耗层5,厚度为0.5mm。考虑到会和车辆直接接触并与原路面相接,将其铺设在纤维防裂层4正上方以及裂缝两侧各15cm区域,使之功能为抗滑,增强区域的抗滑性能,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树脂为环氧树脂,环氧树脂不但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附着力强、常温操作、施工简便等良好的工艺性,而且价格适中。固化剂使用多硫醇快速固化剂,使环氧树脂能在低温下快速固化。配比改性环氧树脂,包括环氧树脂和多硫醇快速固化剂两种组分按质量5:1来配比。配比后的改性环氧树脂能在低温的环境下快速固化,能满足快速施工,缩短交通封闭时间的要求。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专利技术的说明的。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首先在缝隙上方打一个直径为5-10mm的小孔;/nS2.随后利用森林灭火器或其他器械,吹除裂缝内的杂物,将路面裂缝清理干净,干燥;/nS3.接着利用专用灌缝器械将树脂灌入小孔形成树脂填补层(2);/nS4.然后在小孔上方及周围涂抹一层环氧树脂消泡剂;/nS5.随后利用喷枪将树脂喷涂在裂缝两侧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树脂封水层(3);/nS6.之后将沥青纤维贴居中黏贴在裂缝上方的封水层(3)表面,并按压密实,形成纤维防裂层(4);/nS7.最后在纤维防裂层(4)表面及裂缝两侧周边,铺设树脂及石英砂形成树脂磨耗层(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面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首先在缝隙上方打一个直径为5-10mm的小孔;
S2.随后利用森林灭火器或其他器械,吹除裂缝内的杂物,将路面裂缝清理干净,干燥;
S3.接着利用专用灌缝器械将树脂灌入小孔形成树脂填补层(2);
S4.然后在小孔上方及周围涂抹一层环氧树脂消泡剂;
S5.随后利用喷枪将树脂喷涂在裂缝两侧一定宽度的区域内,形成树脂封水层(3);
S6.之后将沥青纤维贴居中黏贴在裂缝上方的封水层(3)表面,并按压密实,形成纤维防裂层(4);
S7.最后在纤维防裂层(4)表面及裂缝两侧周边,铺设树脂及石英砂形成树脂磨耗层(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面裂缝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原铺装层(1)裂缝上的小孔中灌入树脂,并使灌缝树脂表面略高于原铺装表面形成树脂填补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岚韩亚进李小鹏黄舒文倪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道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