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巨大芽孢杆菌及其活化方法、泡菜制作方法及泡菜技术

技术编号:27966227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泡菜发酵剂的巨大芽孢杆菌,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从四川传统发酵泡菜中分离出来,经分子生物学、系统进化分析和形态学分析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命名为B.megaterium L222,其16S rRNA序列已存入NCBI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MN749506。该菌种于2020年11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详细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珞珈山,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775,分类命名为Bacillus megaterium L222。该芽孢杆菌活性较好且生长较快,能用于泡菜发酵。在整个泡菜发酵过程中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始终低于2mg/kg,经药敏实验巨大芽孢杆菌菌株对于绝大多数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少数抗生素中度敏感且无耐药性抗生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巨大芽孢杆菌及其活化方法、泡菜制作方法及泡菜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中的泡菜领域,具体为:提供一种巨大芽孢杆菌作为泡菜发酵剂并应用于制作低亚硝酸盐泡菜的方法。
技术介绍
泡菜是以新鲜蔬菜等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食用盐或食用盐水泡渍发酵,调味或不调味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蔬菜制品。泡菜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食欲,还能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对人体有益的乳酸菌,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促进人体的消化作用。但是,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他们主要来自于蔬菜中含量较高的硝酸盐。蔬菜吸收氮肥或土壤中的氮素,积累无毒的硝酸盐,在腌制过程中硝酸盐被一些亚硝酸盐还原细菌转变成亚硝酸盐,从而产生毒性。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危害主要有:(1)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2)亚硝酸盐极易与胺合成N-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因此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如果产生过多亚硝酸盐会不利于人们的健康,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找到一种有效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至关重要。伴随着现代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泡菜发酵剂的巨大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从四川传统发酵泡菜中分离出来,经分子生物学、系统进化分析和形态学分析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命名为B.megaterium L222,其16S rRNA序列已存入NCBI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MN749506,该菌种于2020年11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07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泡菜发酵剂的巨大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大芽孢杆菌从四川传统发酵泡菜中分离出来,经分子生物学、系统进化分析和形态学分析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命名为B.megateriumL222,其16SrRNA序列已存入NCBI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MN749506,该菌种于2020年11月25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M20207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大芽孢杆菌,其特征在于,经药敏实验,所述巨大芽孢杆菌菌株对于抗生素高度敏感、或者为中度敏感且无耐药性抗生素。


3.一种活化芽孢杆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中的所述巨大芽孢杆菌在营养琼脂固体培养基(NA)上采用划线法获得单菌落,37℃恒温培养箱培养24h后,接种在营养肉汤(NB)液体培养基中,37℃160r/min振荡培养16h后,接种至泡菜卤水中。


4.一种低亚硝酸盐泡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凯罗方萍杨珍颖卜迁吴艳萍高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