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621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于2020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1284。本发明专利技术研究表明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具有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的作用,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作为一种有效、绿色的多氯联苯污染降解菌,对于多氯联苯环境污染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pnomenusaS2-2菌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降解
,更具体地,涉及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pnomenusaS2-2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自然环境也不可避免受到了工业各种废弃物的污染,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PCBs)就是其中之一。早在1881年德国科学家Sehmid和Sehult首次在实验室合成PCBs,1929年美国最早开始生产PCBs,随后各国开始了多氯联苯的商业化、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工农业生产。PCBs具有化学惰性、热稳定性、低导电性和阻燃性等多种优良性质,且高度疏水性不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制造液压油、阻燃剂、密封剂和增塑剂,以多种商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在PCBs大量生产、应用的同时,逐渐在环境和生物体内累积,危险性也逐渐开始显露。上世纪30年代已经有人提出关于PCBs的潜在风险,直到1968年日本爆发的“米糠油事件”、“美国孟山都事件”严重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于2020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12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pnomenusaS2-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于2020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No:612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潘多拉菌PandoraeapnomenusaS2-2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的16srD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3.权利要求1所述潘多拉菌PandoraeapnomenusaS2-2菌株在降解多氯联苯或修复多氯联苯污染的自然环境方面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氯联苯的浓度为5~60mg/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氯联苯为4-氯联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军聂芳红陈蒙蒙杨俊玲照那木拉陈志宝林红英刘素青康丹菊朱棣华何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