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11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等充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车载电极对接的充电电极、用于安装充电电极的升降台、设置在充电电极与升降台之间的柔性模块、以及连接在升降台上的恒力模块,所述柔性模块和恒力模块能够根据车载电极的姿态以及车载电极在充电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充电电极姿态的自适应调整,以使充电电极与车载电极的充分链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保证充电电极根据车载电极的姿态进行自适应调整,又能够保证充电电极与车载电极之间的恒定压力,从而能够保护充电装置,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尤其适用充电时车辆装卸货\上下客场合和大功率充电场合,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既方便有效,又降低成本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等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正快速普及,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目前自动充电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电流大、结构复杂,特别是链接部分,经常会有链接不充分的现象,如果通过采用主动定位和主动姿态调整做法,充电设备系统就会显得特别复杂和笨重,控制困难,这个系统不可控因素,成本也会几倍的增加;同时,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车辆在停止状态充电时都会存在三维方向上的尺寸和角度偏差,另外,当上下人或上下货物等原因会致使车辆姿态产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这些均会导致充电接口断开或卡死、零件损坏的现象的发生,无法自动恢复到正确的状态,需要人工现场维护才能修复。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适应车辆姿态变化的柔性自动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无法根据车辆姿态自适应调整的问题,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既方便有效,又降低成本的柔性自动充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包括用于与车载电极对接的充电电极、用于安装充电电极的升降台、设置在充电电极与升降台之间的柔性模块、以及连接在升降台上的恒力模块;所述柔性模块和恒力模块能够根据车载电极的姿态以及车载电极在充电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充电电极姿态的自适应调整,以使充电电极与车载电极的充分链接。>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极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充电电极与升降台之间分别设置柔性模块。优选的,所述柔性模块包括柔性连接块和设置在柔性连接块上下两端的分别与充电电极和升降台连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优选的,所述充电电极能够在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任意角度的柔性摆动,所述柔性连接块能够在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上下位置的柔性调整。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包括球铰和套设在球铰外侧的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包括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和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与升降台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支撑座固定在升降台上。优选的,所述升降台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升降台与机架之间设有滑动配合的滑块和导轨。优选的,所述恒力模块对称设有两个,所述恒力模块包括固定在机架顶部的定滑轮和绕过定滑轮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升降台,另一端连接配重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柔性模块的设计,能够保证充电电极根据车载电极的姿态进行自适应调整,完成充电;通过恒力模块的设计,能够保证充电过程中车辆姿态的变化,不会影响充电电极与车载电极之间的链接力,能够保证充电电极与车载电极之间的恒定压力,从而能够保护充电装置,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本专利技术适用面广,尤其适用充电时车辆装卸货\上下客场合和大功率充电场合,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既方便有效,又降低成本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柔性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与车载电极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二。其中:车载电极1、充电电极2、升降台3、柔性模块4、恒力模块5、柔性连接块6、球铰7、第一弹簧8、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9、第二弹簧10、固定座11、支撑座12、机架13、滑块14、导轨15、定滑轮16、钢丝绳17、配重块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用于与车载电极1对接的充电电极2、用于安装充电电极2的升降台3、设置在充电电极2与升降台3之间的柔性模块4、以及连接在升降台3上的恒力模块5,所述柔性模块4和恒力模块5能够根据车载电极1的姿态以及车载电极1在充电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充电电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载电极(1)对接的充电电极(2)、用于安装充电电极(2)的升降台(3)、设置在充电电极(2)与升降台(3)之间的柔性模块(4)、以及连接在升降台(3)上的恒力模块(5);/n所述柔性模块(4)和恒力模块(5)能够根据车载电极(1)的姿态以及车载电极(1)在充电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充电电极(2)姿态的自适应调整,以使充电电极(2)与车载电极(1)的充分链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车载电极(1)对接的充电电极(2)、用于安装充电电极(2)的升降台(3)、设置在充电电极(2)与升降台(3)之间的柔性模块(4)、以及连接在升降台(3)上的恒力模块(5);
所述柔性模块(4)和恒力模块(5)能够根据车载电极(1)的姿态以及车载电极(1)在充电过程中的姿态变化,进行充电电极(2)姿态的自适应调整,以使充电电极(2)与车载电极(1)的充分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极(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充电电极(2)与升降台(3)之间分别设置柔性模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模块(4)包括柔性连接块(6)和设置在柔性连接块(6)上下两端的分别与充电电极(2)和升降台(3)连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自动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极(2)能够在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任意角度的柔性摆动,所述柔性连接块(6)能够在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作用下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秦鹰丁宇
申请(专利权)人: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