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接口、充电结构及清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清洁机械
,特别是涉及充电接口、充电结构及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清扫机器人在清洁领域和自动化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发展清扫机器人对人们生活是极为重要的,当然随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提高,对清扫机器人自身的结构和性能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针对清扫机器人的充电模式,需要对桩成功,并且确保工作站上的充电电极在整车的充电极片之间,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对桩不及时,也就是在对桩的过程中工作站上的电极与整车的电极接触不及时,导致充电电极与充电极片之间存在容差较小的情况,从而使得充电电流过大,整车也就容易出现发烫或者被烧损的问题。而且,采用上述的方式需要特定的工作站才可以和整车配合,也就是需要实现调制配合,如果采用随机的工作站时,与整车并不一定完全匹配,故而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因充电接触不及时而存在容差较小的情况,最终导致充电电流过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接口。一种充电接口,包括电极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支架(11)、电极片(12)、支撑柱(13)和第一弹性件(14);/n所述支撑柱(13)安装于所述电极支架(11),所述电极片(12)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3),且所述电极片(12)能够沿所述支撑柱(13)的轴向移动,所述电极片(12)能够压设于插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14)安装于所述电极支架(11)与所述电极片(1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4)用于向所述电极片(12)施加沿所述支撑柱(13)的轴向反向移动的作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支架(11)、电极片(12)、支撑柱(13)和第一弹性件(14);
所述支撑柱(13)安装于所述电极支架(11),所述电极片(12)连接于所述支撑柱(13),且所述电极片(12)能够沿所述支撑柱(13)的轴向移动,所述电极片(12)能够压设于插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14)安装于所述电极支架(11)与所述电极片(12)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4)用于向所述电极片(12)施加沿所述支撑柱(13)的轴向反向移动的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2)包括第一连接片(121)和固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21)的第二连接片(122),且二者呈角度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片(121)套设于所述支撑柱(13),所述第二连接片(122)用于与充电极片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12)还包括加强板(16),所述加强板(16)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片(12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122)之间;
所述加强板(1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板(16)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电极片(12)。
4.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接口,还包括插头组件(20);
两组所述充电接口(10)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插头组件(20)具有第一充电极片(211)和第二充电极片(212),且所述第一充电极片(211)和所述第二充电极片(212)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且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充电极片(211)和所述第二充电极片(212)分别与两组所述充电接口(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组件(20)包括插接头(21)和插接支架(22);
所述插接头(21)活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郑浩,王亚平,孙书晨,尹涛,黄培松,王生贵,程昊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高之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