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功城专利>正文

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04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件缠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中心设有圆形穿孔;转环,设置于支撑座的前侧,并且与圆形穿孔共轴线;缠带轮,设置于转环上的一处且与转环转动连接;两组传送升降装置,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前后侧;固定推进装置,设置于其中一个传送升降装置远离支撑座的一端;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座的一侧,设备运行之前,先将圆管放置在两组传送升降装置上,然后将圆管的一端与固定推进装置的输出端配合固定圆管,再通过固定推进装置使圆管无旋转偏移的运动至靠近缠带轮停下,接着将缠带轮上的缠带与圆管的另一端固定贴合,最后打开第一驱动机构和固定推进装置进行缠带工作与推进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缠带
,具体是涉及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
技术介绍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我国目前适合制造方形管材和小直径复合材料管材的缠带机应用普遍,但当需要制造大型无人机主翼梁这种圆形大尺寸复合材料管时,现有的缠带机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制造能生产大尺寸复合材料管的缠带机,同时现有的工艺流程为:将切割完成的方管输送到缠带设备上,通过人工扶持将方管在滚筒传送带上推进,使产品在缠带设备开始缠带,待完成设定圈数的缠带,缠带设备停止缠胶带并将缠带切断,然后输送出来。上述的技术中缠带设备只能用对方形管材进行推进缠带作业,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高,进行人工固定和推进的方法,同时针对圆管进行前进缠带的过程中,圆管会在传送带上发生旋转偏移,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中心设有圆形穿孔;转环,通过若干个限位轮设置于支撑座的前侧,并且与圆形穿孔共轴线;缠带轮,设置于转环上的一处且与转环转动连接,缠带轮与转环之间通过阻尼机构连接;两组传送升降装置,分别设置于支撑座的前后侧;固定推进装置,设置于其中一个传送升降装置远离支撑座的一端;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支撑座的一侧,用于驱动转环进行旋转。优选的,限位轮的数量为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支撑座上并且位于圆形穿孔的周围,并且四个限位轮的外缘同时与转环的外缘贴合;圆形穿孔的周围设有四个用于供限位轮轴接的转轴,每个限位轮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转环轴向脱离支撑座的挡板。优选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旋转电机、皮带和四组驱动轮;旋转电机设置于支撑座的后侧底部,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驱动轮传动连接,四组驱动轮沿圆形穿孔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四组驱动轮与四个限位轮呈交错设置;每组驱动轮包括两个皮带轮和一个连接杆,两个皮带轮分别位于支撑座的两侧,并且两个皮带轮通过连接杆固定相连,连接杆能够转动的穿过支撑座,皮带同时套设于支撑座后侧的四个皮带轮上,支撑座前侧的四个皮带轮同时与转环的外缘接触;位于支撑座前侧的四个皮带轮的外缘均设有橡胶防滑层。优选的,传送升降组件包括底座、升降机构、和两组滚筒传送带;底座的顶端设有用于支撑两组滚筒传送带水平设置的支撑框,升降机构设置于底座之中,两组滚筒传送带设置于支撑框的顶部;两组滚筒传送带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连接长板铰接,连接长板的底部设有一根竖直的螺纹丝杆和两根限位杆,螺纹丝杆设置在连接长板底部的中心处,两根限位杆对称设置在螺纹丝杆的两侧,螺纹丝杆与升降机构传动连接,两个限位杆活动插设于底座中,两个滚筒传送带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框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外壳、蜗轮、蜗杆和第一电机;外壳固定设置于底座中,并且螺纹丝杆竖直穿过外壳;蜗轮位于外壳内侧,蜗轮通过螺纹套设于螺纹丝杆上;蜗杆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外壳的内侧,并且蜗杆与蜗轮啮合;第一电机固定设置于外壳的旁侧,并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的一端相连。优选的,固定推进装置包括支撑架、长轴气缸、撑紧机构、两根限位轴和两个限位轴套;支撑架通过两个连接板固定设置在底座的远离支撑座的一端;长轴气缸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顶部,长轴气缸的输出端朝向支撑座设置;撑紧机构设置于长轴气缸的输出端;两根限位轴固定设置于撑紧机构的两侧,并且两根限位轴活动插设于两根限位轴套中,两根限位轴套均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长轴气缸的两侧的支撑架顶部。优选的,撑紧机构包括十字型支架、套筒、螺纹杆、螺纹套、四个撑紧板以及一个用于驱动螺纹杆旋转的第二驱动机构;螺纹杆位于十字型支架靠近支撑座的一侧并且螺纹杆的一端设有一个穿过十字型支撑架中心处的连接方轴,连接方轴与长轴气缸的输出轴之间通过一个连接套相连;螺纹套套设于螺纹杆的外侧,螺纹套的外壁上设有沿自身周向均匀分布的连接凸起,连接凸起的长度方向与螺纹套的轴向平行,每个撑紧板与对应的连接凸起之间均设有两个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的连杆,每个连杆的一端均与撑紧板的一端铰接,每个连杆的另一端均与连接凸起的一端铰接;十字型支架的四端设有四个限位通槽,每个撑紧板的一端均与对应的限位通槽滑动连接,并且每个撑紧板的该端均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贴紧十字型支架远离支撑座的一侧的限位板;第二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十字型支架远离支撑座的一侧,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连接方轴传动连接;套筒固定设置于十字型支架靠近支撑座的一侧中心处。优选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板、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电机安装板固定设置于十字型支撑架的侧壁上,第二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电机安装板上;第一齿轮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齿轮位于连接套中并且第三齿轮固定套设于连接方轴上,第二齿轮设置于十字型支撑架的侧壁上,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之间,第二齿轮同时啮合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连接套上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齿轮的避让缺口。优选的,支撑座上固定嵌设有若干个用于供连接杆穿过的轴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传送升降装置解决了传统传送带只能输送方形管材无法给进圆形管材的问题;2、通过固定推进装置实现了圆管的自动给进效果以及防止其自转;3、通过撑紧机构解决了传统作业中需要人工扶持管材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解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沿B-B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沿C-C解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支撑座上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驱动机构在支撑座上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组驱动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传送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推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撑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支撑座;1a-圆形穿孔;2-转环;2a-限位轮;2b-转轴;2c-挡板;3-缠带轮;3a-阻尼机构;4-传送升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中心设有圆形穿孔(1a);/n转环(2),通过若干个限位轮(2a)设置于支撑座(1)的前侧,并且与圆形穿孔(1a)共轴线;/n缠带轮(3),设置于转环(2)上的一处且与转环(2)转动连接,缠带轮(3)与转环(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3a)连接;/n两组传送升降装置(4),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的前后侧;/n固定推进装置(5),设置于其中一个传送升降装置(4)远离支撑座(1)的一端;/n第一驱动机构(6),设置于支撑座(1)的一侧,用于驱动转环(2)进行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中心设有圆形穿孔(1a);
转环(2),通过若干个限位轮(2a)设置于支撑座(1)的前侧,并且与圆形穿孔(1a)共轴线;
缠带轮(3),设置于转环(2)上的一处且与转环(2)转动连接,缠带轮(3)与转环(2)之间通过阻尼机构(3a)连接;
两组传送升降装置(4),分别设置于支撑座(1)的前后侧;
固定推进装置(5),设置于其中一个传送升降装置(4)远离支撑座(1)的一端;
第一驱动机构(6),设置于支撑座(1)的一侧,用于驱动转环(2)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限位轮(2a)的数量为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在支撑座(1)上并且位于圆形穿孔(1a)的周围,并且四个限位轮(2a)的外缘同时与转环(2)的外缘贴合;
圆形穿孔(1a)的周围设有四个用于供限位轮(2a)轴接的转轴(2b),每个限位轮(2a)的两侧均设有用于防止转环(2)轴向脱离支撑座(1)的挡板(2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6)包括旋转电机(6a)、皮带(6b)和四组驱动轮(6c);
旋转电机(6a)设置于支撑座(1)的后侧底部,且旋转电机(6a)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驱动轮(6c)传动连接,四组驱动轮(6c)沿圆形穿孔(1a)的周向均匀分布,并且四组驱动轮(6c)与四个限位轮(2a)呈交错设置;
每组驱动轮(6c)包括两个皮带(6b)轮和一个连接杆(6c2),两个皮带(6b)轮分别位于支撑座(1)的两侧,并且两个皮带(6b)轮通过连接杆(6c2)固定相连,连接杆(6c2)能够转动的穿过支撑座(1),皮带(6b)同时套设于支撑座(1)后侧的四个皮带(6b)轮上,支撑座(1)前侧的四个皮带(6b)轮同时与转环(2)的外缘接触;
位于支撑座(1)前侧的四个皮带(6b)轮的外缘均设有橡胶防滑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传送升降组件包括底座(4a)、升降机构(4b)、和两组滚筒传送带(4c);
底座(4a)的顶端设有用于支撑两组滚筒传送带(4c)水平设置的支撑框(4d),升降机构(4b)设置于底座(4a)之中,两组滚筒传送带(4c)设置于支撑框(4d)的顶部;
两组滚筒传送带(4c)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连接长板(4e)铰接,连接长板(4e)的底部设有一根竖直的螺纹丝杆(4f)和两根限位杆(4i),螺纹丝杆(4f)设置在连接长板(4e)底部的中心处,两根限位杆(4i)对称设置在螺纹丝杆(4f)的两侧,螺纹丝杆(4f)与升降机构(4b)传动连接,两个限位杆(4i)活动插设于底座(4a)中,两个滚筒传送带(4c)的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框(4d)相互靠近的一侧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牵引式圆管自动缠带设备,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4b)包括外壳(4b1)、蜗轮(4b2)、蜗杆(4b3)和第一电机(4b4);
外壳(4b1)固定设置于底座(4a)中,并且螺纹丝杆(4f)竖直穿过外壳(4b1);
蜗轮(4b2)位于外壳(4b1)内侧,蜗轮(4b2)通过螺纹套(5c4)设于螺纹丝杆(4f)上;
蜗杆(4b3)呈水平状态设置于外壳(4b1)的内侧,并且蜗杆(4b3)与蜗轮(4b2)啮合;
第一电机(4b4)固定设置于外壳(4b1)的旁侧,并且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功城
申请(专利权)人:吴功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