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晨绚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7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端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可以方便纺纱面料打孔的打孔机构,此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通过打孔机构,解决了由于设计师手工打孔造成的打孔距离不均、孔大小不均等影响美观的问题,实现了通过打孔机构对纺纱面料进行距离均等孔大小均等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因手工打孔造成距离不均匀以及孔的形状不规则导致纺纱面料损坏的问题,减少了纺纱面料的损坏,节省了因纺纱面料损坏导致的成本,同时打孔机构的使用,减少了设计师在处理纺纱面料打孔问题上的时间,提高了设计师在处理纺纱面料上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纺纱面料就是通过纺织机把许多动植物纤维捻在一起纺成线或纱织成的布料,所有的纺纱机都只做两件事:首先把大量的短纤维聚合成松散的棉线,然后把棉线一点点的抽出来,捻搓成细密的棉线,棉线经过搓捻就变长了,生产出的纺纱面料通过设计、选样、制版、放码、开裁、缝制、锁眼钉扣等工艺,制成衣物或者其他用品进行销售。对纺纱面料进行打孔的工艺时,往往都是设计师通过手工打孔,但是手工打孔往往会造成打孔的距离不均等,同时手工打孔容易出现偏差和失误,造成了纺纱面料的浪费,打孔也容易出现第一次打的不彻底的现象,得反复对纺纱面料进行打孔,延长了纺纱面料的打孔时间,降低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同时因为打孔的失败,造成了纺织面料的浪费,增加了设计师在设计衣物等其他产品时的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底端连接有底座,且底座的顶端连接有可以方便纺纱面料打孔的打孔机构,对纺纱面料进行打孔时使用打孔机构。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转筒,所述第一电机连接在底座的顶端上,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筒,所述第一转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表面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二转筒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传送带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滑槽表面,所述第二转筒的内部套接有第一金属轴,且第一金属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沿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套接有第二金属轴,且第二金属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外沿啮合有环形齿条,且环形齿条的两侧连接有滑块,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滑轨,且滑轨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环形齿条的底端连接有打孔器,带动打孔器对纺纱面料进行打孔,可以控制打孔。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的外沿啮合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的内部套接有第三金属轴,所述第三金属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孔,且第一孔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第三金属轴的另一端与第一滚珠轴承的内部套接,达到一个控制孔之间距离的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不完全齿轮,且第三不完全齿轮的外沿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部套接有第四金属轴,且第四金属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轴承,所述底座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孔,且第二滚珠轴承连接在第二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的外沿啮合有第三齿轮,且第三齿轮套接在第二金属轴上,通过第三不完全齿轮调整第一转盘转动的方向,完成二次打孔。优选的,所述第三金属轴的外部套接有第二转盘,且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一金属轴外部套接有第三转盘,且第三转盘的顶端连接有第二固定筒,所述第二固定筒与第一固定筒之间连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内部连接有弹簧,第二转盘与第三转盘转动时从而保证打孔机构的运行方向。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五金属轴,且第五金属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三固定筒,所述第一金属轴的表面套接有第四固定筒,且第四固定筒与第三固定筒之间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五金属轴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滚珠轴承,所述保护壳的内壁上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三滚珠轴承连接在第二固定板的表面,保证第三固定筒与第二固定筒保持稳定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三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四固定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三限位块,防止第一固定筒、第三固定筒和第四固定筒转动时脱落。优选的,所述第三不完全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且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直径相同,保证第三不完全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转速相同。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a棉型纺纱体系:生产特细纱或者对强力、光洁度、均匀度要求很高的纱线,需要通过精梳,进一步排除短纤维和细小杂质;b毛型纺纱系统:粗梳毛纺使用的原料主要是羊毛、中长化纤、毛型化纤、竟放、精纺下脚毛以及一些特种动物纤维(羊绒、驼绒、兔毛)等,它纱线的特点是线密度比较高,成纱内部纤维伸直平行度及长度整齐度较差,纱线表面有毛茸。其流程如下:原毛→初步加工→和毛加油→粗纱梳毛→细纱→后加工→粗纺毛纱;c麻型纺纱系统:纺织原料有苎麻和亚麻,由于苎麻和亚麻在产地和原料性能不同,纺纱工艺上也不相同:苎麻的长纤主要生产纯的苎麻纱线,短纤主要与棉、粘胶、晴等混纺在棉纺设备上生产混纺纱线;亚麻的纤维要比苎麻硬,纤维的长度要长,因此亚麻纱线的生产要比苎麻麻烦的多;d娟纺纺纱系统:娟纺可分为娟丝纺和紬丝纺。娟纺对原料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经过精练加工的精干绵,其工艺过程包括制绵工程、前纺工程和后纺工程,利用到权利要求书1中的打孔机构进行打孔;e半精纺:成条工艺与毛半精梳相仿,纺纱工艺与普梳棉纺相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工艺及装置通过打孔机构,解决了由于设计师手工打孔造成的打孔距离不均、孔大小不均等影响美观的问题,实现了通过打孔机构对纺纱面料进行距离均等孔大小均等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因手工打孔造成距离不均匀以及孔的形状不规则导致纺纱面料损坏的问题,减少了纺纱面料的损坏,节省了因纺纱面料损坏导致的成本,同时打孔机构的使用,减少了设计师在处理纺纱面料打孔问题上的时间,提高了设计师在处理纺纱面料上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爆炸图;图4为图2中A区域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图6为图3中C区域放大图;图7为图3中D区域放大图;图8为图3中E区域放大图;图9为图3中F区域放大图;图10为图3中G区域放大图。图中:1-保护壳;2-底座;3-打孔机构;4-第一电机;5-第二转筒;6-第一转筒;7-第一滑槽;8-传送带;9-第二滑槽;10-第一金属轴;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第二金属轴;14-第一不完全齿轮;15-环形齿条;16-滑块;17-滑轨;18-连接板;19-打孔器;20-第二电机;21-第二不完全齿轮;22-第一齿轮;23-第三金属轴;24-第一转盘;25-第一孔;26-第一滚珠轴承;27-第三不完全齿轮;28-第二齿轮;29-第四金属轴;30-第二滚珠轴承;31-第二孔;32-第三齿轮;33-第二转盘;34-第一固定筒;35-第三转盘;36-第二固定筒;37-伸缩杆;38-弹簧;39-第五金属轴;40-第三固定筒;41-第四固定筒;42-第一固定板;43-第三滚珠轴承;44-第二固定板;45-第一限位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端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顶端连接有可以方便纺纱面料打孔的打孔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包括保护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的底端连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顶端连接有可以方便纺纱面料打孔的打孔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4)和第二转筒(5),所述第一电机(4)连接在底座(2)的顶端上,且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转筒(6),所述第一转筒(6)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7),且第一滑槽(7)的表面连接有传送带(8),所述第二转筒(5)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9),所述传送带(8)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滑槽(9)表面,所述第二转筒(5)的内部套接有第一金属轴(10),且第一金属轴(10)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第一锥齿轮(11)的外沿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二锥齿轮(12)的内部套接有第二金属轴(13),且第二金属轴(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14),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14)的外沿啮合有环形齿条(15),且环形齿条(15)的两侧连接有滑块(16),所述保护壳(1)的内壁上连接有多个滑轨(17),且滑轨(17)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板(18),所述滑块(16)与滑轨(17)滑动连接,所述环形齿条(15)的底端连接有打孔器(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顶端连接有第二电机(20),且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不完全齿轮(21),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21)的外沿啮合有第一齿轮(22),且第一齿轮(22)的内部套接有第三金属轴(23),所述第三金属轴(2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盘(24),所述底座(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孔(25),且第一孔(25)的内壁连接有第一滚珠轴承(26),所述第三金属轴(23)的另一端与第一滚珠轴承(26)的内部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不完全齿轮(27),且第三不完全齿轮(27)的外沿啮合有第二齿轮(28),所述第二齿轮(28)的内部套接有第四金属轴(29),且第四金属轴(29)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滚珠轴承(30),所述底座(2)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孔(31),且第二滚珠轴承(30)连接在第二孔(3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齿轮(28)的外沿啮合有第三齿轮(32),且第三齿轮(32)套接在第二金属轴(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纺纱面料加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晨绚
申请(专利权)人:王晨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