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492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4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下壳体,形成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从下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上壳体,扣合在下壳体上,上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从上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设置在下壳体的两端,以与下壳体和上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具有形成在第一端板与上壳体之间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在第二端板与下壳体之间的第二开口,其中,冷却气流能够从第一开口进入第一凹槽,并从第二凹槽经第二开口流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能够解决动力电池包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电动车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电动车使用的动力源为动力电池包,动力电池包一般采用风冷的冷却形式。现有的动力电池包采用风冷的冷却形式时,通常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设置与风冷相关的结构,导致动力电池包的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增大,当动力电池包安装到车辆上时,使得车辆后备箱的空间减小,车辆油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以解决动力电池包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包壳体,所述电池包壳体包括:下壳体,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从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上壳体,扣合在所述下壳体上,所述上壳体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两端,以与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上壳体之间的第一开口,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1)包括:/n下壳体(11),形成有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凹槽(111)从所述下壳体(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n上壳体(12),扣合在所述下壳体(11)上,所述上壳体(12)上形成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从所述上壳体(1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n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的两端,以与所述下壳体(11)和所述上壳体(12)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13)与所述上壳体(12)之间的第一开口(151),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14)与所述下壳体(11)之间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壳体(1)包括:
下壳体(11),形成有第二凹槽(111),所述第二凹槽(111)从所述下壳体(1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上壳体(12),扣合在所述下壳体(11)上,所述上壳体(12)上形成有第一凹槽(121),所述第一凹槽(121)从所述上壳体(1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第一端板(13)和第二端板(14),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1)的两端,以与所述下壳体(11)和所述上壳体(12)围合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端板(13)与所述上壳体(12)之间的第一开口(151),以及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板(14)与所述下壳体(11)之间的第二开口(152),
其中,冷却气流能够从所述第一开口(151)进入所述第一凹槽(121),并从所述第二凹槽(111)经所述第二开口(152)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3)的下端面与所述下壳体(11)的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端板(14)的上端面与所述上壳体(12)的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包括多个所述第二凹槽(111),相邻的所述第二凹槽(111)之间形成有用于支撑电池模组(2)的支撑凸台(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上还设置有多条与所述第二凹槽(111)垂直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11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与车辆连接的安装孔(114),所述安装孔(114)中设置有衬套(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2)的两侧形成有多条竖直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22),所述第二加强筋(122)的下端形成有翻边(123),所述翻边(123)与所述下壳体(11)固定连接。


7.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壳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腾王旭东范凯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