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以及转换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4769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以及转换系统,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多个集成在电路板上的转换电路,每个转换电路的类型互不相同;其中,每个所述转换电路能够与外部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硬件耦接,进而将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转换为转换信号,所述转换信号为所述测试信号优化后的信号;以及VCU连接器,能够与外部的待测VCU产品耦接,并向待测VCU产品输出转换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转换电路焊接在一个电路板上,集成度高,有效缩减测试装置的尺寸,简化组装工序,优化了信号转换过程,缩短设备开发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且操作更简单,无须更改硬件连接,提升测试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以及转换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VCU功能测试,更具体的,涉及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以及转换系统。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控制器VCU的功能测试设备主要包含测试主机、测试治具、测试软件等部分。测试主机包括主机、信号转换装置、供电单元、IO接口等,其中信号转换装置主要采用端子、连接器、线束等进行连接,将信号经过多次转换后传输至主机,由软件执行功能测试,造成功能测试中信号的不稳定问题。经整理,现有技术主要问题如下:1、连接端子多,FCT功能测试中每个测试通道对应一个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经过端子转接至IO接口,IO接口通过连接器连接到信号端,造成信号的转换过程端子、连接关系复杂,信号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差;2、扩展性差,信号转换基于点对点,测试通道的数量与连接已经固定,测试信号或类型的增加,需要同时增加测试通道、硬件连接,造成在测试项次较多的情况下,信号的扩展操作较复杂,无法实现测试通道的快速扩展;3、测试稳定性差,目前FCT测试设备内部线缆与端子之间主要通过压接的方式,属于硬连接,在设备运输或测试过程中可能因震动造成虚接,影响测试过程信号的稳定性;4、通用性差,现有设备基本不支持FCT/EOL的兼容测试,即一套设备不能同时实现FCT测试和EOL测试,无法实现通用性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包括: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多个集成在电路板上的转换电路,每个转换电路的类型互不相同;其中,每个所述转换电路能够与外部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硬件耦接,进而将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转换为转换信号,所述转换信号为所述测试信号优化后的信号;以及VCU连接器,能够与外部的待测VCU产品耦接,并向待测VCU产品输出转换信号。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转换装置还包括:对应每个转换电路的信号转换测试接口,每个转换电路通过所述信号转换测试接口与外部的所述测试信号硬件耦接。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模拟信号转换电路、数字信号转换电路、PWM信号转换电路、高边低边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CAN信号转换电路以及LIN信号转换电路中的至少多个。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拟信号转换电路,包括:AI模拟量输入电路和AO模拟量输出电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AI模拟量输入电路包括: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两个电阻;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一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和靠近该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的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第一电容;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二支路,一端耦接在两个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耦接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一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耦接;以及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三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靠近该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的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第二电容;所述AO模拟量输出电路包括: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耦接在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放大器靠近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放大器靠近所述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地设置,并且耦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一电阻;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和接地端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二电阻;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三电阻;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四电阻。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数字信号转换电路包括:DI模拟量输入电路和DO模拟量输出电路。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DI模拟量输入电路包括: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和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串联耦接在所述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和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电感和电阻,所述电感靠近所述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电阻靠近所述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耦接在所述电感和所述电阻之间,所述MOS管的栅极耦接第二电压端;D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一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电感和第一MOS管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第三电容;D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二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和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第四电容;所述DO模拟量输出电路包括:测试硬件D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第一三极管、第一光耦以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靠近所述测试硬件DO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二MOS管靠近所述治具端DO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一光耦设于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MOS管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硬件DO信号输出端口耦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端耦接第三电压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第一光耦,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治具端DO信号输入端口耦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端耦接第四电压端,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第一光耦;设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和接地端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的D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一电阻;设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一光耦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的D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第二电阻;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光耦和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的D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第三电阻。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PWM信号转换电路包括PWM信号输出电路;所述PWM信号输出电路包括:测试硬件PWM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PWM信号输入端口;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PWM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PWM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第一阻容滤波器、第二三极管、第二光耦、第三MOS管以及第二阻容滤波器,所述第一阻容滤波器靠近所述测试硬件PWM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阻容滤波器靠近所述治具端PWM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二三极管与所述第一阻容滤波器耦接,所述第二光耦设于所述第二三极管和第二阻容滤波器之间,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测试硬件PWM信号输出端口耦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端接数字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三端耦接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入端,所述第三MOS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多个集成在电路板上的转换电路,每个转换电路的类型互不相同;其中,每个所述转换电路能够与外部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硬件耦接,进而将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转换为转换信号,所述转换信号为所述测试信号优化后的信号;以及/nVCU连接器,能够与外部的待测VCU产品耦接,并向待测VCU产品输出转换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CU功能测试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转换模块,包括多个集成在电路板上的转换电路,每个转换电路的类型互不相同;其中,每个所述转换电路能够与外部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硬件耦接,进而将对应类型的测试信号转换为转换信号,所述转换信号为所述测试信号优化后的信号;以及
VCU连接器,能够与外部的待测VCU产品耦接,并向待测VCU产品输出转换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转换装置还包括:
对应每个转换电路的信号转换测试接口,每个转换电路通过所述信号转换测试接口与外部的所述测试信号硬件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包括:模拟信号转换电路、数字信号转换电路、PWM信号转换电路、高边低边驱动信号转换电路、电源转换电路、CAN信号转换电路以及LIN信号转换电路中的至少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信号转换电路,包括:AI模拟量输入电路和AO模拟量输出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AI模拟量输入电路包括:
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
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两个电阻;
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一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和靠近该治具端AI信号输入端口的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第一电容;
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二支路,一端耦接在两个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耦接第一电压端,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所述一端耦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耦接;以及
A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三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和靠近该测试硬件AI信号输入端口的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支路上设置第二电容;
所述AO模拟量输出电路包括:
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
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所述第一放大器和第二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耦接在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且所述第一放大器靠近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第二放大器靠近所述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接地设置,并且耦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
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一电阻;
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和接地端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二电阻;
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反向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连接导线上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三电阻;以及
设于所述第一放大器和所述第二放大器之间的AO模拟量输出电路中的第四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转换电路包括:DI模拟量输入电路和DO模拟量输出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DI模拟量输入电路包括:
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和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
串联耦接在所述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和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电感和电阻,所述电感靠近所述治具端DI信号输入端口,所述电阻靠近所述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
第一MOS管,所述MOS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耦接在所述电感和所述电阻之间,所述MOS管的栅极耦接第二电压端;
D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一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电感和第一MOS管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第三电容;
DI模拟量输入电路第二支路,一端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DI信号输入端口和所述电阻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第四电容;
所述DO模拟量输出电路包括:
测试硬件D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
串联耦接在所述测试硬件AO信号输出端口和治具端AO信号输入端口之间的第一三极管、第一光耦以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靠近所述测试硬件DO信号输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蝶吴凡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