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4616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罐体,该罐体能够切实地将安装于卷边部的盖的裙部卷入并固定,从而能够提高耐压性。该罐体具备圆筒部和经由直径比所述圆筒部的直径小的颈部连接的口部,在所述口部的外周部具有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由前端向径向外侧翻折并卷曲而成,在经过罐轴的纵剖面中,在所述卷边部的外周部上向斜下方凸出的外周下侧折弯部与具有所述前端的卷边端部之间形成有向所述罐轴方向下方的凹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罐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供安装盖的开口部形成有卷边部的瓶形状的罐体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基于2019年1月28日在日本申请的专利申请2019-11928号要求优先权,并且在此援引其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填充饮料等内容物的容器,已知有在由钢或铝合金等形成的瓶形状的罐体(瓶罐)的开口部安装有盖且由盖内表面的衬垫密封的结构。提出有如下的容器:在这种罐体的开口部具有与瓶口同样的形状的卷边部,通过在该卷边部卷入盖的裙部来安装,以实现密封。用于该容器的罐体的卷边部相对于罐体的开口部形成得比较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金属制罐,该金属制罐在使口部的前端部向外方翻卷而形成的凸筋部(卷边部)上卷封固定有盖,该盖通过拉拽拉环而将刻痕断裂来开封。在该金属制罐中,口部以直线状延伸,凸筋部(卷边部)向内方倾斜,凸筋部的倾斜开始位置设定在该凸筋部的下端部位与翻卷开始位置之间。凸筋部(卷边部)的经翻卷的前端部与口部的外表面大致垂直地接触并抵接。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金属瓶罐中形成有卷边部,该卷边部具有:从口部的上端缩径的缩径部;从缩径部的上端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该立起部的上端的上部折弯部;从该上部折弯部向外方光滑地扩展的同时向下方延伸且向外方突出的弯曲部;该弯曲部的下端的下部折弯部;和从该下部折弯部以直线状延伸至缩径部的直线部。直线部的前端与缩径部的外表面抵接。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缩径部的倾斜角为25°~65°,上部折弯部的曲率半径为0.5~1.0mm,弯曲部的曲率半径为2.0~3.0mm,下部折弯部的曲率半径为0.5~1.0mm,直线部相对于水平的角度为0~25°。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22971号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1-116456号公报这种卷边部被形成为与瓶口同样的形状且比较大。因此,供盖的裙部卷入的卷边部的下端部的曲率半径容易变大,有可能会降低安装有盖的裙部之后的耐压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罐体,该罐体能够切实地将安装于卷边部的盖的裙部卷入并固定,从而能够提高耐压性。本专利技术的罐体为具备圆筒部、直径比所述圆筒部的直径小的颈部和经由所述颈部连接的口部的罐体。所述口部在外周部具有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由包含边缘的端部向径向的外侧翻折并卷曲而成,所述卷边部具备:外周下侧折弯部,在所述卷边部的外周下部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折弯,并且向罐轴方向的斜下方凸出;凹部,与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相连且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下方凹陷;和卷边端部,与所述凹部相连且包含所述边缘。由于在卷边部的外周下侧折弯部与卷边端部之间形成有凹部,因此能够缩小外周下侧折弯部的曲率半径。而且,由于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凸部和凹部连续形成,因此刚性较高,盖的裙部的卷入也优良,并且提高耐压性。此外,凹部也可以未必形成在整周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优选为0.4mm以上且1.2mm以下,更优选为0.5mm以上且0.8mm以下。通过将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设定在该范围内,在将盖的裙部卷入时,能够卡止并切实地固定裙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另一实施方式,优选所述卷边端部具有前端折弯部,所述前端折弯部从所述凹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以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上方逐渐缩径的同时向所述径向的内方凸出的方式弯曲。通过前端折弯部使得卷边端部以较小的曲率半径弯曲,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并且在通过卷入盖的裙时的向径向内方的外力向口部始端部的外周面按压卷边端部的情况下,也由于前端折弯部向径向内方凸出,因此边缘难以接触口部始端部,减少对口部始端部的损害。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制造方法具备:小径筒部形成工序,在筒体上形成直径小的小径筒部;和卷边部成型工序,成型出通过将所述小径筒部的包含边缘的端部向径向的外侧翻折并卷曲而成的卷边部,所述卷边部成型工序具有:滚压工序,向所述径向的外方翻折并弄圆所述小径筒部的所述端部来形成卷部;和压制工序(スロットル工程),在滚压工序之后从所述径向的外方按压所述卷部的外周部,形成具有向斜下方凸出的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卷边部,在所述压制工序中,通过使所述边缘的附近与所述小径筒部的外周面抵接并从所述径向的外方向内方按压,以形成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凹部和卷边端部,所述凹部与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相连并弯曲且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下方凹陷,所述卷边端部与所述凹部相连且包含所述边缘。卷边端部由于具有边缘,因此比较硬且难以变形。在此,可通过在压制工序中使边缘附近与小径筒状部的外表面抵接并从径向外方按压卷部,从而在难以变形的卷边端部与外周下侧折弯部之间形成凹部。通过形成该凹部,外周下侧折弯部的曲率半径缩小,能够牢固地将盖的裙部卷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优选在所述小径筒部成型工序与所述卷边部成型工序之间进一步具有预卷工序,所述预卷工序通过将所述小径筒部的所述边缘的附近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向所述径向的外方翻折来形成预卷部,在所述滚压工序中,通过以大于所述规定的曲率半径的曲率半径翻折并弄圆所述小径筒部的比所述预卷部更靠下方的部分来成型出所述卷部的上部。通过以比较小的曲率半径事先形成预卷部,进一步提高卷边端部的刚性,并且在压制工序中容易形成凹部。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切实地将安装于卷边部的盖的裙部卷入并固定,从而能够提高耐压性。附图说明图1是将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罐体的瓶容器的右半部分设为经过罐轴的剖面的主视图。图2是将图1所示的罐体的卷边部附近放大的剖面图。图3是将图2所示的卷边部的下部附近进一步放大的剖面图。图4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图1所示瓶容器的主视图。图5是瓶容器的俯视图。图6是按顺序表示罐体制造工序的前一半的将右半部分设为剖面的主视图。图7是表示在预卷工序中利用预卷模加工的状态的剖面图。图8是表示在滚压工序中利用滚压工具加工的状态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在压制工序中利用成型用工具加工的状态的剖面图。图10是将图9的主要部分放大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罐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罐体100为总体形成为瓶形状的瓶罐,在其上端部的口部14具有卷边部50,从而形成向外部开口的开口部15。罐体100通过在经由开口部15向内部填充饮料等内容物之后对口部14安装盖200而密封开口部15并构成瓶容器300。图1、图4及图5示出具备罐体100和安装在罐体100的口部14上的盖200的瓶容器300。在图1中,在瓶容器300的右半部分示出经过罐轴C的剖面。罐体100由铝或铝合金等的薄板金属形成,如图1所示,被形成为具备主体部10和底部20的有底圆筒状,该主体部10呈圆筒状,其直至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为止以笔直状形成,该中间位置的上方部分随着向开口部15而缩径,该底部20封闭主体部10的下部。如图1所示,主体部10及底部20彼此同轴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体,其特征在于,/n具备圆筒部、直径比所述圆筒部的直径小的颈部和经由所述颈部连接的口部,/n所述口部在外周部具有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由包含边缘的端部向径向的外侧翻折并卷曲而成,/n所述卷边部具备:外周下侧折弯部,在所述卷边部的外周下部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折弯,并且向罐轴方向的斜下方凸出;凹部,与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内周侧相连且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下方凹陷;和卷边端部,与所述凹部相连且包含所述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90128 JP 2019-0119281.一种罐体,其特征在于,
具备圆筒部、直径比所述圆筒部的直径小的颈部和经由所述颈部连接的口部,
所述口部在外周部具有卷边部,所述卷边部由包含边缘的端部向径向的外侧翻折并卷曲而成,
所述卷边部具备:外周下侧折弯部,在所述卷边部的外周下部向所述径向的内侧折弯,并且向罐轴方向的斜下方凸出;凹部,与所述外周下侧折弯部的内周侧相连且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下方凹陷;和卷边端部,与所述凹部相连且包含所述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边端部具有前端折弯部,所述前端折弯部从所述凹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以向所述罐轴方向的上方逐渐缩径的同时向所述径向的内方凸出的方式弯曲。


3.一种罐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小径筒部成型工序,在筒体上形成直径小的小径筒部;和卷边部成型工序,成型出通过将所述小径筒部的包含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贵志饭村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环宇制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