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857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包括:消音腔体和排气管;消音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设置于第一腔体内,第二腔体的外表面与第一腔体的内表面间隔预设间距以形成第一预设间隔空间;第一预设间隔空间具有第一预设真空度。当带有较大声能的气流进入第二腔体的内腔时,由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为真空间隙,可以起到隔音隔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压缩机壳体内的高温气体向第二腔体内的低温气体传递热量,使得压缩机可以排出较低温度的气体,以提高压缩机的制冷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设置真空间隙,以达到全面隔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排气消音机构是压缩机内降低气流噪声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对排气消音机构的研究成为各压缩机生产商及科研机构关注的焦点。传统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的腔体内壁均会设置多个不同尺寸的盲孔,当压缩机工作时,脉冲气流经吸气管吸入,进入腔体内;一部分气体通过盲孔时,气流在盲孔内发生共振,从而产生声能的反射、干涉,使得噪音衰减;然而还有一部分气体会直接从出气管排出,使得气体在排出时仍具有较大的声能,导致排气消音机构的消音效果差。另一方面,在压缩机工作时,其壳体内部会产生热量,压缩机壳体内的高温气体会向排气消音机构腔体内的低温气体传递热量,腔体内的气体温度上升,使得压缩机排出的气体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导致压缩机的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压缩机及制冷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排气消音机构消音效果差且不隔热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腔体和排气管;/n所述消音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表面间隔预设间距以形成第一预设间隔空间;/n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第二腔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腔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空间连通的抽气口,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空间具有第一预设真空度;/n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的管体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腔体和排气管;
所述消音腔体包括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二腔体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内表面间隔预设间距以形成第一预设间隔空间;
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凸部,所述第二腔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腔体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空间连通的抽气口,所述第一预设间隔空间具有第一预设真空度;
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外表面,所述排气管的管体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并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气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音机构还包括隔板和进气管;
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并将所述第二腔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所进气管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外表面,所述进气管的管体延伸至所述第二腔体并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的排气消音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百昌李华军金盛江罗祥胜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