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05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纯碱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炉体,炉体依次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固定且炉体从炉头至炉尾高度逐渐降低,第一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大于第二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炉体中部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使炉体在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上滚动回转;在第一支撑装置或第二支撑装置处配合设置有轴向往复推移装置,轴向往复推移装置使炉体进行回转的同时在轴向上往复位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炉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利用轴向推移装置调整炉体和支撑装置承受载荷的部位,避免了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变形,降低了检修维护的频次,提高了生产的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纯碱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纯碱工业用轻灰煅烧炉,最大煅烧炉规格为直径φ3.6m,最大单台产能规模为30万吨/年,现在随着国内纯碱厂逐步扩建,碱厂规模越来越大,碱厂配套煅烧炉也只能选取最大的30万吨/年设备,带来设备配套台数多,配套设备多、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尤其是在国内目前开发天然碱项目中,项目产能规模更远远大于一般的纯碱项目,需要使用更大产能的煅烧炉。导致现在的纯碱生产所采用的煅烧炉产量低情况的原因,还包括设备结构上的不足,在例如煅烧炉在生产的过程中频繁损坏,需要反复停机维护和维修,导致实际的生产效率低下。因此,现有纯碱生产加工设备的结构存在缺陷,为了提高纯碱的生产能力,可以对生产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故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内容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旨在对煅烧炉设备的结构进行优化,不仅提高煅烧炉的单位时间的生产量,还能够减少煅烧炉的损坏和出错频次,减少检修维护次数,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加大产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包括倾斜设置的炉体,炉体依次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固定且炉体从炉头至炉尾高度逐渐降低,第一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大于第二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炉体中部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使炉体在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上滚动回转;在第一支撑装置或第二支撑装置处配合设置有轴向往复推移装置,轴向往复推移装置使炉体进行回转的同时在轴向上往复位移。上述公开的煅烧炉设备,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对炉体进行支撑,当炉体在回转时,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还起到了帮助回转的作用;由于炉体与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之间长时间大的载荷,需要调整接触的位置,否则长时间以固定不变的位置接触并承受载荷,无论是静止状态还是回转状态均会导致接触部位出现变形;因此,通过轴向往复推移装置对炉体的位置进行轴向调节,尤其是在回转过程中,使炉体对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施加均衡的载荷,承受载荷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如此能够减少炉体与第一支撑装置或第二支撑装置的接触位置的损坏。进一步的,轴向往复推移装置可采用多种具体可行的结构,此处举出其中一种可行的方案:所述的轴向往复推移装置包括相对安装的一对支座,两个支座通过滑轴连接固定,滑轴上滑动设置有往复推移组件,其中一个支座上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内设置有液压推杆,液压推杆连接往复推移组件并带动往复推移组件沿炉体轴向移动;往复推移组件与炉体接触配合。这样设置时,通过往复推移组件与炉体接触,当往复推移组件在液压推杆的作用下发生轴向移动,便能推动炉体发生轴向移动。再进一步,往复推移组件的可用结构并不唯一确定,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往复推移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轴上的滑动座和转动设置在滑动座上的挡轮,滑动座与液压推杆连接配合,挡轮与炉体接触配合。采用挡轮与炉体接触配合,是为了方便炉体的回转,当炉体回转时,挡轮随之自传,同时能够提供稳定的推移作用力。进一步的,炉体作为容纳原料进行煅烧的设备,不直接与支撑装置和轴向推移装置接触,此处进行优化说明,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炉体的外壁同轴套设有滚圈,所述的挡轮与滚圈的侧部抵紧接触。滚圈与炉体同步转动,当炉体回转时,滚圈也同步回转;且滚圈在炉体的外壁上轴向固定,挡轮抵紧滚圈时,同步也抵紧炉体。进一步的,上述公开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也可采用多种可行的结构,此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均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炉体的托轮,所述的托轮与滚圈的外圆周面接触配合。所述的托轮数量若干,且炉体回转时,托轮转动,辅助炉体的转动。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对炉体结构的保护,对炉体与滚圈的连接结构进行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滚圈与炉体之间设置有衬垫结构,衬垫结构包括沿炉体外壁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垫板,垫板的底面贴合有支撑块。再进一步,支撑块上设有通孔且垫板与支撑块在通孔的孔口处贴合连接;为了固定垫板,在炉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压板和挡板,压板与挡板分别抵紧垫板的一端。进一步的,回转驱动装置作为炉体回转的动力源,可采用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连接配合的驱动器和传动机构,所述的炉体处设置有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的驱动轮结构。驱动器一般可采用电机等,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传动箱等结构,驱动轮结构可采用齿轮、带轮等结构,且驱动轮与炉体配合,当驱动器运行时,同构传动机构将动力传输至驱动轮,驱动轮转动可带动炉体转动。进一步的,对炉体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炉体的炉尾处设置有出碱口和出料罩,出料罩包括正对出碱口的罩部和与罩部同轴设置且滑动贴合的摩擦环,摩擦环与罩部之间设置有弹性膨胀板,弹性膨胀板上设置有与出碱口同心的环形波纹状凹凸结构。这样设置时,当炉体转动出料时,出碱口与摩擦环相对运动,出碱口被出料罩所罩住,并通过弹性膨胀板密封,可保证出碱口处的气密,保障炉体内的煅烧产品成品率;由于弹性膨胀板在径向、轴向上良好的变形能力,可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保持出碱口处的气密性。进一步的,对出碱口处的结构进行优化,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出碱口处设置有阻挡环结构,所述的罩部设置有弹性抵紧结构,弹性抵紧结构使摩擦环与阻挡环结构紧密贴合。这样设置时,弹性抵紧结构将摩擦环推向或拉向阻挡环结构,二者之间形成摩擦密封面。进一步的,对炉体的结构继续优化并举出如下具体可行的方案:所述的炉体的炉头处设有外置预混设备,外置预混设备包括混合仓,混合仓上设置有若干原料入口,混合仓内设置有搅拌轴;外置预混设备还包括连通混合仓与炉体的进料通道,预混合后的原料通过进料通道进入炉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对炉体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利用轴向推移装置调整炉体和支撑装置承受载荷的部位,避免了应力集中导致结构变形,降低了检修维护的频次,提高了生产的效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图1为煅烧炉设备侧视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及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为煅烧炉设备俯视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及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轴向推移装置与炉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轴向推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滚圈与垫板处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6为滚圈与垫板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滚圈与垫板处另一视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出碱口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上述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炉体(1),炉体(1)依次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固定且炉体(1)从炉头至炉尾高度逐渐降低,第一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大于第二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炉体(1)中部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使炉体(1)在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上滚动回转;在第一支撑装置或第二支撑装置处配合设置有轴向往复推移装置,轴向往复推移装置使炉体(1)进行回转的同时在轴向上往复位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设置的炉体(1),炉体(1)依次通过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固定且炉体(1)从炉头至炉尾高度逐渐降低,第一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大于第二支撑装置的支撑高度;炉体(1)中部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回转驱动装置使炉体(1)在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上滚动回转;在第一支撑装置或第二支撑装置处配合设置有轴向往复推移装置,轴向往复推移装置使炉体(1)进行回转的同时在轴向上往复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往复推移装置包括相对安装的一对支座(17),两个支座(1)之间连接设置有滑轴(27),滑轴(27)上连接往复推移组件,其中一个支座(17)上设置有液压缸(24),液压缸(24)内设置有液压推杆(25),液压推杆(25)连接往复推移组件(16)并带动往复推移组件(16)沿炉体(1)轴向移动;往复推移组件(16)与炉体(1)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推移组件(16)包括滑动设置在滑轴(27)上的滑动座(18)和转动设置在滑动座(18)上的挡轮,滑动座(18)与液压推杆(25)连接配合,挡轮与炉体(1)接触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炉体(1)的外壁同轴套设有滚圈(15),所述的挡轮与滚圈(15)的侧部抵紧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任一项所述的纯碱煅烧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均包括支撑座,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静戴连荣冷军丁喜梅王青宗陈迎春刘蓉江陈福连钟玉华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保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内蒙古博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