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7269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及使用方法,包括钢骨架、铝骨架、耐油橡胶、铝连接件,所述钢骨架为优弧结构,所述铝骨架固定在钢骨架的两端,所述耐油橡胶固定在钢骨架和铝骨架的内侧,所述钢骨架包裹在拖轮轴的下部,所述铝骨架包裹在托轮轴的上部,两个铝骨架的端部相对并通过铝连接件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作用是防止轴承座内润滑油泄漏。为了应对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的结构与使用的特殊性。需要实现在下部密封圈浸入油中,密封圈安装需要切口,润滑油在流下的过程中冲击下部密封圈,托轮轴直径大弹簧难以在圆周全范围内压紧等条件下实现紧密密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回转窑托轮轴承组安装在回转窑下部,支承筒体和其内部的耐火材料以及窑内物料。传动装置带动回转窑在托轮轴承组上旋转。回转窑中心线与水平面有一定倾斜角度,进料端高于出料端。回转窑内的物料通过用回转窑的旋转完成从窑的进料端到出料端的移动过程。如图1-图2是托轮轴承组的结构示意图。轴承座1内固定滑动轴承6。两个滑动轴承6支承一个托轮轴4。托轮轴4上安装托轮5。托轮5承接回转窑重量。托轮5与托轮轴4一起在滑动轴承6上转动。为了使托轮轴4与滑动轴承6运转良好,需要对其进行润滑。根据运动的性质,低速、重载,所以采用油勺2舀油进行润滑。轴承座1下部腔体内储存一定油量的润滑油,油位要高于油勺2旋转到下部的高度。油勺2旋转带舀油提升到上部,在高点泄油到分油盘3上,分油盘3使油均匀的流到托轮轴4上,托轮轴4利用自身在滑动轴承6上的旋转,把油压入托轮轴4与滑动轴承6之间,起到润滑作用。有润滑就有密封,如图3-图7所示为现有技术托轮轴密封结构,托轮轴承组的漏油的位置是托轮轴4与轴承座1的环行缝隙。该处的密封结构是以轴承座1为背板,密封圈压盖9与背板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间,内部放置羊毛毡密封圈11或耐油密封圈12。放置羊毛毡密封圈11时要加装金属销轴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羊毛毡密封圈11需要弹簧10进行圆周方向的压紧,耐油密封圈12的下唇也需要弹簧10进行压紧,才能起到密封作用。最后用螺栓8把轴承座1与密封圈压盖9固定在一起。密封第一次安装时可以在托轮轴4的一端套入,这时可以采用完整的密封圈。以后更换密封圈不能开启轴承座,只能如图4、图6所示切口18进行安装。切口18位置在最上方。托轮轴与轴承座之间的密封有以下几个难点:一是分油盘3分油的过程会把油导到靠近托轮5的位置,油在下流的过程会沿着轴的弧线到达密封圈处。二是由于回转窑是倾斜布置,所以托轮轴承组也会倾斜布置,高端轴承座1为了保证油勺2能舀到油,油位高度可能会高于密封圈下沿。三是由于回转窑是连续运转,在运转过程中密封圈不能整体更换,只能切断后粘接,密封效果不好。四是由于回转窑托轮轴直径大,密封圈很难做到在圆周范围内完全贴合。目前采用弹簧箍紧,由于直径过大,弹簧在圆周上紧松不均,漏油严重。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避免切断与粘合对密封圈造成的影响,又能提高部分浸油部位的密封效果。减少润滑油的泄漏,有显著的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及使用方法,其作用是防止轴承座内润滑油泄漏。为了应对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的结构与使用的特殊性。需要实现在下部密封圈浸入油中,密封圈安装需要切口,润滑油在流下的过程中冲击下部密封圈,托轮轴直径大弹簧难以在圆周全范围内压紧等条件下实现紧密密封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包括钢骨架、铝骨架、耐油橡胶、铝连接件,所述钢骨架为优弧结构,所述铝骨架固定在钢骨架的两端,所述耐油橡胶固定在钢骨架和铝骨架的内侧,所述钢骨架包裹在拖轮轴的下部,所述铝骨架包裹在托轮轴的上部,两个铝骨架的端部相对并通过铝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钢骨架的长度大于半周长18-22°。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压盖固定在轴承盖的外部,所述密封圈压盖上设有与铝连接件适配的凹槽,将铝连接件及密封圈限位固定。所述耐油橡胶内侧设有与托轮轴密封位置轴肩形状相适配的实心凸起。所述铝连接件整体为圆弧形,铝连接件的截面为L型,在L型的立板上设有插接销,所述铝骨架的端部设有连接孔,两个铝骨架端部对接,并将连接孔插接在铝连接件的插接销上。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的使用方法,在密封圈安装前,两个铝骨架是直的,将密封圈套在托轮轴上,钢骨架包裹在托轮轴下部,利用铝骨架的柔性,将铝骨架包裹在托轮轴的上部,将两个铝骨架的端部通过铝连接件固定连接,将密封圈压盖安装到轴承座上,通过密封圈压盖上的凹槽将密封圈径向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在密封圈与油接触范围内橡胶所受的压力均匀,密封效果好,避免了润滑油的泄漏。既节省了润滑油,也避免了油污污染。2)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上部采用插接压紧,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密封圈的快速更换,大大缩短了原有安装、粘结、养成的检修时间。3)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耐油橡胶内侧设有的实心凸起,类似于硬唇型结构,没有需要压紧的薄面,能提高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托轮轴承组主视图;图2是托轮轴承组A-A剖视图;图3是托轮轴承组Ⅰ详图(现有技术);图4是现有技术的羊毛毡密封圈图;图5是现有技术的耐油密封圈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耐油密封圈的侧视图;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的俯视图;图10是图8的C-C向视图;图11是铝连接件示意图;图12是托轮轴承组Ⅰ详图(本专利技术);图13是密封圈压盖示意图。图中:1.轴承座、2.油勺、3.分油盘、4.托轮轴、5.托轮、6.滑动轴承、7.金属销轴、8.螺栓、9.密封圈压盖、10.弹簧、11.羊毛毡密封圈、12.耐油密封圈、13.密封圈(本专利技术)、14.铝骨架、15.钢骨架、16.耐油橡胶、17.铝连接件、18.切口、19.凹槽、20.插接销、21.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8-图13所示,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包括钢骨架15、铝骨架14、耐油橡胶16、铝连接件17,所述钢骨架15为优弧结构,所述铝骨架14固定在钢骨架15的两端,所述耐油橡胶16固定在钢骨架15和铝骨架14的内侧,所述钢骨架15包裹在拖轮轴4的下部,所述铝骨架14包裹在托轮轴4的上部,两个铝骨架14的端部相对并通过铝连接件17连接固定。所述钢骨架15的长度大于半周长18-22°,保证覆盖从上部滑下的油与密封圈13能接触的全部范围内密封。所述密封圈13通过密封圈压盖9固定在轴承盖1的外部,所述密封圈压盖9上设有与铝连接件17适配的凹槽19,将铝连接件17及密封圈13限位固定。所述耐油橡胶16内侧设有与托轮轴4密封位置轴肩形状相适配的实心凸起。所述铝连接件17整体为圆弧形,铝连接件17的截面为L型,在L型的立板21上设有插接销20,所述铝骨架14的端部设有连接孔,两个铝骨架14端部对接,并将连接孔插接在铝连接件17的插接销20上。密封圈13由金属骨架和耐油橡胶两部分组成,下部金属骨架采用钢骨架15,利用钢骨架15的弹性保证耐油橡胶16与托轮轴4完全贴合;耐油橡胶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架、铝骨架、耐油橡胶、铝连接件,所述钢骨架为优弧结构,所述铝骨架固定在钢骨架的两端,所述耐油橡胶固定在钢骨架和铝骨架的内侧,所述钢骨架包裹在拖轮轴的下部,所述铝骨架包裹在托轮轴的上部,两个铝骨架的端部相对并通过铝连接件连接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骨架、铝骨架、耐油橡胶、铝连接件,所述钢骨架为优弧结构,所述铝骨架固定在钢骨架的两端,所述耐油橡胶固定在钢骨架和铝骨架的内侧,所述钢骨架包裹在拖轮轴的下部,所述铝骨架包裹在托轮轴的上部,两个铝骨架的端部相对并通过铝连接件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骨架的长度大于半周长18-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用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通过密封圈压盖固定在轴承盖的外部,所述密封圈压盖上设有与铝连接件适配的凹槽,将铝连接件及密封圈限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窑托轮轴承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鹏刘爽刘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