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20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它属于碳素加工技术领域。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结构如下:外筒体为金属筒体,外筒体内壁设置内衬,内衬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其中内衬是由轻质保温砖层和浇注料层构成,轻质保温砖层设置在外筒体内壁内,浇注料层设置在轻质保温砖层和耐高温涂料层之间,间隔排列的锚固钉的一端固定在外筒体内壁上,锚固钉的另一端设置在浇注料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内衬不易脱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窑,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它属于碳素加工

技术介绍
针状焦是一种优质碳素材料,因粉碎后呈细长的针状颗粒而得名。针状焦外观具有金属光泽、内部具有层状结构,它取向性好,导电、导热性能好,因此是制造炼钢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主要原料。由于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必须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电阻率低、体积密度大、热膨胀系数小、抗热震性能好),普通石油焦无法满足要求,只有以针状焦为原料生产的石墨电极才能达到超高功率电炉冶炼工艺的要求。目前针状焦的煅烧设备主要有回转窑、罐式煅烧炉和回转床式煅烧炉。回转床式煅烧炉因设备复杂,操作工艺难度大,且进入煅烧炉的生焦受到剧烈的热震,使大规格电极生产中粗颗粒含量低,造成煅后焦脆性大,影响大规格电极的质量。作为针状焦的煅烧设备,罐式煅烧炉最早应用于我国第一家针状焦生产厂家:辽宁鞍山沿海化工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炉温上不去,然后在煅前料撒油来增加热源,因温度无法控制,生产一段时间个别罐体和火道烧坏,个别罐体停产。所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回转窑,主要特点是建设成本较低,生产量大,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且适应性强,材料单一,结构简单。针状焦煅烧需要温度为1400℃-1500℃,回转窑除了具有较高的煅烧温度,而且它还是一种转动设备,因此对窑内耐材的性能及砌筑方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尽管目前的耐材具有很高的荷重软化点,在一些高炉等高温设备上运用良好,但在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上的使用去一直不太理想。目前国内已投入生产运行的针状焦企业煅烧回转窑,由于煅烧带窑体的内衬结构原因连续运行均不超过一年,甚至仅有一两个月就出现各种问题,不能正常运行,被迫减产停产。另外回转窑在运行过程中,煅烧带窑内衬的浇注料会有一部分脱落,脱落的浇注料混入针状焦中,往往会增加产品的灰分,降低针状焦的质量,对后续的石墨制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回转窑窑体内衬使用寿命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待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它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内衬不易脱落的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结构如下:外筒体为金属筒体,外筒体内壁设置内衬,内衬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其中内衬是由轻质保温砖层和浇注料层构成,轻质保温砖层设置在外筒体内壁内,浇注料层设置在轻质保温砖层和耐高温涂料层之间,间隔排列的锚固钉的一端固定在外筒体内壁上,锚固钉的另一端设置在浇注料层内。优选的,外筒体为金属筒体,厚度为30-40毫米。优选的,耐高温涂料层厚度为1-2毫米。优选的,轻质保温砖层的厚度为70毫米。优选的,浇注料层的厚度为240毫米。优选的,锚固钉的长度为230毫米,间隔距离为220毫米。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的本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内衬不易脱落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外筒体;2、内衬;3、耐高温涂料层;4、轻质保温砖层;5、锚固钉;6、浇注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结构如下:外筒体1为金属筒体,外筒体1内壁设置内衬2,内衬2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3,其中内衬2是由轻质保温砖层4和浇注料层6构成,轻质保温砖层4设置在外筒体1内壁内,浇注料层6设置在轻质保温砖层4和耐高温涂料层3之间,间隔排列的锚固钉5的一端固定在外筒体1内壁上,锚固钉5的另一端设置在浇注料层6内。外筒体1为金属筒体,厚度为30-40毫米。耐高温涂料层3厚度为1-2毫米。轻质保温砖层4的厚度为70毫米。浇注料层6的厚度为240毫米。锚固钉5的长度为230毫米,间隔距离为220毫米。本技术采用二次烘窑的方法,即在回转窑内衬砌筑基础、烘窑后,缓慢降温至常温。回转窑停窑后,再对内衬耐材进行耐高温涂料涂抹,涂料施工温度在10-70℃,通风干燥环境中施工。涂抹涂料后,二次烘窑烘干涂料。涂层受热高温后溶液和填料晶格发生交联,致密玻璃相状态,可以有效防止氧化介质的侵入,避免氧化晶格产生,本技术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可以适应针状焦连续煅烧。内衬结构及耐高温涂料层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具有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内衬不易脱落的特点。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外筒体(1)为金属筒体,外筒体(1)内壁设置内衬(2),内衬(2)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3),其中内衬(2)是由轻质保温砖层(4)和浇注料层(6)构成,轻质保温砖层(4)设置在外筒体(1)内壁内,浇注料层(6)设置在轻质保温砖层(4)和耐高温涂料层(3)之间,间隔排列的锚固钉(5)的一端固定在外筒体(1)内壁上,锚固钉(5)的另一端设置在浇注料层(6)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特征在于结构如下:外筒体(1)为金属筒体,外筒体(1)内壁设置内衬(2),内衬(2)的内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3),其中内衬(2)是由轻质保温砖层(4)和浇注料层(6)构成,轻质保温砖层(4)设置在外筒体(1)内壁内,浇注料层(6)设置在轻质保温砖层(4)和耐高温涂料层(3)之间,间隔排列的锚固钉(5)的一端固定在外筒体(1)内壁上,锚固钉(5)的另一端设置在浇注料层(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煅烧针状焦的回转窑煅烧带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体(1)为金属筒体,厚度为30-40毫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泉赵艳马睿施德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创联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